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 第三届全国社区社会服务与管理创新推进会
流动式办公 走访式服务
来源:杭州市上城区清波街道

    去年以来,清波街道为深化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长效机制,结合和谐社区建设,在劳动路社区创新试点,推出以网格为基本格局的“流动办公室”工作模式,试行“流动式办公,走访式服务”工作方式,搭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平台,积极探索为民服务的新路径,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断增强,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工作成效。该工作模式在民政部《社区》杂志及《中国社会报》、《浙江日报》、《杭州日报》、《钱江晚报》和全国城市街道社区创先争优活动工作简报等各大媒体上均刊登了文章,国家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副司长汤晋苏专程前来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

    一、主要做法
    街道所辖的5个社区分别开展每月2次“流动办公室”活动,将办公室移到小区内,提前三天在小区张贴通知,告知居民活动内容。由社区书记、主任带头,除1至2名值班工作人员外社工全部参加,并联系区、街道相关职能部门和辖区企业共同参与。活动中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佩戴胸牌,摆放标有职务和网格区域的工作牌,使参加活动的居民对具体责任社工一目了然。同时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做到“三结合”。
    一是注重时效性与人性化结合,提高为民服务质量。通过“流动办公室”现场办公收集居民所需解决的问题,将社区能现场解决的问题解决在第一现场;涉及需职能部门解决的问题,则转交相关职能部门,或整理后通过联动平台及时上报110社会联动指挥中心,协调解决居民所提出的问题,并将处理结果通过网格长在第一时间反馈到居民,真正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让走访式服务贴近群众实际生活需求,拉近与居民交流的距离。同时从居民需求出发,提供人性化服务。如清波街道老年食堂为老年人提供实惠饭菜的同时,考虑到特殊困难家庭、卧床不起行动不便或者高龄老人等特殊情况,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二是注重本土化与专业化结合,提升为民服务水平。街道致力于建立一支本土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社工队伍。本土社工熟悉辖区内居民家庭情况,了解居民需求,项目工作小组结合社区楼宇结构、辖区居民情况、单位商铺分布等情况,将五个社区划分为19个网格,91个片,168个组,确定责任社工,在开展日常走访和问题收集工作的同时,推行“流动办公室”模式,让每个网格的居民都能轮流享受到服务就在身边。在人才队伍的本土化和专业化上闯出自己的路子,这既有利于流动办公的开展与宣传,也能较好发挥居民群众的自治作用。
    三是注重宣传化与多元化结合,拓宽基层组织服务渠道。为推进“流动办公室”服务内容的多元化,街道积极构建社工、部门企业和志愿者三方参与机制。定期召开网格联席会议,有效汇聚辖区单位、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志愿者力量,邀请食品药品监管、城市管理、环保、城建、公安等职能部门及电信公司、银行等企业共同参与流动办公服务,进一步拓宽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

    二、工作成效
    目前,街道已在所辖劳动路社区、清河坊社区、定安路社区、柳翠井巷社区、清波门社区开展“流动办公室”活动60余次,共收集问题846条,本级无法解决的201条信息已上报上城区网组片社区服务管理平台。目前,805件问题得到了及时反馈和解决,解决率达到95%。依托“流动办公室”活动的深入,社工逐渐走出办公室,走到居民身边,坐在居民周围,及时掌握民情、了解民需、解决民忧,办事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营造了良好的社群关系。
    一是效能提速——服务效率从“迟缓变快捷”。通过开展“流动办公室”活动,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够咨询了解办理再就业、廉租房申请、准生证申办、居家养老等的具体项目,有效减少了居民办事“反复跑”的情况,大大提升了社工服务办事的效率。
    二是网格总理——队伍建设从“单才变通才”。为更好的服务居民群众,社区不断强化“四知四能三活”的社工全能型人才队伍,即:知网格概况、知居民家情、知社情民意、知求助对象;能走访调查、能宣传发动、能解决矛盾、能赢得信任;成为网格的“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劳动路社区工作者对群众纠纷化解、突发事件处置、全方位条线工作掌握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真正实现了由“条线单才”到“网格通才”的转变。
    三是良性互动——办公由“桌后变人前”。社区工作者在居民当面办公,提高了办事的透明度与效率。居民通过直面社区工作,对社区和社工也有了更正面、更准确的了解,社区工作也逐步被广大居民所理解和认可,减少了社区的工作阻力,形成了居民与社工之间的良性互动,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街道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流动办公室”这一工作模式,在街道下辖五个社区19个网格中全面推广落实该社会化管理创新模式,加快“三型”建设,为地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一是实现“流动式办公,走访式服务”的功能性服务形式。完善社区、部门企业和志愿者三方参与工作机制。在“流动办公室”活动中,一方面提供帮扶救助、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民政福利、综合治理等社区传统工作服务,为居民现场解答失业再就业、廉租房申请、准生证办理、居家养老等问题;另一方面,结合各社区自身特色,组建便民、医疗等志愿服务队,成立志愿者人才银行,全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志愿者队伍。
    二是实现“流动式办公,走访式服务”的全能型服务形式。全能型社区社工是适应新形势下居民多元化需求的新型社工人才队伍。街道以“一专多能”为培养目标,以适应“一人多岗” 为工作要求,去年8月,街道完成了全能型社工培训的培训,并以清河坊社区为试点,开展全能型社工的培养工作,目前开展形势良好。今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以社工工作年限为分界点针对社工开展各项技能培训,为各社区开展“流动办公室”夯实人才基础。
    三是实现“流动式办公,走访式服务”的专业性服务形式。一方面依托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发挥社工服务的专业化能力,引导社工自主创办如“王丹营养工作室”等贴近社区居民服务的品牌;另一方面积极搭建“校社互动”平台,通过与浙江财经院校、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学习社会工作技巧,在实践中运用专业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为各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化的社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