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全国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进年启动仪式暨社区工作委员会2013年年会
弘扬志愿风尚 建设美丽新成
来源:上海市嘉定区新成路街道
    上海市嘉定区新成路街道成立于1995年10月,是一个以居住生活型为主的城市社区,辖区总面积5.14平方公里,下辖11个社区居委会和1个行政村,常住人口5.6万。
    多年来,街道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着力培育、发展、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推进社区服务和管理、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街道先后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上海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并已连续九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社区。
    一、街道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特色亮点
    1、党员志愿者成为社区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军。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及各居村委党组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组团式服务”、“零距离工程”等活动,以“楼组党建”为载体,建立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机制。街道5000多名党员(其中在职党员近4000名)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以办好实事服务人,以建立情感凝聚人,以参与管理影响人,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发挥作用。同时,党员志愿者尤其是领导干部深入贯彻群众路线,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与居民群众“零距离、面对面”,融洽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了扎实基础。
    2、志愿者通讯录成为推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的助推剂。2012年3月,街道在仓场、迎园、南陈三个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信息公开化试点,通过公开志愿者的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服务特长、服务时间等信息,使街道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以通讯录的形式走进千家万户,居民群众有需求时一通电话,足不出户便能享受方便快捷的登门服务。2013年2月,升级换代后的《新成路街道志愿者通讯录》,发放范围扩大至所有社区楼组,实现了街道志愿服务信息公开化的全覆盖。志愿者通讯录这一在上海全市首创推出的举措,是街道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的有效落实和保障,促进了志愿者助人意愿与群众受助需求的有效对接,得到了上海市文明办的充分肯定。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3月至今,累计共有36640人次通过志愿者通讯录寻求帮助。
    3、树立凡人明星,打造街道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明信片。街道注重整体策划和宣传推广,坚持把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与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相结合,为社区志愿者著书立说,以“凡人明星”的志愿者精神汇聚新型社区精神,大力倡导社区文明风尚,营造和谐社区氛围。近年来,先后推出了邹洪鸣、包伯英、管家红、姜建忠、薄连城等一大批优秀志愿者,出版了迎办世博志愿者先进事迹汇编《最美的人》,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服务基地先进事迹汇编《从心启程》,学雷锋先进人物事迹汇编《美丽新成》等汇编本,用身边典型教育身边人,用平凡的事迹激励开展自我教育。尤其是以社区志愿者典型事例为原型,创作了一批文艺作品,如歌曲《老张》《小区,我的家》、舞蹈《承诺》《温暖》、戏曲《老树新花又一春》《我伲身边格活雷锋》、小品《错怪了你》、诗歌《最美的人》等,将宣传教育寓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中,增强新时代志愿者的道德感染力和感召力。2013年2月,歌曲《老张》被确定为新成路街道志愿者之歌。
    二、街道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历程
    1、创建形成阶段。新成路街道社区志愿服务雏形始于2001年,以“解民忧、化民怨、贴民心、办民事”为主题,开展“情系民心”活动,广大党员进居入村、进楼入户,与150多户困难家庭结对帮扶。2003年,街道因势利导,成立了医疗保健、民事调解、理论宣讲等14支志愿者服务队。继后,街道志愿者服务总队正式成立,并以居村委为单位下设12支分队。2004年,街道开展“楼组党建”工作,建立了824个楼组党小组。“楼组党建”为社区志愿者活动提供了一个随时随地、天长日久的平台。社区党员志愿者把志愿服务与居民自助、邻里互助、众人扶助结合起来,做到街道大型活动择机举办,社区活动月月开展,小区活动每周有安排,楼组活动就在家门口。社区志愿服务从“摆摊式”、“间断型”,主动向走进家门、走进楼组、走进社区转变,社区志愿者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2、发展成熟阶段。迎办世博期间,街道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通过实战得到不断发展。自2008年8月实施迎世博600天行动至2010年10月世博会闭幕期间,街道对志愿者队伍作了重新招募、调整和充实,并加强教育培训和行为规范,整体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街道在人、财、物等各方面为志愿者工作提供切实保障,做到组织落实到位、任务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措施落实到位。街道成立了世博志愿服务支队,下设城市志愿服务站点、世博宣传、窗口服务、平安世博、交通文明、文明游园、清洁城市、市民巡访、社区服务等9支分队,登记在册志愿者11560人,占街道实有人口20%以上。广大志愿者满腔热情、全心投入,累计有8万人次参与了世博安保、环境整治、社会宣传、秩序维护等世博志愿服务活动,为圆满完成迎办世博各项任务作出了贡献。
    3、创新提升阶段。发扬世博精神,巩固迎办世博成果,不断健全社区志愿者作用发挥的长效机制,是世博后社区志愿者工作的主攻方向。一方面,街道将世博志愿服务支队的9支分队进行调整归并,做到世博闭幕,队伍不散,力量更强。另一方面,创新服务载体,搭建活动平台,向主题化活动、项目化运作、组团式服务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水平。
    一是采取主题化活动。街道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注重体现较为明确的中心思想和核心内容。以创先争优为主题,在党员志愿者中开展“楼组五大先锋行”的承诺活动;以培育社区文化为主题,各文体团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学习、文艺演出、体育锻炼、艺术作品展示等群众性活动;以融洽人际关系为主题,各兴趣爱好小组开展健康向上的民间工艺、娱乐联谊、社会交往、精神交流等活动。此外,街道志愿者总队及各分队结合节庆活动和街道中心工作,适时开展学雷锋、敬老节、邻里节等主题活动,营造氛围,推波助澜。
    二是采取项目化运作。目前,街道注册志愿服务项目数为130个,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内容,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80多名居住地法律工作者开展的“星期六义务法律咨询”活动,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100名党员志愿者组成的未成年人楼组辅导员队伍,春风化雨,滋润心灵;1600名党员群众组成的小区巡防队,看家护院,不分昼夜。这些活跃在各个领域的志愿者队伍特色鲜明、操作规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采取组团式服务。2011年,街道抓住市、区开展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的有利契机,将志愿服务进行有效对接。街道志愿者队伍既坚持开展自己的活动,又把其中2300多名志愿者组合到557个服务团队中,运用专业特长,发挥独特优势,把提供物质帮助与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结合起来,把技能性的日常生活服务与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结合起来,把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社会救助与志愿者服务结合起来,向居民提供更好更及时的服务。
    三、街道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基本做法
    新成路街道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经过十年多的探索、实践和发展,呈现出队伍构成多元化、活动内容项目化、机制建设规范化等特点,志愿者活动正在成为街道社会生活的一个亮点、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流,和实现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的一个品牌。
    1、领导重视,落实组织经费保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志愿者工作,将其为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街道每年制定志愿者工作计划,并将大型服务活动安排在楼组党建党员服务广场宣传栏中公示,做到“全年活动早安排、居民群众早知道”。街道还划拨志愿者专项工作经费,并列入年初财政预算,为志愿者工作提供财力支撑。
    2、条块结合,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思路,将街道志愿者服务总队办公室设在文明办,负责所有志愿者服务资源的管理、统筹以及街道层面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民政、司法、综治、计生等相关部门负责对各条线志愿者的招募、管理、使用。12个居村委党组织书记为志愿者服务分队负责人,负责本辖区志愿者的登记、管理和服务,协调区域内的公益服务资源,由此构筑起了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区志愿服务网络。
    3、合力联动,增强志愿者工作实效。街道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结合工作实际,发挥各自优势,针对职工、青年、妇女等服务对象,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满足各类群体的不同诉求,形成“党政支持、群团联动”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同时,争取驻区单位的大力支持,丰富社区志愿者队伍的服务资源。目前,街道及各社区与154家单位建立了共建共享机制,基本实现了治安联防、服务联手、管理联动、文明联创的局面。
    4、搭建载体,有效开展项目化运作。近几年,街道着力培育了一批效果明显、影响广泛的志愿服务项目,如嘉乐社区“嘉家乐”、仓场社区“三大平台”、南陈社区“幸福苑”、迎园社区“邻里服务中心”等,通过整合原有志愿服务团队和项目,不断做深做细做实,推出“组合套餐”,扩大志愿服务项目的领域覆盖和人群覆盖,拓宽群众的参与面,使每一位志愿者都能“人尽其用、各展所长”。
    5、注重激励,弘扬志愿服务精神。通过榜样示范、先进典型引路,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近年来,街道建立了评选表彰激励机制,开展优秀志愿者、服务基地和服务项目的评选活动,并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同时,把优秀志愿者的先进事迹通过新闻报道、文艺演出、采编成书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先后在解放日报、文汇报、上广990早新闻等市级主流媒体刊发报道30余次,创作以优秀志愿者为原型的文艺作品40多个,集结出版3本先进典型事迹汇编,激发了广大志愿者的积极性,也在市民中掀起了争当志愿者的热潮,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