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第28届全国区街镇工作年会(成都)暨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推进会
关于推进新时代社区治理的几点思考
唐忠新  
 
  步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区建设,要紧紧围绕解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社区生活需要和社区建设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13号文件,以“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为发展主题,打造社区治理新格局,提升社区治理水平,补齐社区治理短板,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一、正确把握社区治理的涵义和发展方向
 
  ◆社区治理主要是指各类组织分工协作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调控社区成员的公共行为和公共事务,有序解决社区成员的合理需求,促进社区和谐有序的活动总和。其构成要素包括治理主体、治理客体(对象)、治理手段(设施、方式)等等。
 
  社区治理是中国特色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区建设已经进入以“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为发展主题的新阶段。
 
  社区治理与社会工作是交叉关系。
 
  ◆社区治理的发展方向
 
  1.推动形成社区共治新格局。具体表现为:街道(乡镇)社区(村)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基层政府组织发挥主导作用,居(村)民自治发挥基础作用,各类社会力量发挥协同作用,共同构成党组织领导的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与社会自我调节有效衔接、良性互动的结构体系。
 
  四类治理主体各有自己的地位作用,都不应该缺位、错位、越位,是结构性的社区共治体系。既有别于西方国家和地区,也有别于我国传统的社区管理。
 
  街居体制是城市社区治理的主体框架结构。
 
  2.努力实现服务和管理相统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3.依法治理(法治化)。法治和德治相结合贯彻于群众性自治全过程。
 
  4.科学治理(智能化、专业化)。运用现代化科技和专业化理念方法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例如社区信息化网络、网格化服务管理、社工专业理念方法等等。
 
  二、打造“四位一体”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一)深化社区党建
 
  ◆历史变革:从支部建在连上,到支部建在村上,再到支部建在居上(一社区一支部或总支、党委);从党组织包办一切,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
 
  1.健全组织体系,实现党建全覆盖。地域性(网格、小区、楼栋楼门)党组织 + 行业性(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
 
  2.构建区域化社区党建新格局。用好用足在职党员,发挥优势、约束行为,完善对在职党员实行单位和社区双重管理。
 
  3.开展服务型社区党组织建设。   
 
  4.探索社区党组织正确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途径方式。探索社区党组织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变成社区决策和社区行动。  例如,建立健全社区“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的体制机制;又如,鼓励支持居民中的党员积极当选居民代表、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单元长)。
 
  ◆防止以党代社。领导不包办,核心不单干。
 
  (二)推进居委会建设和居民自治
 
  1. 正确认识居委会的地位和职能
 
  ◆居委会的地位和优势:重要的法律地位、动员组织本辖区全体居民的法定资格;居民自治属于中国基本政治制度。
 
  ◆居委会必须同时履行三方面职责:依法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依法协助基层政府或其派出机关开展工作;依法依规组织开展有关监督活动。包括指导监督社区内社会组织、业主组织和物业服务工作。 
 
  2.健全社区居委会组织体系
 
        社区居民(代表)会议
         ↓     ↘
                ↓           居务监督委员会
         ↓     ↙
    居委会成员(主任、副主任、委员)及工作人员
       ↙        ↘
    各居民小组      各下属委员会(治安、调解、物业等)
 
  中发【2017】13号文件要求:建立健全居务监督委员会;探索居委会下设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通过选举稳步提高居委会成员中本社区居民比例。
 
  3.正确理解和积极推动居民自治
 
  ◆居民自治的含义:基本内容是“五个民主”(民主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法定组织形式主要是居民委员会;衡量标准主要是“四个自我”(自我管理、教育、服务、监督);具有多层次、多样性;属于群众性自治,是有限自治,不等于西方的社区自治;社区居民自治与协助政府开展一部分工作具有高度一致性,相辅相成。
 
  ◆居民自治既是愿景,又在我们身边。
 
  ◆积极开展楼院、楼栋、楼门自治、社区协商等。
 
  (三)多措并举培育发展社会组织
 
  1.登记和备案相结合。
 
  2.建立健全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
 
  街道层次的“社会组织联合会”由街道辖区内各类社会组织自愿组成,获取社团法人资格。可以招聘社工人才负责日常事务。
 
  社区(居委会)层次的“社会组织联合会”,既可以作为街道的分会,也可以积极创造条件获取社团法人资格。这样的社团法人依然可以作为团体会员加入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
 
  3.加大扶持力度,改进监管方式,促进良性互动。
 
  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资助制度;为社会组织提供办公活动场所,将部分社区服务场所、项目委托给社会组织运营。
 
  加强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加强居委会的指导监督;引导社会组织开展“社区成员所需,社会组织所能,市场经济所缺,党和政府希望解决而又力所不及”的服务项目,“帮忙不添乱”。
 
  三、推进“三社联动”
 
  ◆“三社联动”主要指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者之间协调发展、良性互动、功能互补,共同促进社区治理服务。
 
  ◆“三社联动”的基本思路:瞄准复合地带和领域推进“三社”要素联动、工作联动。增强社区支撑“三社联动”的基础功能(主阵地);着力培育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既包括内生性的“社区社会组织”,也包括“嵌入式”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着力发展面向社区的社工人才和机构,推进社区专职队伍“社工化”等等。
 
 
 
  ◆构建“三社联动”的社区工作体系。“完善社区组织发现居民需求、统筹设计服务项目、支持社会组织承接、引导专业社会工作团队参与的工作体系”
 
  操作程序和要点:
 
  1.把居民需求变工作。
 
  2.把社区工作变“项目”。项目是在限定的资源及限定的时间内需要完成的一次性任务,如一次纳凉晚会、一个为老服务或党建系列活动等都可设计成“项目”。   
 
  3.把“项目”分给社团做
 
  ◎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内生、外引
 
  ◎通过社区协商、民主决策等用好政府购买服务、党建、专项为民服务等经费;帮助社团注册登记和申请项目。
 
  4.社区“两委”指导和收获。指导和监督需要学会“评估”;“收获”需要总结、提炼、宣传。
 
  四、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社区工作者队伍:城乡社区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成员以及其他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社区“两委”成员以外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由基层政府职能部门设岗招聘,街道(乡镇)统一管理,社区组织统筹使用。
 
  ◆社区工作者的发展方向:职业化:有名份(居委会负责人、社区事务员)、有报酬、有保障。报酬待遇达到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同时参加保险并逐步落实住房公积金。专业化:打造居民群众的“全科医生”,社工技能+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及其熟练运用。
 
  ◆推进社区工作者“社工化”:培训、考证(助理社工师、社工师等,13号文件提出对获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社区工作者给予职业津贴);注重招聘社工专业高校毕业生。
 
来源: 唐忠新-中国社区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