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 第二届全国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会暨伊金霍洛旗“大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专家论证会
发挥在职党员作用 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来源:江苏宜兴市宜城街道党工委
    宜城街道地处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有30个社区,4个行政村,人口26万,下属党(总)支部174个,党员5180人,其中社区党员3430人,在职党员23000多人。今年以来,宜城街道围绕创新社会管理,积极探索在职党员居住地社区发挥作用机制,拓宽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途径,有效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一、抓报到,亮出党员身份。社区党组织通过广泛宣传,发放“社区致在职党员一封信”,积极动员辖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建立 “在职党员信息表”,记录党员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式、个人特长、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实施动态管理。为方便在职党员融入社区,参加社区活动,社区党组织进一步延伸组织网络,把在职党员组织起来,组建在职党员楼组党小组23个,党建睦邻点8个。同时,社区党组织根据社区需求,设立了政策宣传、帮贫助困、民事调解、就业援助、医疗咨询等岗位,在职党员根据自身特长选择服务岗位,并在单元楼门醒目位置进行公示,公开党员身份、服务内容和活动方式等,接受居民监督,保证了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抓载体,发挥党员作用。把党员组织起来以后,必须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使在职党员不仅在单位而且在社区、在八小时之外同样有“用武之地”。社区党组织以“创新争优促发展、党员奉献在社区”为主题,通过治安联防、矛盾联解、活动联办、文化联欢、弱势联帮等多种形式服务小区居民。让小区居民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组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市中医院4名在职党员与社区2位独居老人结对,定期探望,带去精神安慰。自活动开展以来,在职党员共参与结对帮扶52人,捐资2.6万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积极创建“楼组特色文化”,使小区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开展物业管理星级评比,引导在职党员带头参与,共建整洁美丽家园。通过活动,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先进性作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树立了良好的党员形象。
    三、抓制度,健全长效机制。建立报到登记制度。在职党员“八小时”之外,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的协助管理监督,真正做到“党员服务进社区,作用发挥进社区,监督管理进社区”。一是建立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表现反馈制度。社区党组织根据在职党员在社区的综合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向其所在单位党组织如实反馈。二是服务登记制度。制作在职党员服务手册,党员每次服务后在服务手册中如实填写服务内容,由社区党组织盖章确认。三是健全结果运用制度。各单位党组织把社区党组织提供的反馈意见作为党员年终考核、评先评先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四、抓品牌,促进和谐发展。近年来,为适应宜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动发展、凝聚人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街道党工委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优化组织架构,着力打造“四项党建品牌”,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一是打造“社区党建凝心聚力品牌”。不断优化社区党员干部爱心接待室、党员睦邻点、楼组党小组等社区建设品牌工程的运作机制。积极推进总支建在社区、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在楼组的社区党组织体系建设,使党建工作社区化。目前,宜城30个社区已有27个建成社区党总支,建立楼组党小组 180多个。建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30个,利用街道网上党校、远程教育等形式,加强对社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创设活动载体,组织广大党员开展“零距离服务”、党员示范岗、党员“红袖标”、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做到“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身边没问题”。二是打造“农村党建引领发展品牌”。以切实增强农村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引领农业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本领为重点,充分凸现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南园村、农村城市化建设示范村沧浦村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发挥,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打造“两新党建全面覆盖品牌”。按照组建一批、理顺一批、提升一批的要求,实现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在加快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工作举措,充分发挥9名副镇级以上退职干部在党建工作方面的特长和优势,将他们下派条线、行业任专职党建工作指导员,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好党建工作把好关,当好领航员。四是打造“机关党建高效服务品牌”。全面开展“三走进三服务”活动,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提高了服务效能。积极探索在职党员在社区的作用发挥,以一流的机关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效能,塑造素质一流、作风一流的机关干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