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 全国社区睦邻文化建设推进年暨社区工作委员会2012年年会
倡睦邻文化 建和谐社区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文化路街道
    文化路街道位于枣庄市市中区城区中心,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000人,流动人口近2万人,下辖12个社区。基础设施完备,地理位置优越,是全区的金融、文化、商贸、教育中心。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全国和谐邻里建设示范街道、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文明单位、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基层单位、全省双拥工作社会化示范单位等称号。近年来,针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空间相对独立,邻里之间彼此陌生、互不往来、互不帮助,人际关系淡漠等新的问题,街道努力打造三大品牌,倡树文明和谐的睦邻文化,取得了初步成效,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社区大家庭逐步形成。
    一、以楼道党建为载体,打造党建品牌
    街道出台了《关于开展楼道党建的实施意见》和《创建和谐邻里实施方案》,决定在全辖区范围内以楼道为单位进行特色党建创建活动,以党的建设带动和谐建设,增强睦邻文化的实效性。
    1、构建楼道党建网络。以楼栋为基本单位,构建一个严密的社区党建组织体系。划分社区党建的基本单元,拓展网络,加强布点,在“一社区一支部”的基础上,在小区内以楼栋为基本单位,由隶属党员、在职党员、离退休非隶属党员、流动党员等组织楼栋党小组,每一楼栋设立一名党建联络员,从而构建“一社区一支部,一楼栋一党小组,一党小组一党建联络员”的社区党建组织体系,将社区党建的触角延伸到楼栋。在楼栋党建联络员的选配中,采取由楼栋居民推荐、社区党组织考察的办法选定,确保把楼栋党员中素质较高、党性较强、热心睦邻文化工作的积极分子选到楼栋党建联络员岗位。
    2、明确睦邻工作职责。给楼栋党建联络员和楼栋党员设岗定责。楼栋党建联络员是楼栋党建工作的带头人,主要承担的职责有:负责楼栋社情民意的调查摸底;负责抓好楼栋信息的收集、建档并及时向社区党组织反馈;负责组织楼栋党员和居民搞好联谊活动;负责抓好楼栋睦邻文化的建设和楼栋环境的建设;负责协调邻里之间的关系,化解邻里矛盾纠纷。楼栋党建联络员按照睦邻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居民的需求,给楼栋党员设岗定责,在各楼栋设立扶贫帮困、就业援助、联谊互助、矛盾调解等各种党员示范岗。
    3、发挥党建平台作用。在楼栋单元楼门前和过道积极建设楼道文化,设立楼栋风采栏、居民需求信息沟通栏、居民特长展示栏等,居民的先进事迹在楼道表扬,特长在楼道展示,信息在楼道沟通,使居民的荣誉感、参与意识、团结互助意识明显增强,使楼道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结合党员亮身份活动,通过党员居民户挂牌、党员联户建立责任区等形式,让党员在楼道、在社区亮身份,对党员的身份公开、表现公示、评议公议,接受群众监督,努力做到“一个小组一面旗,一名党员一盏灯”。结合设岗定责活动,楼道党小组设立公益服务岗位,组织社区党员竞岗定诺,在生活服务、卫生保洁、绿化养护、治安调解、科普宣传、文明新风等方面作出公开承诺,热情服务居民群众。目前,全街道纳入楼道党小组管理的828名党员认领了不同的服务岗位,共作出承诺事项1000余个。同时,结合党员志愿者活动,积极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今年以来,各楼道党小组先后举办联谊交流活动69次,累计为群众办实事275件,得到社区居民的普遍好评。
    二、以民间组织为主力军,打造队伍品牌
    发展社区民间组织是社区成熟的重要标志,更是推进睦邻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从2005年开始,文化路街道不断探索和实践,创新工作方法,建立了“社区民间组织之家”,大力培育和发展了社区民间组织126个,整合了社会管理资源,有力地推动了社区睦邻文化建设。
    1、积极稳妥地培育社区民间组织.促进邻里之间的沟通交流,仅靠社区居委会的力量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大力培育各类民间组织,并将社区志愿者队伍融入民间组织之中,统一规范管理,使睦邻文化建设工作切实有组织,有人做。街道指导社区建立由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主任负责,社区各民间组织负责人、社区有威望人士等组成的“社区民间组织之家”,开展探索性工作。先后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建成了高标准的社区服务中心,使社区服务场地建筑面积达3400平方米,为“社区民间组织之家”提供资金、人员、场地、活动等方面的保障和良好的环境。
    2、大力促进社区民间组织健康发展.发挥“社区民间组织之家”引导、培育作用的同时,坚持监督与管理并举的原则,发展社区民间组织。明确了有关职能和职能责任人,建立了定期联系制度,做到了时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建立健全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自律机制,包括初审服务、注册登记、注销变更、年度检查、重大活动报告、依法处罚、信息入档、负责人培训等较为完整的管理和服务制度体系。“社区民间组织之家”通过政策引导、典型带动、活动吸引等多种方式,招纳更多的有志于社区工作的优秀人才、志愿者加入到社区民间组织中来。每年利用会议、座谈、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民间组织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3、切实发挥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社区民间组织之家”扎根于基层社区和广大群众中,为实现社区居民自治、增强邻里沟通、传播睦邻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平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为广大居民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自我交流的舞台,提升了整个社区的文化层次。孔庄社区合唱团、南龙头社区戏曲协会、立新社区文化教育发展协会等公益性社区民间组织,以社区花园为阵地,举办经常性的文化演出。通过培育发展法律援助中心、妇女儿童维权中心等社区民间组织,为居民群众提供利益诉求的平台,保护了居民的正当权益。通过培育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经常性的公益活动,为社区居民义务服务。由具有热心、爱心、善心的居民组建的社区爱心救助站,对孤、老、病、残困难家庭实行“一助一”、“多助一”的帮扶,积极协助街道慈善会开展救助活动,使参与、奉献、互助、进步的公益精神深入到社区千家万户。在社区民间组织的推动下,文化路街道居民间的邻里互助活动蔚然成风,以党员志愿者、楼栋小组长为骨干的居民间邻里互助活动空前活跃,社区邻里关系得到了极大改善,居民文明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人际状况和交往环境得到了明显优化。
    三、形式多样,全面打造文化品牌
    近几年来,街道不断完善文化体育活动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40万元在各个社区设立了图书室、健身室、棋牌室、微机室等,添置了电化设备、图书报刊杂志、健身教材,还积极与社会力量整合,开辟室内文体活动点8000余平方米,开辟室外活动点30余处,并在各个小区增建18块高标准宣传栏,营造了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不断加强宣传力度,将睦邻友好的文化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为居民提供及时沟通与融合的舞台。
    根据居民群众不同层面、不同爱好的特点,以及开展睦邻文化的要求,街道常年组织开展各类文体及公益活动。开展社区文体活动,成立了社区文艺队、戏迷协会、腰鼓队、乒乓球队、门球队等群众团体,活跃在各社区,举办“家庭趣味运动会”、“和谐邻里书画展”等活动,吸引广大居民走出家门,投入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感受活动带来快乐的同时,增进了邻里和睦,更使群众受到了先进文化的教育,提升了睦邻文化的品位。
    开展“一助一”、“多助一”邻里互助活动。文化路街道慈善分会自07年成立以来共募集慈善资金44万多元,主要开展了以助学、助残、助困、助孤寡、大病救助、慈善救助为主的各项活动。其中,资助困难学生42人,资助资金34500元;救助困难群众191户,救助资金164785.6元;资助残疾人家庭33户,资助资金24169元;资助“三无”老人、孤儿15人,资助资金22900元;大病救助45人,救助资金105750.8元。受惠困难群众300余户,保障了居民群众的安定生活。
    年初以“邻里传颂身边榜样”为主题,开展“好邻居”评比活动。街道、社区充分利用宣传阵地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活动,及时反映和报道社区邻里间和睦互助的典型事迹,街道制定了“好邻居”、“ 好邻居标兵”的评选标准及评选办法,经过层层推选确定候选人,最后以投票的方式,在全街道评出10名“好邻居”和100名“好邻居标兵”,并将评比结果在街道创建和谐社区交流会上进行了表彰。通过这项活动,树立了身边的榜样,有效的促进了邻里和谐氛围在社区的形成。
    “好风襟袖知,春雨池塘见”,睦邻文化建设活动带给居民的不止是那沁人心脾的靓绿,绚烂多彩的花姿。更重要的是,86000名居民的欢愉心情和建设热情叠加起来,将汇聚成乐观向上、团结和谐的时代新风,推动文化路街道各项事业站在新的起点,迈入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