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社区工作委员会2016年常委会暨第二届全国社区共建共享推进会
看一个街道的社会治理“秘诀”
来源:嘉兴日报

  “梧桐街道成绩可喜,今后要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服务完善、管理民主、充满活力、和谐幸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成为全国社区共建共享的典范。”这是国家住建部原副部长、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区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谭庆琏在第二届全国社区共建共享推进会上对桐乡市梧桐街道的肯定和要求。

  能够获得这么高的评价,梧桐街道在社会治理上究竟有什么“秘诀”呢?

  让社区居民“闲人”变“忙人”

  “社区的事,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出力。”该街道环南社区第一网格组长姚晓春一边忙着在社区巡查一边介绍说,在“三治”建设中,该社区独创了环南“三五”工作制,即“5号我计划,15来自理,25环南行”。

  记者了解到,“5号我计划”就是每月5号搜集社区各网格内存在的问题信息;“15来自理”是在15号当天以网格为单位开展自我治理;“25环南行”是指25号对网格中难以解决的问题集中各共建单位、在职党员、“三治”服务团、红色义工等志愿者力量共同参与解决。

  “不怕没节目,就怕节目太多。”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庆丰社区一直走在桐乡全市前列。其中,菊韵剧社久负盛名,已斩获全国、全省多个奖项;先锋舞蹈队连续多年在全国、全省、全市的比赛中拿过大奖……

  如今,秋韵文化艺术社整合了原有的菊韵剧社、先锋舞蹈队、夕阳红合唱队等队伍,一共带动了12支文艺队伍,多的有近百人,少的也有三四十人,成了社区各类文体活动的主力军,也是社区自治中的主力军。他们承接文体活动,开展文艺演出,将社区各项中心工作融入文艺服务中。

  “如今,社区居民通过共同参与社区事务,在社区中的主体意识日益突出。”梧桐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以往居民在遇到社区共同问题时,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要么置之不理,要么完全寄希望于社区工作人员,但在共建制度十多年的影响下,居民对待社区事务的意识和态度都有了彻底的改变。

  让驻区单位“旁人”变“家人”

  不久前,一场大风把杨家门社区西杨小区两棵直径近50厘米的大树连根拔起,横倒在小区道路上,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出行。网格信息员在发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告知社区,社区立即启动“三事明责”机制,迅速联系街道绿化公司。第二天上午,绿化公司就现场操作,清除路障,问题在发生后的24小时内得到妥善解决。“‘三事明责’要求社区大事要由有关责任单位解决,小事由社区协同共建单位解决,私事要居民自己解决。”该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每年签订共建协议书、每年召开不少于2次党建联席会议、主动参与夜巡防和义务劳动……这是梧桐街道创立的与驻区单位的党建共建工作制度。

  近年来,全市84个市级机关部门以联系结对的方式划归社区,成为社区共建的核心力量。同时由街道组织各社区与行政村开展城乡结对,实行行政村、社区党建共建,实现党建资源优势互补。更将社区驻区单位发展为党建共建单位,目前全街道13个社区共列入社区共建单位225个。再通过把驻区单位纳入社区党建共建联席会议成员,并签订社区党建共建协议,把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之间的关系纳入了规范化轨道,能促使驻区单位由以往社区建设中的旁观者变成直接参与者和推动者。(记者 孔 越 通讯员 吴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