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第27届全国区街镇工作年会(南宁)暨全国创新型社区建设推进会
推进“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 打造“全响应型”社区
哈尔滨市道里区抚顺街道
 
  抚顺街道位于道里区东南部,东起安广街西至安红街,南依京哈铁路线,北邻新阳路,辖区面积0.59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4万户,3.8万人。为全面加强社区社会治理水平,深化社会服务治理创新工作,抚顺街道积极推进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推动社区治理多元化、社区服务专业化,构建了社区公共服务机构、业主组织、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参与、共同治理的多元化格局,打造“全响应型”社区。
 
  一、构建中心社区模式,强化自治功能,为“三社”联动搭建平台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治理的基础。为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抚顺街道坚持“以大带小、以一带多、中心辐射、周边受益”的中心社区治理方向,全面构建功能齐全、力量齐整、资源聚集、保障到位的中心社区服务管理体系。
 
  一是打造中心社区模式,延伸公共服务触角。抚顺街道地处道里区的老城区,5个社区硬件设施发展不平衡,为满足地区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抚顺街道打造占地面积4900平方米的抚顺社区服务中心。坚持“便民、健民、乐民、育民”理念,科学配置功能,合理设置区域;推行“五集中、五延伸、五平台”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抚顺地区居民群众需求。目前,8大类78项服务功能全部落户到社区,在社区服务大厅采取以“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的工作形式,提速限时办理,打造“10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让居民正真享受到信息化便民服务平台带来的各项优质、快捷服务。
 
  二是推行“网格管理”模式,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在网格内实行“一格两会五员”的管理模式,推行“67810”工作法。以院落为单位,按每300—500户居民划分网格,在每个网格内设置庭院管委会和支部委员会,下设党建联络员、信息传递员、卫生监督员、安全稳定员、纪检监督员,这种模式倒逼社区党员干部管好自己的“责任田”,按照网格定期走访记录,邻里纠纷、居民病重等六种情况“必到”,独居老人、困难群众等七类重点人群“必访”,背街小巷不洁、安全隐患等八种热点情况“必报”,并建立了十条为民服务热线。把惠民政策送入家庭,把问题查找到每个庭院、楼道,真正做到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问题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时间分流指派、第一时间反应处理,实现了群众“向上”反映问题到党员干部“向下”了解问题的转变,也让我们真正掌握了社情民意。
 
  三是创新便民服务平台,提升社区治理水平。近年来,我们不断探索社区治理创新工作新模式、新方法,抚顺街道投资147万元,在全市先行试点建设信息化服务平台,打造“智能社区”。平台引入了“网站集群”理念和便民“云”概念,将社区网站、便民服务平台和内部办公系统“三网”有机融合,具备服务、监督、传递、交流等功能,实现了零距离无缝服务,使居民群众不出家门就能办理6类24项事务的目标。平台运行后,实现了社区日常管理和服务全面数字化,使社区、居民以网站、电话等多种方式进行互动沟通服务,在便民利民惠民、规范权力运行、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抚顺社区开通了“党员微服务”平台,通过微信为社区居民提供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资讯。
 
  二、培育孵化社会组织,激发服务活力,为“三社”联动提供载体
 
  抚顺街道积极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社会组织培育孵化、扶持、发展工作,为社区治理提供载体。
 
  一是垒窝筑巢,“孵化”社会组织。街道办事处在抚顺社区一楼右侧区域,成立包括6个房间和1个大厅共800平方米的抚顺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作为社会组织服务与管理的枢纽和培育社会组织的“孵化器”。通过“孵化器”作用,进行项目征集、项目引领、信息咨询服务以及购买性、委托性、奖励性等促进机制,加强服务与引领,全方位支持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
 
  二是精心指导,扶持社会组织。通过服务中心进一步培育专业化、人性化的社会服务组织。进一步深化“王殿海志愿服务队”、“城市之间义工联盟”、“巧娘工作室”等社区组织的服务功能,以居家养老为主要内容,开展生活料理、康复护理、康复理疗、清洁卫生、代请家政等服务,成立“家庭式”互助服务睦邻点,发动周边有共同爱好的老年人定期活动,参与社区共治、共管、共享,不断增强居民参与和谐社区的积极性。同时,以银铃艺术团为载体,培育社区书法协会、读书协会、收藏协会、绘画协会等,定期开展各类文化娱乐展示活动,丰富社区活动内容,吸纳更多的爱好者参与,不断提升文化抚顺内涵。
 
  三是分类梳理,发展社会组织。在原有的社会组织基础上,根据居民的需求,拓展社会组织服务领域,建立8类N项社会组织管理模式,8类分别为慈善公益类、文体娱乐类、志愿服务类、养老服务类、医疗服务类、日常托管类、社区服务类、环境类、其它类。其中,已注册的7个、筹备注册的4个,对已备案的33个社会组织进行梳理,分类指导和管理,把自治型、参与型、协调型和服务型社区社会组织作为“孵化”项目,引导社区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区服务与管理。大德文正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开展老年护理、中医养生、机械操作与维修等贴近百姓生活和需求的专业技术培训,并同相关用人单位签订用人合同,负责为参加培训的技术人员介绍工作,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社区服务的成效已凸显。
 
  三、强化社工队伍建设,提升人才素质,为“三社”联动提供人才支撑
 
  抚顺街道通过多层次、分类别的人才培训和培养,实现了社区干部、专业社工、社会组织骨干、志愿者等队伍的立体发展,为“三社”联动提供了人才支撑。
 
  一是培育志愿者队伍,志愿服务常态化。我们把培育志愿服务品牌,建阵地,搭平台作为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汇聚文明社区建设正能量的主要载体,立足实际需求,拓展志愿服务项目。除传统的义务巡逻、环境监督、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社区还针对居民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实际,引导志愿者与需要帮助居民签订个性化帮扶协议,推出了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的“六个助”个性化服务活动项目,真正做到生活上解难、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闷。社区重点针对空巢老人、农民工、留守儿童、残疾人等人群需求,定期发布服务项目,开展了“邻里守望”、“大学生进社区”、“八个一”、“巧娘编织”培训班等便民利民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与孤困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农民工、帮教对象等特殊群体结成一帮一对子50余对,实现困难人群帮扶全覆盖,上门服务达200余次,解决实际困难260件。
 
  二是培训社区工作者,提升社区服务能力。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能力,使服务水平日趋专业化,我们对社区工作者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培训,以专业社工带动社区工作者,提升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社区工作者参加区民政局统一组织的培训,开展社区工作者“一口清”比赛,平时各部门开展以会代训等活动,使社区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
 
  三是建立奖励激励机制,激发社区工作者的热情。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的社会工作师考试,为他们提供时间的便利,近年来,有8位社区工作者通过了国家级的考试,凡获通过国家级考试的,分层次给予每月50—100元的奖励。实施“网格”绩效工资制度,每月按照网格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评议,分三个档次进行奖励。创新开展“感动抚顺百颗星”评选活动中,评选最佳社区工作者,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激励,在社区工作者中形成了作表率、比贡献、促发展的良好风气。
 
来源: 中国社区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