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全国城乡社区治理推进会(克拉玛依)暨社区工作委员会2017年常委会议
搭建楼院小舞台 引导居民唱主角
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
 
 
中共焦作市解放区委  焦作市解放区人民政府
 
  一、基本情况和“334”模式的主要做法
 
  解放区是河南省焦作市的中心城区,也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总面积67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1个健康产业园区,23个行政村、34个社区,人口30万,是“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首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改进社会治理模式,并强调“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局面。在这一形势下,我们将社区建设的优势和成果向楼院拓展延伸,放在深化基层社会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去落实,于2014年初提出了“美丽楼院”创建的构想,计划用3年时间,将全区434个楼院全部建设成为以居民自治为基础的“美丽楼院”。
 
  “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就是对“美丽楼院”创建工作的理论总结,具体来讲,就是指:依靠党政主导、居民主体和社会协同三种力量,实施“三上三下”三步工作法,构建共商共推、共筑共融、共创共管、共建共享四种机制,建设“四好”楼院。
 
  (一)依靠三种力量,推进协商主体多元化
 
  一是党委政府主导推动,强化楼院协商治理的基础动力。将基层党组织的触角向楼院、楼栋延伸,设立楼院党支部235个、楼栋党小组702个、党员中心户1359户,以党组织的核心带动、党员的示范引领,形成了“组织带动、党群共建”的良好局面。制定了县级干部、区直部门“四必帮、四必到”的楼院创建分包联创工作制度,实行“百分制考核、五星级评定”的楼院创建成果考核评价体系。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投入创建经费,2014年以来,区财政共拨付资金2452万元,支持创建工作。在三年集中创建完成之后,每年还将投入30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楼院进行改造、完善,并以项目化运行的方式确保资金规范使用。除了区财政保障之外,还通过向上争取、社会资助、群众自筹等方式,多渠道解决资金投入问题。
 
  其次,居民群众主动参与,壮大楼院协商治理的内生动力。把引导居民自发组织、自行推选楼院“当家人”作为首要环节,提升居民的参与率。制订了《楼院居民议事会工作规范》、《解放区楼院协商治理实施办法》,明确居民议事会推选办法、工作职责、议事制度、议事流程等运行机制,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引导各楼院管理服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楼院协商治理的长效发展。三年来,通过户代表选举的方式,在434个楼院选出居民议事会成员2000余名,居民参与投票率超过80%。居民议事会作为居民代言人,和基层民主协商的前沿阵地,积极带领居民共同“参事”、“议事”和“干事”。居民先后自发筹资200余万元,与区里专项资金配套,共同解决了楼院基础设施老化、安全隐患多等民生问题1万多个。
 
  第三,社会力量协同推进,拓展楼院协商治理的外源动力。搭建共治平台,引导社会力量主动参与楼院协商治理。110名驻区单位人员先后加入到居民议事会,共商楼院事务,为楼院发展献计献策;河南理工大学、焦作电缆厂等30余家驻区单位投资1000余万元改造楼院基础设施;“追梦公益”等200余家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各类公益活动;“两代表一委员”、老党员等热心人士也在楼院设立“爱心服务站”,自主筹资500余万元,帮助居民解决民生难题。
 
  (二)实施三步工作法,推动协商程序规范化
 
  第一步,把居民对楼院管理的意见收集上来,把讨论形成的初步方案公布下去。这是居民自我决策的过程。着眼于“创建‘美丽楼院’需要干什么”,由居民议事会组织,按照议事工作规范,采取居民议事会“集中议”、邀请户代表“座谈议”、入户调查“当面议”、微信和QQ群平台“网上议”等形式,围绕本楼院重大事项和普遍关心的问题,提出设想,研究讨论,形成初步方案予以公示。
 
  第二步,把对初步方案的意见收集上来,把完善的最终方案公布下去。这是居民自我管理、协商治理的过程。针对“创建‘美丽楼院’这样干行不行”,居民议事会通过上门走访、组织户代表集中讨论、向专业人员咨询等形式,开展民主协商,广泛征求对初步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对居民同意率低于80%的建设项目不予实施,并将修订后的创建方案再次向居民公布。
 
  第三步,把对方案落实情况的反馈意见收集上来,把最终整改的情况公布下去。这是居民自我实施、自我监督的过程。立足“创建‘美丽楼院’怎么干”,将创建方案的具体实施权交给群众,建立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从前期招标、施工到后期结算验收,让居民代表全程参与和监督,并按照居民反馈的意见,对方案落实情况进行整改,让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干、政府帮成为楼院治理的新常态。
 
  (三)构建四种机制,推动协商成果实效化
 
  一是构建共商共推机制,实现自治管理好。坚持因地制宜、一院一策,由议事会带领居民共同研究制定符合本院需求和群众意愿的自治管理模式。针对“院小户少”的楼院,把楼院环境卫生和安全防范责任分解到每家每户,轮流值守,形成了“我为大家守一天,大家为我守一月”的合作共赢模式;针对老旧小区、楼院,采取“自愿无偿服务+成本式有偿收费”的半物业化管理方式,每户每年仅收取100-300元不等的费用,集中管理,统一支付,定期公示,有效降低了支出成本。
 
  二是构建共筑共融机制,实现平安法治好。细化落实依法治理理念,引导居民自觉践行居民公约。2014年至今,各楼院自发组建了义务巡逻队384支,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邻里守望保平安等活动,培育居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1500余人组成的矛盾排查和调解队伍长期工作在社区楼院,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筑牢了基层稳定的第一道防线。通过区街两级投资、居民筹资、单位赞助等方式,建成视频监控平台300余个,实现辖区楼院和背街小巷技防全覆盖、平安灯无盲区。
 
  三是构建共创共管机制,实现环境卫生好。从居民最关切的下水道改建、路面整修,修建门岗、车棚等楼院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美化入手,动员居民全程参与,共同管理。建立环境卫生“区-街道-社区-楼院”四级联动机制,把卫生保洁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实现了楼院垃圾的日产日清和常态化保洁,营造了“美丽楼院大家建、建好楼院为大家”的浓厚氛围。
 
  四是构建共建共享机制,实现文明和谐好。培育社区服务、文化体育、矛盾调解等志愿组织200余个,连续举办了十届“社区文化体育艺术节”、十三届“社区邻里节”;与市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美丽楼院、幸福家园’社区欢乐总动员”主题活动,吸引了辖区400多个楼院、3000多位群众参与,海选出的90个优秀节目,从八月份开始每周播出一期,整个活动共持续6个月;开展的好邻居、五好文明家庭、优秀楼栋长等“身边的榜样”评选活动,凝聚了民心民意,培育了文明向上的新风尚。近年来,我区有8名居民入选“中国好人榜”,6名居民荣获“河南省道德模范”和“感动焦作”人物称号,14名居民被评选为焦作市“身边的榜样”。
 
  二、主要工作成效
 
  “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是我区在加强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畅通民主参与路径的实践探索中逐步总结形成的成果,与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精神相一致,被民政部授予“2015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奖。
 
  (一)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大幅提升,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巩固。创建过程中,党委政府把关定向、发挥主导,街道办事处、社区组织选举、指导创建,楼院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示范户直接带领大家创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二)民主渠道更加畅通,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进一步高涨。楼院居民议事会的成立和“三步工作法”的实施,健全了居民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护机制,实现了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通过将楼院事务管理的决策权、参与权、实施权和监督权交给群众,使居民极大增强了主人翁意识。2014年至今,楼院居民自发参加义务劳动3万余人次,参与保安保洁轮流值班2万余人次,形成了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效应。目前,辖区居民对楼院自治的知晓率、满意率达到95.3%,居民的融合度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三)环境面貌显著改善,居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推动了居民生活环境的显著改善,三公经费做减法、民生事业做加法,顺应了民意,赢得了民心。截至2016年底,全区共建成五星级美丽楼院3个,四星级美丽楼院11个,三星级美丽楼院165个,一星二星达标楼院259个,共解决了楼院出行难、照明难、环境脏、治安乱等民生问题1万余个,一个又一个老旧楼院得到了绿化、美化、亮化。
 
  (四)文明风尚得到弘扬,居民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从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事情做起,从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改起,通过创建工作的开展,楼院之间、居民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互帮互助的风气更加浓厚。如,辖区有几处“院小、楼少、连片”的老旧楼院,多年来由一堵围墙隔开,居民互不来往,议事会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后凝聚了共识,拆除了围墙,集中管理,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统筹利用。目前,已有13个位置相邻的微小楼院合并重组成5个新型楼院,楼院一家亲的社会风尚得到了弘扬。还有不少楼院自发举办包饺子、包粽子比赛,并自发到困难户家中进行慰问,营造了扶贫济困、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三、感受与体会
 
  通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深深感到:
 
  (一)基层党委政府的施政方向必须与广大居民的利益诉求高度契合。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工作中,我们正是顺应了民意,干了老百姓家门口的事,做了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事,才能够团结和凝聚全体居民的力量,并让他们成为创建的主力军。
 
  (二)社区协商治理的有效推进必须依托党政主导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要合理界定政府公共事务、楼院公益事务、居民个人事务的权责边界,明确各方职责、权利和义务,厘清政府行政管理与居民协商治理之间的关系。党委政府应做到“核心主导”,而不是“大包大揽”,要把该群众做主的事情交给群众,引导居民从“置身事外”到“当家做主”。
 
   (三)社区治理能力的完善提升必须以居民自我服务能力的提升为基础。在资金投入上,采取群众自发集资先导、政府奖补同步跟进的方式,增强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确保了资金的有效使用。在推进方式上,不搞大呼隆、不搞一刀切,而是通过分类创建、分批实施、示范带动、滚动发展,让条件成熟的楼院先行创建,以创建成效吸引其他楼院居民变“等待观望”为“主动参与”,提升居民自我服务的意愿和能力,实现了“一楼一主题,一院一特色”的建设成效。
 
   (四)楼院协商治理的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体制和机制的创新。通过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机制,有效整合了资源要素,凝聚了工作合力;通过培育壮大居民议事会,保证了居民始终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主体作用;科学的推进保障机制,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完善的目标考核激励机制,有效推进了楼院协商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 中国社区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