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2016年副主任委员单位会议暨全国区街深化改革与治理现场交流会
改革出思路 创新谋发展
来源:中国社区工作网
厦门市思明区中华街道
 
  2015年,是“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深化提升年,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在区缔造办指导下,街道紧紧围绕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围绕项目建设、治理创新、服务提升、精神营造四个方面,不断深化推进重点项目、典范社区建设,全面提升缔造的广度、深度,拓展缔造的形式和内涵,巩固和深化“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成果。今年来,街道成为国家民政部在福建省唯一的“社区治理动态监测平台及深度观察点”,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社会治理创新的标兵,并荣获中国社区发展协会颁发的“社区创新奖”殊荣。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主抓项目建设,美化街区环境
  一是整合项目资源。在去年缔造项目的基础上,重新规划整合30个缔造项目,包括区级项目状元文化广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同文顶公园;街道级项目靖山路街心公园改造等,共改造面积约4000平方米,参与人数1万余人次,认管认养数量23项,有3个社区实施“以奖代补”项目、总投入经费数11.5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年度投入金额约93.2万元(包括两个家庭综合服中心、日间照料中心、配餐中心等)。二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以“共同缔造”为工作指导方法,选取镇邦路、江夏堂——同文顶片区、侨批文化广场等节点,全面推进老城有机更新工作。目前,状元文化广场已建设完工,侨批文化广场、陈化成故居、方毅故居、同文顶公园等项目也在加快推进。私危房改造方面,已有17户居民主动申请,面积约3000平方米。三是兴建文化地标。对中山路轮渡路口原华侨银行进行排危改造,拟将一楼打造成侨批文化展示馆;拆掉周边临时建筑,正在建设全市首个“侨批文化广场”,打造海外华人华侨寻找乡愁、市民游客感受侨批文化的新人文地标。利用同文路旧围墙进行“海洋世界”主题涂鸦创作,打造成老街巷一道靓丽风景线,提升文化味。
  (二)主推治理创新,提升管理水平
  围绕商圈自治管理和社区分类治理,进一步深化治理改革创新。一是推进商圈自治。与商家签定《中山路商圈商家自治公约》,商家对文明经营、诚信经商、信守食品安全、保护历史风貌等方面作出承诺,有效约束商家行为、推进商家自治;建立中山路商圈理事会微信群,建立收集—派发—处理—反馈机制,及时、有效处理商家反映的各类问题,已组织开展意见征求10多次,帮助商家处理投诉、解决困难近30多起;联合中山路商圈商会,“众筹”30多万元,重新装修中山路商圈党群活动中心,作为商会集对外展示、内部交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二是深化社区治理。今年来,上报霞溪和文安两个社区作为典范社区,加快早教中心、老人托养中心等特色品牌建设,力争打造共同缔造新典范社区;持续深化镇海社区建设,成立邻里互助促进会、社区发展协会,加快社区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将九竹巷无物业小区升级打造成欧陆风情小区,并积极探索“垃圾不落地”模式,不断优化、美化街区环境。三是推行网格管理。制定网格员业务清单、考核办法,明确量化工作考核指标(如入户频率、网格日记等),努力实现在党建、综治、计生、民生服务等全方位的覆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同时,将现有“党员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计生等窗口精简成2个“综合事务岗”,引导社区工作者从只管各口单一事务向社区网格事务服务员的角色转变,打造“全科式”事务受理系统。四是创新“马上就办”。以镇海社区为试点,全面探索创新“就近办、马上办、线上办、大家办”管理模式,进一步梳理社区工作事项清单,减少社区行政事务。同时,在街道打造“一站式”服务中心,利用社会管理指挥中心平台,开通网上预约、查询、通知等功能,全面精简流程、提高效率,畅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群众10分钟步行,就能实现“一站式办理”;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上门服务”。
  (三)转变服务理念,打造民生品牌
  以“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为缔造理念和工作方法,不断提升服务理念、改进缔造方法。一是打造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在思南社区和镇海社区建设全新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主要面向长者、青少年、义工、家庭、新厦门人等特殊群体,通过以茶会友、以书会友、邻里互助等形式,开展素质拓展、社会工作师经验分享会等主题活动,促进“生人社区”向“熟人社区”转变。二是建设配餐服务中心。在靖山路26号打造全市首个街道级家庭综合服务配餐中心,辖内的低保、低收入居民、残疾人援助中心学员、失独老人以及65以上老人都可享受政府补助,低价购买爱心用餐服务。目前,已有79人享受配餐中心爱心服务,被厦门电视台《第一民生》栏目专题采访报道。三是成立日间照料中心。引进思明区孝善养老社会服务中心机构,率先在全市街道一级部门成立“残疾老人日间照料中心”,为生活自理能力差、家庭照料困难的60周岁以上的残疾老人,免费提供生活训练、康复训练、娱乐教育等各类服务,并首次配置德国先进的座椅电梯,实现残疾老人无障碍通行。四是打造青少年阅读中心。联合思明区团委,正式启用“仁安社区青少年阅读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思明区启正青少年服务中心,于每周二至周日免费对外开放,并采用专业运作、专业管理的模式,让社区青少年得到更专业、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与服务。
  (四)创新缔造形式,营造精神家园
  进一步创新缔造形式,通过积极组织开展交流互动和生动活泼的文艺活动,进一步拓展缔造内涵,加强精神营造。一是互动交流“说”缔造。邀请台北市文山区忠顺里曾宁旖里长举办共同缔造故事分享会,与忠顺里签订合作协议,分享台湾社区营造经验;举办价值观论坛——基层宣讲员之谈,邀请宣讲团成员,围绕身边的共同缔造故事进行宣讲;镇海社区党委书记苏江圳结合到湖北武汉百步亭、常青社区考察学习的心得体会,进行经验分享与培训,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发展意识,创新社区治理方法。二是共同参与“演”缔造。组织开展“说美丽中华享缔造故事”讲解员比赛,各社区工作人员、居民群众、社区义工、共建单位共同参与,表演情景剧《美丽工坊欢迎你》、相声《都是重点》等节目;与厦门广电集团合作,开展第七届受众节“美丽厦门之爱我中华”文艺汇演,用市民游客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充分展现各社区共同缔造成果。三是志愿服务“行”缔造。结合“3·5”学雷锋月,发动社区志愿者、社工队伍,开展“爱心思明·守望相助”、“中华有爱慈善有你”、“爱之屋”募捐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构建“互动互助”的和谐社区关系。
  二、2016年工作思路
  (一)加强社区治理创新,推进服务品牌提升
  一是打造一居多品。进一步深化治理创新,建设“居民规划师”队伍,深入挖掘藏在社区的人才,共同建设美丽社区。围绕社区新形势下群众的需求上多做文章,加强管理上的创新,打造一居多品。二是丰富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开辟出的天一楼广场、状元文化广场等场所,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幸福感。三是推进创新治理。推进镇海社区社区发展协会试点工作,进一步丰富、完善社区制度管理,提升群众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通过全面推进综治、计生、城管等工作的网格化管理,量化指标、责任到人,以推进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全面提升城区环境品质
  (二)推进商圈管理创新,活跃街巷文化经济
  一是从“文化”着手。加快推进陈化成故居、群惠小学门口等沿线各处节点的改造,打造特色街巷游文化。进一步细化、改进街巷游策划方案,先行加快推进小走马路、大字酒巷等风情小巷、文化古迹的美化和提升工作,以郑成功练兵、民国风情等不同主题为历史背景,融入立体雕塑、3D浮雕、展览画等文化元素,成熟一处改造一处,做到主题更明确、特色更突显、方向更清晰,打造具有浓浓闽南“古早味”的特色街。二是从“资产”着手。通过租赁、收购、置换私人房产,进行市场化开发、管理,引进众创空间、创业者开发中心等新经济行业,以实现保值增值,增收创收。三是从发展着手。动员、团结商会的力量,通过“众筹”模式,集思广益,寻找解决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加快推进中山路不夜街、中山路东段立体画等项目的筹划和建设,进一步盘活名汇广场、达意商业城等商业楼盘。
  (三)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提升街区环境品质
  一是专项推进重点项目。将侨批文化广场建设、同文顶绿地公园改造提升、定安路立面改造、方毅故居修缮安置等18个项目列入重点项目,定期督办、定期汇报、定期倒查,促进老城更新早点成线、早日出成果。二是尝试社区“微更新”,在共同缔造项目的基础上,通过推进花圃美化、坡顶改造、涂鸦艺术墙等微改造模式,不断优化房前屋后公共空间,进一步细化、拓展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成果。三是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对定安路和镇邦路实施骑楼加固排险、线路缆化入地、道路立面整治、增设防火设施等综合整治工作,解决各种杂乱无章的市政管线和横七竖八的电线“蜘蛛网”,提升老城区生活、环境品质。扩容定安路、太平路一带的电容电量,在有条件的路段、区域逐步推进燃气管道进驻,以代替液化气瓶,全力解决居民用火用电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