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第27届全国区街镇工作年会(南宁)暨全国创新型社区建设推进会
“三社”联动创新 助推居家养老服务大发展
浙江省桐乡市梧桐街道
 
  梧桐街道位于桐乡市主城区,辖区面积78.3平方公里,共有13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12万,管理户数3万户。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2.4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0.2%,空巢老人1410人,占老年人总数的5.8%,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3933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6.2%。街道的人口已经处于老龄化社会,为破解养老服务难题,缓解社会养老压力,街道立足实际,于2015年全面铺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改、扩建工作,截止目前,共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0家,约1.3万老年人享受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老年人的需求逐趋个性化、多元化,我们的居家养老服务顺应时代潮流,引入“三社”元素,积极拓宽广度,挖掘深度,寻求养老服务新发展。
 
  一是注重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提升居家养老服务阵地。
 
  街道以社区服务为平台,加大投入建设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场所,在原有星光老年之家的基础上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站4家,新建、转型升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6家,总计投入500万元,每个服务中心均设置“三室、两堂、一房”,共计总服务面积达到6800平方,有老年活动室69间,包含棋牌室、阅览室、乒乓球室、电教室、理发室、书画室等多种类别功能教室,还配备餐厅、卫生洗浴等生活辅助用房。到目前为止,街道内争创嘉兴市级城市社区居家养老老年电大示范点5个,嘉兴市级“敬老文明号”5个,浙江省级“敬老文明号”1个,计划至今年底100%城市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或站点。二年的努力,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硬件建设有了质的突破。
 
  二是注重社会组织培育,积极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根据社区社会组织规模小、数量多等特点,明确了市民政局作为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对其进行登记、指导、监督等职责,街道办事处作为业务主管单位,负责登记后的业务指导和监管工作,这为基层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及其运行机制的规范提供了依据和支持。结合梧桐本土特点,我们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采取“政府资金支持、多方协同参与、专业团队管理”的基本运营架构,由公建民营方式承接,负责输入专职团队开展服务,探索出一条富有梧桐特色的社会组织嵌入居家养老服务之路。目前,梧桐街道1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开展星级化管理服务5A级3个、4A级3个、3A级3个、2A级1个,进行社会组织入驻管理服务8家,实施为老服务项目21个,政府购买服务金额已经达到100万元,为社会组织开展专业化、职业化的为老服务营造了优良的发展环境。
 
  三是注重发挥社工优势,努力探索居家养老智慧元素。
 
  承接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社会组织社工们积极倡导“互联网+”工作思维,开启社区智慧养老新模式,推出了以网络为主体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会员项目,旨在让互联网与传统养老服务进行深度融合。该项目主要通过为老年人提供一张网络为老服务一卡通,帮助老人链接各种优质资源,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目前已经取得一定的服务成效。老人可以持“一卡通”参加中心开设的基础互联网课程,学习使用微信聊天发照片、支付宝付款付电费等实用技能;也可以预约送餐上门、家政保洁、陪聊天帮办事等生活类服务;还可以免费借阅图书、光盘,使用电脑或在便民小超市购买商品等。社工们“互联网+”的具体行动与服务实践初步建立了信息化、智能化的互联网养老模式。
 
  梧桐街道应用“三社”联动模式,在居家养老服务创新发展上的探索与尝试收获良多。一是居家养老活动常开展,老人归属感显著增强。“三社”联动助推居家养老工作启动至今,开展的各类公益活动不胜枚举,包含血压血糖监测、助贫捐赠、文艺联欢、棋牌大赛、特长比拼、友爱互助等,通过这些活动,居民认可社区工作,老人们享受晚年快乐的同时对公益服务类活动参与意识不断提升,对社区服务增强了归属感与满意度。二是老人参与活力增强,老有所乐所为效果得以展现。自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以来,老人们参与社区、居家养老中心事务的热情明显提高,通过理念的传达和社工的带动,老人们逐渐认识到社区需求和问题,是需要居民共同参与解决的,主人翁意识的提升促使老人们积极投身社区活动甚至自发组织各类公益活动,发挥自身余热,在老有所为中收获老有所乐。截止目前共计培育老年明星团队50余支,星级义工143人,“十佳”美丽义工18人次。三是社会资源不断汇聚,共建共享水平得以提高。通过整合辖区各类资源,不断丰富、完善共建共享体系,与医院、院校、卫生站、超市、理发店、餐馆、修理店等单位合作,形成“一刻钟”为老服务圈,为老人们带去心贴心的实在服务,形成了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社会资源的高效整合全面提升了街道、社区的社会动员能力,逐步提高了梧桐街道社区共建共享水平。
 
来源: 中国社区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