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 全国社区睦邻文化建设推进年暨社区工作委员会2012年年会
睦邻文化建设的进程和机制
来源: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街道
    一、街道基本情况
    嘉定镇街道地处嘉定中心城区,其前身嘉定镇是以南宋嘉定年号命名的千年古镇,素以人文荟萃闻名,享有“教化嘉定”之美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上海历史文化名城。2000年9月,嘉定镇撤镇建街道。
    街道地处嘉定中心城区,为全区文化、商业和居住中心,行政区域总面积4.01平方公里,辖17个社区,现有户籍人口6.23万余人,常住人口近10万人。2011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8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1亿元。
    二、睦邻点建设的启动与发展
    2005年起在各社区连续组织开展了“筑温馨家园,建和谐社区”系列活动。2007年在街道范围内启动了“邻里节”系列活动,倡导“邻里和睦”的理念由此萌发。就在当年,街道开始在所辖17个社区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区“睦邻点”,力图通过“睦邻点”建设,融洽社区邻里感情,活跃社区整体氛围,愉悦居民精神生活,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走出家庭、融入社区,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由此催发出了嘉定镇街道和谐社区建设的一大亮点。
    所谓“睦邻点”,按照街道提出的定义,是指在社区党总支的引导下,由楼组邻里居民自觉发动、自发参加、自由设计的社区群众活动团队。街道大力推进“睦邻点”建设,既源于对社区内涵的深入理解,又起因于对社区人群结构和需求特点的准确把握。街道通过专门组织调研认为,在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中,尽管社区人群结构的分化割裂了城市生活,但居民的内心仍然向往通过参与社群活动和交流,在群体中分享快乐,找到自我;针对分化之后居民需求的多样化,只有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多种活动载体,才能把人们重新集聚起来,把渐渐远离的“金邻居”重新找回。通过设立“睦邻点”让空暇的居民不寂寞,志同道合的邻居有个伴。
    到2012年8月,嘉定镇街道已有“睦邻点”243个,活动内容涉及读书读报、谈天说地、戏曲沙龙等10多项,每天共有超过3370多名居民在社区各睦邻点进行活动。在建设推进过程中,至今形成了多样并进的基本格局。根据人群聚集的纽带将其大致分为地缘、趣缘、志缘、业缘的四大基本类型。
    三、睦邻点建设的社区效应
    街道的睦邻点建设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草根性:“睦邻点”最初的创意源自草根的居民自身,其发起完全由社区热心公益的居民积极参与。“睦邻点”的活动场地,大多设在居民家中,形式多样的聚会和娱乐活动,把老百姓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党工委领导说,在场地建设中,政府没有投入一分资金;二是群众性:“睦邻点”组织的原生态完全基于群众自我的自治性需求,其成员亦由社区志趣相同的居民自发参加。在“睦邻点”,居民的聚合,完全出于自发,弹琴、唱歌的引吭高歌,读书、看报的交流心得,绘画、写字的铺开纸稿,这里,志同道合的伙伴都能觅到知音;三是自治性:“睦邻点”活动的开展与参与体现居民的自我教育与管理,其事务的讨论和活动皆由参与的居民自行设计。“睦邻点”建设不受内容束缚,只要是积极向上,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都可以在“睦邻点”开展。社区的公共事务也逐步在“睦邻点”里得到讨论和回应,“睦邻点”的自治性进一步弘扬了“金邻居”的中华传统邻里文化,搭建了新的社区自治平台,逐步培育出社区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
    基于上述特点,睦邻点建设在社区发展中带动了以下效应:
    1、激活社区组织要素,有效动员居民参与社区建设
    通过“睦邻点”建设,不同的“睦邻点”成为居民、社区组织和基层政府部门联结起来进行沟通协商的常规化公共空间,大大拓展了居民对社区日常事务展开自治的可能性。
    2、修复邻里互助网络,培育社区认同感
    邻里关系是社区生活共同体中的重要关系,邻里网络是社区生活共同体中的基本网络。街道在“睦邻点”建设中,借助睦邻文化的发展不断修复在现代化过程中受损的邻里互助网络,以主导扩大共识,以共识巩固主导,提高居民群众的社区归属感,以“向上、向和、向乐、向善和向美”为主线,培育社区价值追求,拓展和丰富社区居民自治。通过“睦邻点”的建设,融洽了社区内邻里间的感情,活跃社区氛围,让陌生的邻居熟悉起来,让疏远的邻居亲近起来,寂寞的楼道热闹起来,困难的邻居幸福起来,让更多的社区居民走出家庭,走入社区。
    3、创新社区参与平台,开拓社区自治路径
    街道“睦邻点”建设顺应了新城区社区居民彼此陌生、孤单而又需求多样化的特点,通过文化活动构建居民交流、共商机制,通过居民自治,协商共议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让社区从一个生活的共同体演变成一种信念的共同体,通过居民的自主管理产生价值认同和归属感,从而维护了社区的和谐和稳定,推进了基层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
    四、睦邻点建设与睦邻文化发育路径
    “睦邻点”建设的机制包含如下内容:
    1、从居民需求和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求内动力
    遵循居民自发组织的原动力,是街道开展“睦邻点”建设的基本原则。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和人们经济地位与生活方式的分化,“都市冷漠症”在人与人之间蔓延,邻里之间越来越封闭,友情、亲情也趋于淡漠,这是和谐社区建设所针对的问题。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通过调查认为,“礼之用,和为贵”的传统文化仍在人们的内心,人们的合群化倾向并未改变,而嘉定镇作为历史文化古镇,邻里关爱、守望相助的传统仍然渗透在古镇的各个角落。现代社区居民的参与和交往意图更加理性,范围更加宽泛,但多种多样的日常交往并没有减少,居民自发的活动团队比比皆是。人们参与这些交往,无非是出于多样化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又无非是围绕寻求精神慰籍、健康快乐、切磋交流和幸福感受。
    从邻里传统和居民需求中发现居民自组织的动因,从政策和机制上因势利导,是嘉定镇街道“睦邻点”建设活力旺盛的重要保障。在“因势”方面,街道按照居民搭台、居民为主的原则,不越俎代庖,始终让居民骨干发挥作用,让居民自己组织起来、自己唱主角,以保证“睦邻点”始终贴近百姓生活,关注居民民生。在“利导”方面,主要由作为居民自治主体的居委会出面担当“指导员”角色,让“睦邻点”成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睦邻点”转化为居民自治的新平台。居委会通过定期组织“睦邻点”负责人座谈、交流等方式,提高“睦邻点”的组织和活动能力,居委会干部结合“民情责任区”的工作实施对“睦邻点”活动的关心、指导,通过对“睦邻点”的宣传、支持鼓励更多居民参与“睦邻点”活动,有效提高了“睦邻点”活动的参与率。
    2、通过党政组织的政治与资源保障掌握方向标
    作为居民的自组织,如何保障其政治上的健康发展,扶持其生存所需的资源,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面临的问题。街道的做法是让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居民“睦邻点”建设相互融合、渗透,一方面通过鼓励和支持党员参与睦邻点活动,向“睦邻点”输送活动骨干,使党员在“睦邻点”中发挥作用,一方面依托“睦邻点”建设丰富党员活动,使“睦邻点”成为社区党员活动的重要载体。努力为“睦邻点”牵线搭桥,为充实“睦邻点”活动内容、深化活动意义起到了桥梁作用。街道办事处从资源供给上对“睦邻点”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扶助作用。这包括街道办事处提供的资金保障、培训保障、宣传保障三个方面。从2007年起,办事处给予每个“睦邻点”每年500元的活动经费补贴。2008年,街道又为“睦邻点”建设拨款10万元。街道通过个案交流、专业培训、实地考察等方式,提高睦邻点负责人的能力。通过拍摄专题片、制作画册、评选“星级睦邻点”,宣传睦邻文化,营造睦邻氛围。这些措施从资源、环境上支撑了“睦邻点”的发展。
    3、把组织与功能的规范引导作为深化工作的推进器
    “睦邻点”源于居民自发的活动团队,又比一般的居民自发团队更有组织的内聚力,更有活动的规范性,更有功能的发散性。一是街道建立了宽松但又统一的“睦邻点”建设标准,要求做到“三个一”:一个发起组织者、一套住房或一间活动室、一本活动记录台帐。二是街道和居委会注重引导“睦邻点”拓展功能,做到了“三鼓励”:鼓励“睦邻点”成员之间互帮互助,鼓励“睦邻点”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鼓励“睦邻点”成员讨论社区公共事务,及时吸纳他们的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