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 第三届全国社区社会服务与管理创新推进会
“4+4”模式助推社区网格化精细管理
来源:南京市鼓楼区宝塔桥街道

    宝塔桥街道位于南京市鼓楼区西北角,下辖12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7.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1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5万人,流动人口1.5万人;“低保户”1054户,1993人;低保边缘家庭86户;保障房小区13个,其中在建2个,建成入住9856户;棚户房小区13处,1202户;持证残疾人1032人,精神病患者152人;60岁以上老年人14000多人。
    根据街道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宝塔桥地区划分三级网格:社区为一级网格,街道12社区共划分为12个网格;社区辖区内每一自然小区为二级网格,若小区户数少于300户,则与邻近的小区、企业合并为一个二级网格;小区中每3-5栋楼,或5-10户门面房为三级网格。按照这一划分,全街道共划分为12个一级网格,68个二级网格,247个三级网格,实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着重抓好四个方面:

    一、突出“4+4”模式在网格化管理中的核心、统领作用
    “4+4”模式: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以社区公共服务站和社区综治办为依托,扎实推进“一委一居一站一办”建设;同时以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驻区单位四方为支撑,推动社区资源共建共享,形成多元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模式。宝塔桥街道在12个一级网格中全面推行“4+4”模式。整合社区的党建、行政资源,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实现社区共驻共建、资源共享。一是建立网格事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由社区党委牵头、“4+4”模式其他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网格事务联席会议,共同协商协调社区居民关心的各类问题,提升社区自治能力。要通过吸纳相关单位负责人进入网格领导小组成员班子并加入社区居委会各专业委员会以及通过组建不同社团组织等方式,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开展社区活动。二是积极拓展网格与企业、学校、机关、部队等共融共建领域,加强网格与辖区单位之间互惠互利的双向服务,实现设施共建、事务共管、实事共办。三是实行政府引导、各方参与、企业运作的机制,引导一批有服务能力的经济实体参与到网格管理服务,尝试开展便民、利民的低偿公益服务。

    二、找准基层社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社会管理工作在不同地区,不同层面,以及不同单位和部门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就街道而言,现阶段我们街道社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条块工作对接不严、社区服务覆盖不周,社区管理功能不全,干部居民联系不紧,社区资源整合不力,居民自治程度不高。这一切无不关乎居民利益,也是我们通过创新机制可以解决或者缓解的问题。因此,在推行网格化自主管理与服务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民为本,明确岗位职责,细化功能定位,完善保障措施。

    三、理清类别等级,实施差别化管理
    认真组织调研,区分各级网格之间差异,按照基础设施条件划分网格类别、等级。一级网格划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为纯商品房型社区;乙类为纯保障房型社区;丙类为混合型社区;二级网格划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示范区域)——小区封闭,硬件基础设施好,实施物业管理;B级(达标区域)——小区有围墙,硬件基础设施较好;C级(一般区域)——硬件基础设施较差。不同的类别和等级设定不同的工作要求、目标任务和考核标准。

    四、扎实做好网格信息化、制度化
    一是绘制网格地图,做到管理与服务清晰明了。将居民小区、楼栋、驻区单位、商业网点,以及网格各责任人等基本资料绘制标识清晰的网格地图并予公布。二是建立电子档案,及时了解居民需求和社区动态。通过在二级网格建立信息电子档案,充分掌握网格成员的详细情况,大力整合社区可利用服务资源,全面掌握服务对象的动态需求,建立立体、全方位的有效信息。三是搭建互动平台,确保信息沟通便捷、反应问题迅速、监督管理有效、沟通交流方便。在街道,我们开通了“民情QQ群”,作为街道推进网格化自主管理与服务的主要平台。一二级网格成员实名加入,交流互动。一二级网格成员每天的工作,都要通过“民情QQ群”反馈到街道网格化管理办公室,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而街道网格化管理办公室将在第一时间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相关领导和部门也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在社区,一级网格除了每日填写 “社工日志”,上报相关信息外,还开设“睦邻QQ群”,在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社区之间架起了反映情况、沟通情感,互助交流的桥梁。四是坚持“三会一评”制度,分析解决问题,研究改进工作。街道网格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会议;一级网格责任人隔日召开一次二级网格长碰头会,每周召开一次社区网格领导小组会议;二级网格长每旬召开一次三级网格负责人会议。每半年组织一次网格管理民主评议,接受网格居民代表的监督。
    宝塔桥街道在推进网格化自主管理与服务过程中,着力破解阻碍网格化常态化运作的难题,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要把创新成果转化为持久动力,就必须构建一套科学的体系,而在这个体系中,除了合理的架构和可操作的考核奖罚机制外,还要着重解决单纯依靠奖惩而无法解决的问题。即,要解决“领导俯不下身,干部扎不下根,群众动不起来”的问题,可以说,这是在现行体制下我们推行网格化自主管理与服务,保证其持久和常态化运作的困难所在、关键所在。我们的做法是:
    (1)采用双向选择办法,让干部接受网格挑选。在网格划分工作结束后,我们把一二级网格张榜公布,由全体干部自主选择,然后再由各网格长挑选,对双方意愿不能统一的,由街道领导协商调整,直至双方意愿一致。岗位选择的主动性提高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2)把在网格中担当的职责明确为本职工作。过去街道干部联系社区基本没有硬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因此,街道干部与社区和社区居民的联系并不紧密。而现在,我们把街道的领导干部、一般干部和社区干部在网格中所担职责明确为本职工作,这就使得过去的软任务变成了现在的硬指标。同时,我们还把居民群众“有请必到,有事必办,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作为“服务群众专员”工作职责的一部分加以自律。
    (3)居民满意度主导年终考核和评优。我们规定了公务员年终考核和评优时,本人所在网格居民的满意度将作为重要依据,达不到标准绝不迁就。
    (4)打造网格核心团队,按照党员骨干的特长委以“专职委员”重任。在我们各个社区活跃着一批思想信念坚定,组织纪律性强,专业特长突出,乐于社区公益的党员骨干,他们是我们社区工作的支柱。在推进网格化自主管理与服务的准备阶段,他们就表现了很大的热情。在选配各一、二级网格专职委员时,他们踊跃报名,跃跃一试。最后,各社区根据他们的特长,选拔了一批党员骨干担任了一二级网格的各专职委员。他们和网格注册志愿者一道,构成了网格化自主管理与服务的群众力量、网格团队的核心力量。
    (5)招募注册志愿者,激活群众网格自管热情。除了选配专职委员外,我们将网格中一些可以由居民担纲的职责向街道全体居民公开,通过公开招募网格注册志愿者方式,吸纳那些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愿意投身社区公益,服务社区居民的积极分子,从而激活群众动起来的热情。在志愿者岗位中,我们特别设置了民意调查和社区督导两个岗位,目的就是要让居民勇敢地担当起监督和评判我们工作的权利。
    (6)合理制定操作性强的考核与奖惩措施。网格化自主管理与服务如果没有考核与奖惩措施作为保证,它的寿命一定是短暂的。客观地讲,制定这样一套措施非常不易。过去我们主要是考核社区和社区干部的工作,而现在的考核对象主要是我们自己,搞不好很容易流于形式,走过场。我们现在制定的考核与奖惩措施主要面对网格中街道和社区干部,而对网格中的注册志愿者,我们则采用“积分换购”的办法,让志愿者自我评判,自我激励。
    考核奖励措施自律为主,重在激励。我们的考核与奖惩坚持两手抓,一手抓 “软”,就是抓网格长和在网格中担任委员的社工,树立扎根社区服务居民的意识,忠于职守,建好格子铺,办好格中事;要认真、及时、准确填写社工日志,抓好各类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反馈。一手抓“硬”就是抓硬任务,硬指标。绩效挂钩就是将奖励与工作实绩挂钩。我们将网格中各项工作职责、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加上群众满意度,采用百分制。考核实行月度考核,按网格3个等级考核,按5个档次记奖,其中群众满意度占40分。考核成绩达到上一档次奖励上浮,考核成绩降到下一档次则不予奖励。一年中考核成绩有三次降到下一档次,或投诉一次被查实,年终考核则不得评为“优等”,不得参加上级的评优、评先,年终目标考核奖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