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第28届全国区街镇工作年会(成都)暨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推进会
基层党建的宜城探索
中共江苏省宜兴市宜城街道工作委员会
 
  宜城街道地处宜兴主城区,为宜兴市的城关街道,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下辖35个社区、村,常住人口近30万,流动人口约5万,面积40平方公里。目前共有直属基层党组织100个,其中党委2个,党总支30个,党支部68个,党员5961名。街道党工委先后被评为“无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示范街道”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我们始终按照“抓基层打基础、抓重点创特色”的总体思路,围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目标任务,创新开展“一二三四”工作法,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有效提升,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宜城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一个目标: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打造幸福宜城
 
  宜城街道坚持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党建工作的重点,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思路,打造真正为民服务的基层党组织。结合“扁平化管理,片区化服务”工作,构建了横向到边的社区大党委共建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有效整合社区资源,分片区、聚合力为居民提供服务,并引导居民共建共享,极大地提升了社区共识;“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道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纵向到底的四级党建工作格局保障基层党组织的全面覆盖,街道党工委以各项文件精神为指导,社区党支部上通下达,各楼道党小组深入居民内部,察民意、听民情、解民困,党员中心户以典型示范,做居民身边的贴心人。
 
  二、两个助力:在理论和实践中提升党性修养
 
  1、理论学习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宜城街道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政治任务和精神追求,将理论学习融入党性讲堂,开展以系列会议精神、先进讲话为主题的学习活动。针对新时期党员和党组织的特点,积极探索创新学习方式,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集中学习与部署当前工作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专家讲座与身边典型事迹报告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推进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在理论学习的特色探索中,宜城街道党工委发挥了中心组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科学决策方面的积极作用,在理论学习取得了实效的同时,机关干部理论学习、社区党员教育等也都呈现新的特色和亮点。2010年,街道被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区工作委员会评为全国首批“学习型街道示范单位”。     
 
  2、联系实际
 
  近年来,宜城街道的农村社区逐渐转向城市社区,35 个社区情况复杂,居民的需求日益多元,对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求也更高。宜城街道立足于实际,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以党建带社区建设,以社区品牌促党建,目前,“在职党员进社区”“党员先锋岗”等街道品牌成为宜兴市党建特色亮点,各社区(村)也勇于创新,均形成了契合实际、亮点纷呈的品牌。在平台建设上,和平社区通过“和事佬”党员贴心议事站,调解居民矛盾,解决居民困难,组织居民自治;在队伍建设上,袁桥社区党总支发展“帮你办”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发挥党员特长,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在方式方法上,大同社区通过“商户党建工作法”,巷头社区通过“365S党建工作法”等规范党员管理,发挥党员作用最大化。在活动开展上,民主社区针对社区居住成员老龄化、复杂化、需求多元化服务需求,以退休党员带领,结合居民骨干,组建特色团队——“敲门大姐”,大力推进服务型社区建设;“荆溪浪花”行动在社区片区化服务的格局中,结合共建单位,志愿者力量,实现全面公益;“岳堤春风”活动让在职党员服务居民的春风吹遍整个岳堤社区。
 
  三、三支队伍: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党员、社区志愿者“三支队伍”建设,整合志愿服务资源,配强社区党务工作力量,倡导了志愿服务意识,街道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1、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社区工作人员包括社区干部队伍和社会工作者。近年来,街道通过优化社区(村)队伍结构、健全社区(村)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完善社区(村)干部激励保障措施、建立健全社区(村)干部管理机制等措施,着力打造了一支适应形势需求、业务水平过硬、责任意识较强的社区工作人员队伍。
 
  2、社区党员队伍建设
 
  一是以党员发展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宜城街道科学制订街道党员发展计划,注重知识、年龄结构,坚持数质并重,抓好源头。建立入党积极分子信息库,按照成熟度进行分类跟踪培养,全面掌握各类优秀人才的成长情况。严格按照党员发展标准和程序,认真落实民主推荐制,公示制、票决制、党工委审批制、责任追究制,做到规范、公开、透明,确保新党员质量。
 
  二是以学习教育提高党员队伍的思想以及整体素质。制订党员培训规划,建设党课讲堂、教育基地等平台,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讲、沉下去做”等形式,把集中学习、专题讲座、大会交流和领导干部上党课、党员互动式党课等“静态”学习培训,与组织党员干部到机关、先进地区跟班学习、外出观摩、实地调研等“动态”学习培训相结合,分条线、行业对党员干部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培训,同时注重将党性锻炼与联系服务相结合,开展增强党群联系以及党员志愿者等活动,牢固宗旨意识,提高社区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是以典型示范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建和优秀共产党员评选活动,积极选树“党员示范岗”“党员标兵”、大力开展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事迹报告会、新老党员座谈会,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带头示范作用。
 
  四是以制度和活动载体创新激发党员队伍内在活力。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特点,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特色优势的有效机制,如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机关社区党员先锋岗、示范岗创建,“两新”组织党员挂牌亮身份活动。实施在职党员双重管理,探索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形成“服务承诺制、奉献双岗位”的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开展零距离和党员志愿者服务,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党员奉献日”等专题实践活动和“爱心敲门”“结对帮扶”等党的关爱活动,引导党员亮身份展风采、作表率。
 
  3、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
 
  社区党员志愿者是社区志愿者队伍中的重要和主要力量。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社区共识与公共性的强化;另一方面可强化党员的奉献精神和宗旨意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宜城街道注重培养和创新,大力发展和壮大党员志愿者队伍,并依托在职党员进社区、党建联席会、共建共驻、领导干部“三解三促”等平台载体的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样且切合实际的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具体来说,街道通过健全管理机制、优化服务网络、加强教育培训、创新服务形式等方式促进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通过建立党员志愿者志愿服务登记制度,对其兴趣爱好与特长进行分类登记和建档造册,明确职责,跟踪管理,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依托党组织和党员“统一活动日”活动等载体,通过专家讲座、经验介绍、活动开展等形式,提高党员志愿者服务技能;通过参加各项便民服务活动、“时间银行”等项目增强党员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与社区建设成效。
 
  四、四级网络:全面覆盖党建工作
 
  1、社区党总支
 
  在社区管理上,街道构建了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道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网络,实现基层党建全覆盖;建立共驻共建机制,拓宽机关党建工作领域,整合资源,强化功能,互利互赢;开展“三走进、三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与社区、企业结对共建,共建党建示范、爱心、平安、文化社区,提升居民幸福感,建设幸福社区。
 
  2、小区党支部
 
  小区党支部是连接社区党总支与社区居民的纽带。小区党支部书记与社区居民联系密切,关系到党的形象的发挥、党的事业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在宜城社区的为民服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特色实践中,小区党总支部书记在德行上不断学习交流,严格要求自身;在工作中廉洁自律,不贪不占,实事求是,集思广益,取得丰硕的业绩。部分党支部书记在八小时工作时间之外,还经常深入社区内部、辖区单位,了解居民和辖区单位的想法、愿望和要求,听取意见和建议。宜城街道小区党支部书记自发性、习惯性、服务性的为民工作实践,是宜城街道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的最有力呈现。   
 
  3、楼组党小组
 
  楼组党小组为更多的社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为党员在社区亮出身份、作出表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创造条件,以实现邻里和谐、楼组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和谐的最终目标。街道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在条件成熟的小区楼组建立党小组,将党的工作由社区所属党员向社区内全体党员延伸。各社区党组织在有效整合资源的基础上,“适时、适度、适宜”和“灵活、小型、多样”开展楼组党小组活动,积极培育“楼组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工作经验,发挥典型示范和引领作用,不断创新“楼组党建”工作的方法。楼组党小组的实践,极大地拓宽了党在基层的工作范围,实现社区党建全覆盖,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4、党员中心户
 
  党员中心户来自于居民中间,是居民的代表,能最大程度地表达居民诉求,最贴切地感受党建成效。宜城社区的党员中心户,不论是退休老党员,还是身负数职的社区干部,都是工作积极主动的党员。在他们的主动担责、热心工作下,居民诉求有地可抒,问题矛盾及时化解,合理性建议及时采纳,基层党建成效进一步彰显,社区氛围和谐融洽。撤镇设街后的宜城街道,社区数量多,异质性强,统一管理难度大,而“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党建网络建构进程,基层党组织以其极大的凝聚力和整合力,在街道党组织和上上下下的齐心协力中使宜城街道形成了一个牢固的整体。党在做好自身建设以及引领居民共同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核心引导作用,使其在居民中的威望再一次得到巩固。
 
 
来源: 中国社区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