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第27届全国区街镇工作年会(南宁)暨全国创新型社区建设推进会
创新社区服务机制 促进社区建设
江苏省宿迁市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社区工作委员会
 
  苏宿园区经过十年多的开发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逐渐成为园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和工作任务。为了构建园区社区服务新模式,打造亲民和谐新环境。2014年3月7日,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发文设立社区工作委员会(简称:社工委),专门负责基层社会组织建设和社区公共服务。2014年6月10日,社工委的第一个社区工作服务平台民众联络所正式揭牌运营。自成立以来,苏宿社区借鉴新加坡社区平台建设模式,参考苏州工业园区公共管理和社区发展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精简高效的基层行政体制和功能完善的社区服务体制。近年来,随着苏宿园区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管理、社区服务的任务越来越重,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社区建设工作显得日益迫切。苏宿社区根据这些特殊情况,以打造和谐社区为宗旨,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社区治理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以“坚持立足宿迁实际,逐步形成了兼具新加坡、苏州、宿迁特色的新型社区”建设品牌。
 
  一、“坚持立足宿迁实际,逐步形成了兼具新加坡、苏州、宿迁特色的新型社区”建设路径
 
  社区治理模式能有效运行的关键是通过整合社区各方资源,创新社区管理体制,丰富社区服务资源,推进“社区、社团、社工”联动,畅通社情民意沟通渠道,培育社区公共价值,构建社区居民参与网络,以此增强社区居民的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和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建设和谐社区的善治。
 
  (一)创新社区管理体制。社工委作为代替街道的基层行政组织,不再承担招商引资和协税护税等经济职能,主要负责管理社会事务、引导社区自治、推进社区党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等八个方面工作。社区工作站作为社工委的服务窗口,主要提供政府下沉的政务服务,并承担搜集社情民意、培育社会组织、发展志愿者队伍、促进共驻共建等职责。
 
  (二)丰富社区服务资源。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创建民众联络所这一社区服务平台,集中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民众联络所主要依托邻里中心建设,一般与周边住宅小区同步进行,运营坚持公益主导,确保便民利民设施优先配置。目前,园区共建成民众联络所2个,平均建筑面积1500平米。民众联络所标准化配备社区工作站、民众俱乐部、乐龄生活馆、少儿阳光吧、卫生服务站、图书馆、文体馆等功能单元,全天候免费向社区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开放。每个民众联络所覆盖范围与内设的工作站相同,一站式满足居民政务服务、卫生健康、精神文化等方面需求,深受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欢迎。
 
  (三)推进“社区、社团、社工”联动。对社区社会组织按照“登记、备案和自我监管”三个层次实施分类培育,对得到居民广泛认可的社区社会组织进行奖励,充分调动社区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园区共成立文体娱乐类、邻里互动类、社会服务类、志愿公益类、协调管理类的社区社会组织5个,成员总数200人,约占社区总人口5%,居民可在不同的关系网络中找到合适自己的群体组织,通过选择参与各类群体组织开展的活动,各尽所能,进而参与社区建设。同时,在培养社区领袖、规范居民行为、增强公民意识、融洽邻里关系、保障居民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社区工作者队伍实行编内人员和职业社工分类管理,推行内部择优选拔机制,打通了社区干部的上升通道。目前全部4名社区工作者的平均年龄28岁,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依托管理体制和人才队伍优势,各社区按照组织化、项目化、市场化等运作方式为居民提供专业服务,形成了“社工带义工、义工助社工”的融合式发展格局。
 
  (四)畅通社情民意沟通渠道。园区在听民声、居民智、解民忧方面广开“绿色窗口”,将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二定为“社情民意联系日”,园区工委、管委会领导和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轮流深入社区,与居民群众和驻社区单位代表面对面沟通交流。近一年来已开展活动10余场次,接待居民和企业代表500余人次,征集群众意见建议600多项,各社区普遍推行由党组织牵头,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社区社会组织、驻社区单位代表等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为社区居民营造了“有话可说、有理可讲、有苦可诉、有难可帮”的良好氛围。通过问题的公开讨论和处理情况的公示,增加服务的透明度;通过设定问题处理时限和监督问责制来提高服务效率。
 
  (五)培育社区公共价值。从单纯强调载体保障转向培育公共价值观,是社区从外延拓展走向内涵建设的重要标志。引导社区构建以“社区理念、社区标识、社区刊物、社区之歌”等为代表的专属形象,形成了“包容、参与、互助、共享”的社区风尚,显著增强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深入开展“睦邻活动拉近新邻里、特色服务普惠新邻里、志愿行动温暖新邻里、多元文化凝聚新邻里、政社互动融合新邻里、有参与就有幸福”的社区氛围。
 
  二、对“坚持立足宿迁实际,逐步形成了兼具新加坡、苏州、宿迁特色的新型社区”的思考
 
  下一步,园区将“坚持立足宿迁实际,逐步形成了兼具新加坡、苏州、宿迁特色的新型社区”工作为抓手,对日常业务工作进行有机融合,始终把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中建设和谐社区摆在社区管理者首位。针对园区实际情况,可以从软件方面完善社区建设,希望能对相似社区的建设有一定的启发。
 
  (一)深化“社情民意联系日”制度建设,化解社区矛盾。
 
  今后,我们将在社区继续完善调处社会矛盾机制,让社区真正成为矛盾的缓冲带和稀释池。将借鉴新加坡和苏州工业园区等社区建设的经验,结合自身条件,通过组织开展社情民意联系日这一方式,把复杂的社会矛盾摆到桌面上,让矛盾的各方都有表达各自想法的机会,寻找在情理、法理、道理的框架内解决矛盾的途径,及时化解矛盾。
 
  (二)建设社区文化,提高居民认同感。
 
  目前,社区的文化活动类型较为单一,活动人群主要为老年人和儿童。今后我们将筹划开设社区网站,让年青群体以他们喜欢的方式通过网络参与讨论,关注社区建设。鼓励居民成立各种类型的兴趣组织,并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邀请社区外组织来开展活动,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利用外部社会资源共同建设社区。尤其对慈善、青少年心理建康、预防犯罪、环保、医疗卫生、法律援助等组织,社区要主动邀请这些组织来园区开展活动。
 
  (三)拓展社区自治空间,降低社区治理成本。
 
  根据物权法的精神和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在条件成熟时,召开业主大会,成立业主委员会。社区管委会和居委会把相应的职权移交给业主委员会行使。这样,就有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服务社区、建设社区。
 
来源: 中国社区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