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码,关注《社区工作通讯》
() - 在线查看《社区工作通讯》内容
- 原《内部参考文稿》查看
道里区是哈尔滨市中心城区,全区总面积479.2平方公里,辖19个街道办事处、4个镇、109个社区、42个行政村,人口92万。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社区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把握形势、抢抓机遇,以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保障有力、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特色鲜明的和谐社区为目标,积极营造社区居民之间和谐友好的邻里氛围,使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睦邻友好先进城区、全国资源共享先进城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城区、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全国城市社会工作示范城区、全国学习型城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等一批国家级荣誉称号。民政部李立国部长、姜力副部长先后到我区视察社区建设工作,对我区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加强领导,夯实社区睦邻和谐文化建设根基
为保障邻里和谐,道里区在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上下功夫,努力做到“三个到位”,为各项工作地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将促进社区居民及驻区单位的睦邻友好作为创建和谐社区的切入点。成立睦邻友好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区委书记、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党委(支部)书记三级领导责任制,形成了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区级班子成员共同抓、责任部门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召开专题会议,把睦邻友好文化建设工作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常抓不放,以不同形式为进一步促进睦邻友好关系提供载体和平台。二是推进机制到位。制定了《道里区睦邻友好文化建设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建立了两委联席会、社区议事协商会、社区事务协调会等制度,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社区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自治常态机制,不断扩大居民参与管理社区事务的范围。发挥区委党校、文明市民学校、关心下一代学校、老年大学、普法课堂、各种文艺活动队伍等载体的作用,推进和谐邻里创建活动。三是宣传发动到位。组织召开社区成员代表会议、“两委”联席会议等,发动社区工作者到各社区、驻区单位、居民楼道宣传睦邻友好的思想。通过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来了解居民的需求和建议,发放邻里和谐的各种宣传资料,开展“邻里敲门认亲日”、发放《倡议书》、《致社区居民一封信》、“邻里联系卡”等进行全民大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同时召开党员大会、居民座谈会,面向居民广泛征集“金点子”。与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介形式保持密切联系,并建立专人负责对外宣传的机制,充分利用市内有影响力的媒体宣传和谐邻里典型事例,形成人人向往和谐、人人促进和谐的友好睦邻关系。
二、搭建平台,汇聚社区睦邻和谐文化建设合力
调动社区所有群体参与共建的积极性,促使社区居民认识到自我发展与社区发展的一致性,实现共建各方互助合作与互利互赢。一是以“中心社区”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先后制定出台了《居住区公益性设施配建标准》、《社区配套公益用房清理移交规定》、《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匹配及奖励办法》等政策,建立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社区建设专项基金、社区相关经费和奖励资金,采取修缮老社区“改”、置换新社区“串”、协商开发公司“建”、挖掘社区资源“帮”、协调驻区单位“借”、财政出资“投”等形式,先后投资5.2亿元,完成13处“中心社区”建设,今年,还将建设中心社区6处,实现每个街道办事处一处中心社区的目标。其中,新华街道办事处与小区物业合作建成的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的乡政“中心社区”,是全省规模功能最大、服务环境最优、配套设施最全的中心社区。二是以“五百”推动网格化管理。在社区全面开展“五百”工程实践活动和“百项服务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目前,全区109个社区,1500余个管理网格内服务人员已达到7500余人。在管理和服务上形成了“区各职能部门-街道-社区-网格”四级“树状”工作图谱。落实民情日志制度,社区专职工作者作为民情民意联络员每日不定时进行网格巡查,每人每月入户走访不少于50户。截至目前,全区社区工作者共走访群众82万人次,记录网格民情日志90万余篇,为群众提供各类信息46万条,收集意见和建议146598件,解决问题159634件,调处邻里间矛盾45829次,为困难群众组织捐款捐物700多万元、受助群众62000余人,基本实现了“小问题不出网格,一般问题不出社区,重点问题不出街道”的目标。三是以“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拓展服务项目。在各社区开设了公共服务一站式缴费平台,制定《道里区百姓服务指南》,各街道办事处制作辖区内《服务手册》,社区制作了爱心联系卡,同时在抚顺街道还开展了“爱心联盟”活动,在爱建社区开展了便民服务联盟,推出了医疗服务、家政服务、文化体育服务、金融理财服务、社会救助服务等12个方面的100余项惠民服务举措。打造了“政府服务、市场服务、志愿服务”三位一体的便民服务平台。
三、创新载体,拓展社区睦邻和谐文化深刻内涵
注重载体和特色品牌建设,通过多彩文化活动的开展将百姓吸引到全区睦邻和谐文化建设中来。一是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加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到“以邻为德”。以教育促活动,以活动强化教育,切实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公民道德教育。通过邻里和谐工程活动,以居民小组、楼道为单位,发动居民讨论确定活动主题,研究确立符合本社区居民小组、楼道特点,能体现文明和睦、互助精神的《邻里文明公约》,作为精神文明和楼道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举行《邻里文明公约》签约仪式,用《邻里文明公约》这条温馨的纽带,将邻里之间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家有事,大家相助”的良好风气。二是以文体娱乐活动为载体,繁荣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以先进的文化凝聚人心,做到“与邻为乐”。充分利用社区文化广场,社区舞台及社区各类文化设施持续、深入地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以丰富群众生活,活跃社区文化氛围,满足社区群众的文化需求,融洽邻里关系,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加深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组织开展以哈夏音乐会为载体,以中央大街、防洪纪念塔、道里文化宫为阵地的各级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近3000场,演职人员约40万人次,观众达500万人次,形成了冰雪狂欢巡游、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全民健身百日系列活动、社区趣味运动会、农民文艺汇演等多个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品牌。三是以品牌创建活动为载体,完善体系,使睦邻友好活动的开展成项目、成品牌。“邻居节”是邻里和谐关系的有效载体,为邻里之间从互识、互信到互敬、互助创造了条件。在“邻居节”的活动形式方面,结合各地实际组织活动,如邻里美食比赛、邻里好媳妇、好儿女评选活动、邀请宠物专家义诊倡导文明养宠等等。尚志街道斜角社区的“邻里手拉手共做健身操”、兆麟街道的“促和谐消夏晚会”、抚顺、康安等街道的“百家宴”、安静街道的“宠物大赛”、新阳路街道的“趣味运动会”、兆麟街道的“文化之星评选大赛”、经纬街道的“党员服务队进社区”、抚顺街道的“四老论坛”,这些都已成为道里区睦邻友好建设的知名品牌。
四、强化机制,推进社区睦邻和谐文化长效建设
深入落实各项机制,确保社区睦邻和谐文化建设走的更远、更好,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做出应有的贡献。一是经费保障机制。包括社区活动经费、培训经费、满意社区奖励资金、网格奖励资金、社区社会组织扶持奖励资金、社区服务业发展资金等200万元,全面保障社区建设工作的有序发展和不断创新。二是队伍管理机制。建立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将那些隐身于社区之中有知识、有水平、有特长、有名望、有组织能力,甘于奉献的人才迅速挖掘出来,纳入“社区人才库”中。发动社区内专家教授、学校校长、退休的老领导、知名人士等组成“社区建设智囊团”,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共商社区建设大事,帮助社区把关定向。三是共驻共建机制。把共驻共建活动纳入到社区建设之中,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区贯穿于和谐社区建设的全过程,与共建单位签订协议,共履职责,使共建单位用实际行动履行了驻社区、爱社区、建社区的承诺。四是结对帮扶机制。发挥居委会“名誉主任”及选派工作对优势,为社区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与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力所能及的解决实际困难。五是创先争优机制。动员辖区在职党员自定承诺书,定期召开创先争优专题组织生活会,围绕争当“五个好”优秀共产党员这一目标,加强“两委”班子思想建设,并通过“两委”班子的实际行动来影响身边的党员同志,提高党员的素质。
目前,道里区围绕创建睦邻友好关系的活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而且特色品牌项目突出,在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上,我们将进一步调动居民和驻区单位的积极性,从民安、民乐、民生、民需等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使之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根本,为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好发展、大发展、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