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 全国社区睦邻文化建设推进年暨社区工作委员会2012年年会
以睦邻促和谐 让文化润民心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街道
    北新桥街道,位于东城区东北部,辖区内主要以危改回迁小区及平房区为主,形成由原土著居民为主,外来人口不断增加,且民族多元共融的新特点。危改回迁后,街道各社区打破了原有的平房院落式居住模式,取而代之的楼上楼下居室式居住模式,使得传统的 “熟人社会”向淡漠、独立的“陌生人社会”转变。同时也聚集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居民虽然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但却丢失了原有平房土著的邻里亲情,这种典型意义上的地域型社区,居民间缺乏情感交流,社区认同感也逐渐淡漠。因此,通过怎样的方式使“熟人社区”和“亲情邻里”的睦邻文化得以回归,便成为北新桥街道社区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一、建章立制,加强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
    北新桥街道坚持以睦邻文化建设为抓手,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全面打造富有北京精神的和谐社区,让“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深入社区建设的方方面面。北新桥街道在社区睦邻文化建设中成立专门的社区文化建设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指导、统筹社区文化建设,并设专项资金全力打造社区睦邻文化建设,真正做到“有制度、有队伍、有创新、有特色”,科学指导社区文化建设。
    二、依托社区邻里节,全面营造社区睦邻文化氛围
    北新桥街道以“邻里节”为载体,指导各危改回迁社区立足社区特色,基于居民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贫病相扶、老幼相携的睦邻文化重回社区。
    海运仓社区先后开展了“争创文明礼仪楼门院”活动、“庆佳节、喜迎奥运各民族大团结”健康总动员、“海运仓昨天,今天,明天”摄影展、为“新老邻居合个影”等活动。通过摄影、座谈等方式,增加居民之间的交流,通过共同感受社区的变迁,恢复居民之间的情感性联系,打破了邻里间互不往来的尴尬局面,重建社会网络,增加居民互动,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及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努力塑造出一种和谐、互动、关爱、融洽的新邻里关系。
    民安社区一直秉承建立良性的邻里互助关系,加强邻里团结、深入居民了解需求,多年来陆续开展了“创建文明家庭”系列活动,秉承家和万事兴的理念,致力于打造“家”字文化,悉心培育社区家庭品牌,使“十佳好儿媳”、“好婆婆、好岳母”、“好公公、好岳父”、“好夫妻”等评选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让“家”字深入人心,让“和”字维系邻里真情。2012年,民安社区创新思路,利用社区网络这一现代化平台,以“文化强街谱新曲,和谐家庭出达人”为主题,丰富家庭建设系列品牌活动的内涵,开拓新形式,如开展社区“达人秀”活动,以居民为主体,评选群众心目中的社区达人,这次活动不仅增进了邻里间的交流,促进居民间的相互了解,更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的融入到和谐社区建设之中,不仅受到了辖区居民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多家市、区媒体进行了即时有效的宣传报道。
    三、培育社会组织,挖掘社区睦邻文化发展力量
    北新桥街道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从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充分发掘、整合社区资源,大力培育各种服务性、公益性社区社会组织。目前为止,北新桥街道共有社区社会组织118个,其中文体团队68个,社区事务及生活服务团队40个,慈善公益及志愿服务团队10个,年度开展活动总次数达12638次。
    前永康社区的“义务指路队”,自2008年开始坚持逢一逢五指路活动,并于2010年成立了“当自强 增快乐 做奉献”残疾人义务指路队,使社区的残疾人在服务的同时,增强了自身的认同感,价值感。如今,前永康社区义务指路队在社区已成为常态化服务,受到了居民的欢迎。以志愿影响志愿,带动志愿,使邻里关系更加和睦、融洽。
    北官厅社区本着提高全体社区居民文化素质和建立和睦邻里关系的初衷,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在社区居民的参与支持下,于2003年成立“大众读书会”,旨在为居民创造学习阅读和交流感情的空间,为居民之间的互帮互助提供了平台。2009年,在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开设了一场以“知荣辱、讲文明、颂和谐”为主题的“公德论坛楼宇行”主题活动,居民以小品、诗歌、歌曲、快板、居民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如何处理好邻里之间关系、何为荣何为耻等涉及社会公德的问题进行了一场广泛的讨论,得到了区、街领导以及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民安社区根据新建小区的特点,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能动作用,开展文体活动,打破了楼房区“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秋冬”的局面,使大家走出家门,学唱歌曲、学戏曲、学知识、健身娱乐。值得一提的是社区文体组织,由当时仅有的一支合唱队发展、裂变为现在的14支。他们自编自演,深受群众喜爱的曲目,多次进校园、进部队举办联欢会、联谊会及专场演出,由居民自编自演的快板剧《民安乐》在北新桥街道、社区连演三场。在演出中依托道德讲堂,举办公民道德论坛,大家就社区文明建设畅谈了各自的观点,在欣赏演出的同时也上了一堂生动的公德教育课。
    四、创新文化形式,丰富社区睦邻文化建设内涵
    街道指导各社区挖掘社区特色,立足社区资源,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形式,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大力弘扬主流文化,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此增强社区凝聚力,从而推动和谐社区建设不断深入发展。
    海运仓社区利用辖区内东直门医院及中国中医社会科学研究院的中医文化优势,精心打造“中医文化社区”。自2006年至今,社区每年举办“中医文化节”大型义诊活动,每月邀请东直门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主任医师、专家教授等开展中医义诊或讲座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和好评,赢得了一批忠实的“粉丝”,社区也被评为“首都精品中医药社区”。2010年,北新桥街道在海运仓社区投资建成一个60平方米“中医文化健康科普活动展室”和200多平方米“中医药百草园”,生动直观地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感受中医文化的平台。
    民安社区根据社区特点,迎合社区睦邻文化建设的大潮流,打造“社区好邻居”模范,由居民推荐并投票,评选出民安社区好邻居,并进行表彰,树立模范典型,提升邻里和睦。爱心没有大小之分,没有多少之别,只要一句关心的语言,一个亲切的眼神,一份爱心的体现,就会使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使我们的家园更美好,使我们的社会更和谐。
    五、加强共驻共建,用志愿服务传播睦邻文化精神
    在街道的协助、指导下,各社区充分发挥驻区单位的积极作用,合力谱写睦邻文化,全力打造和谐社区。
    民安社区因地制宜地调动社区资源,挖掘自身特色,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的力量,先后成立的由东城职教青年学生组成的“阳光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由东直门中学团委成立的 “绿色使者青年团员志愿者服务队”,同时建立“好邻居维权信息网”,形成由近二十人组成的好邻居维权信息员帮扶队伍,结成十七个帮扶对子,为弱势居民提供法律维权和服务维权。以365阳光驿站为平台发动社区志愿者根据自己的特长自愿报名为居民做好事,共开展了量血压、法律咨询、理发等多项免费服务。社区居民自发的“巾帼志愿服务队”、“绿色环保志愿者”等多支志愿者服务组织,积极的投身到社区服务中来,为社区居民理发,对环保设备进行维护,指导阳台、楼顶花菜水果培育,及维护社区环境等工作,在美化社区环境的同时,增进交流,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为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区和谐,藏经馆社区与雍和宫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僧人、喇嘛和居民共同组织,以多种文化形式,进行精神文明建设。2012年7月27日,藏经馆社区与雍和宫管理处联手举办了一场以“和谐社区 邻里情深”的乒乓球友谊赛,迎接伦敦奥运会的开展,用“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奥林匹克的精神营造睦邻友好、民族团结的社区氛围。
    北新桥街道根据各社区实际,找到社区建设的切入点,选择具有可操作性的社区文化建设模式,通过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淡化邻里之间、居民与政府之间、社区与各类社会组织之间的隔阂,消除偏见,形成守望相助、相互理解的包容性社区氛围,使睦邻文化建设成为化解社区矛盾,加强社区管理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