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全国城乡社区治理推进会(克拉玛依)暨社区工作委员会2017年常委会议
求创新 搭平台 补短板 强服务,努力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
北京市怀柔区泉河街道办事处
 
  北京市怀柔区泉河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2年7月,位于怀柔区城区北部,东至京承铁路;南至兴怀大街;西至怀柔水库、京密引水渠;北至富乐大街。辖区面积6平方公里,下设12个社区居委会,8个村委会,常住25714户,66265人。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理念,不断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深化品牌战略,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提升社区管理与服务水平,努力构建文明和谐社区,推进和谐社区建设进程。主要做法如下:
 
  一、“参与型”社区民主协商创新社区治理模式
 
  为了更好的实现居民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参与社区事务,泉河街道按照试点先行、普遍推开的原则,全面推行“参与型”社区民主协商治理模式,完善社情民意表达和收集机制、民主决策、评估反馈等机制,扩大社区成员有序参与社区治理,不断提高社区治理水平。
 
  1.注重试点先行。2015年5月率先在于家园二区社区成立了“社区居民议事厅”,聘任3名有较高威望、热心参与社区事务的老党员为厅长,并邀请专业人员参会,提供专业意见。议事厅成立后,年内举办议事会议2次,解决了汇都家园大门落物、乌江鱼煤气罐存在安全隐患等大小问题30余项,极大的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
 
  2.全面推行“参与型”社区民主协商治理模式。在总结于家园二区社区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街道制定了《北京市怀柔区泉河街道办事处关于推进“参与型”社区民主协商的指导意见》,规范了社区居民议事程序,在12个社区、8个村全面推行“参与型”社区民主协商治理模式,每个村(居)均成立了居民议事厅,以居民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为议题,结合社区楼院实际情况召开居民议事会议30余次, 解决了环境、物业、安全、社区服务等各类问题200余项。居民议事厅的建立,畅通了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提高了居民参与、关心社区事物的意识,增强了协商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对引导居民有序参与社区事务,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品牌项目搭平台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为引导辖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全面提升社区综合治理能力,泉河街道积极打造精品项目,深化品牌战略,多方搭建平台,逐步培育自治氛围。
 
  (一)“广场文化”——夏日激情文化广场搭建居民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
 
  街道自2003年起开始举办夏日激情文化广场,每年一届,每届历时4个月。十五年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创建全国文明城等为题材,举办了“喜迎奥运”、“喜迎APEC”、“文明润家园,创城我先行”夏日文化广场活动200场,演出节目2600余个,直接参与演出人员近17000人,吸引观众50余万人次,场场精彩的演出,极大丰富了辖区群众文化生活,为有艺术才华的居民朋友展示风采搭建了平台,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与归属感,成为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建设和谐社会的领跑者。夏日激情文化广场先后荣获“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全国城市公共服务示范品牌”等荣誉称号,有力的展示了“和谐泉河魅力泉河”的良好形象。
 
  (二)“睦邻文化”——邻里节促进邻里、村居大融合
 
  街道自2006年起开始举办邻里节,每年一届,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二届邻里节,邻里节紧紧围绕“睦邻和谐”这一大主题,组织开展“与邻携手、共创和谐”、“知心互助暖邻里、和谐共融迎盛会”、“邻里守望心连心、携手共创文明城”等主题实践活动,据不完全统计,12年来共开展“低碳生活鲜花换置”、“邻里百家宴”等718项系列主题活动,累积参与人数达40万余人次,为广大居民搭建了相识、相知、相助、相敬的平台,增进了邻里感情,促进了睦邻友好与社区和谐稳定,尤其今年街道社区体制改革,泉河街道迎来新成员——8个村委会,邻里节为村居大融合提供了平台,有力促进了怀柔区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在和谐社区建设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于2015年,荣获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颁发的“推进中国社区睦邻文化工程重大贡献奖”的奖项。
 
  (三)“慈孝文化”——慈孝文化节传承中华文化塑文明
 
  街道自2009年起开始举办慈孝文化节,每年一届,8年来慈孝文化节以弘扬慈孝文化,服务辖区老年人为主,围绕“讲慈孝故事”、“唱慈孝歌曲”、“书慈孝感情”、“展慈孝美德”、“问慈孝需求”、“评慈孝之星”等方面开展主题实践活动300余项,评出孝星98名,征集慈孝故事500多个,征集慈孝摄影作品800余幅,免费为辖区600余户空巢、独居、高龄老人送去家政保洁、清洗油烟机、上门修脚、安装“一键通”等便民服务,举办慈孝歌曲传唱80场,参与居民数万人次。各项主题活动的开展,传承慈孝文化的同时,将便捷的服务送到社区,送到老人家中,并积极引导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参与活动,共同促进家庭和睦友善,推动社区文明进步。
 
  三、网格化管理补齐社区治理短板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保障,为补齐社区治理短板,推进社区治理精细化、规范化、现代化,泉河街道实行网格化管理,强化服务功能,改进社区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能,努力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按照“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责、网格到底、责任到人”的要求,泉河街道将辖区 435栋楼,1700个单元门划分网格,设一级网格12个,二级网格58个,三级网格148个,网格工作人员1000余名,形成了社区居委会--网格管理小组--楼长--楼门长上下一体的网格管理体系,确保每个单元门都至少有一名网格员,切实做到全覆盖。
 
  (二)完善管理机制。街道社区以网格为单位,随时对居民基础信息进行更新,保证每家每户信息采集的完整,建立居民基础信息库,哪家是空巢老人,哪家是低保家庭,哪家生活困难,社区都能了如指掌,便于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工作,同时加强网格巡查员日常巡查工作,让网格员在巡查中察民情、访民意,成为发现、受理、处置、协调、报告居民各类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服务需求的第一人,延展发现问题的触角,切实为实现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基础保障。
 
  (三)优化网格阵地功能。街道加强资源整合,借助网格优势,将人、物、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管理范畴,使社区治理与服务的平台触角延伸到每楼每户,收集社情民意、消防安全、社会治理、外来人员管理和环境整治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主动发现情况、化解矛盾、提供服务、解决问题。比如:街道当前正在开展的“开墙打洞”环境整治重点工作,社区按网格成立工作组,由二级网格长带队入户做前期摸排,实行了早摸排、早认定、早整治的原则,详细登记户主、租房人员信息并建立完整台账,彻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触角延伸范围广了、社情民意及时了解了、矛盾纠纷清楚了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处理居民事务,更好的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有效改善社区干群关系,增强社区亲和力、凝聚力,提升社区居民群众满意度。
 
  四、重服务积极推进社区居家养老体系建设 
 
    街道所辖12个社区居委会、8个村委会,6.6万人口,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3.1%。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8670人,空巢老人2000人,孤寡老人20人,80岁以上老年人791人,90岁以上的老年人48人。
 
  (一)多措并举,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供机制保障。一是成立组织。成立了以街道办事处主任任组长,主管副主任为副组长,社区办、社区服务中心、社保所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二是纳入考核。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纳入街道工作报告、折子工程和绩效考核,制定了《泉河街道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泉河街道关于规范使用养老(助残)服务券开展社区为老助残服务的有关规定》和《养老(助残)服务券使用管理制度》等。三是动态管理。对辖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并全部录入了电脑,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档案内容包括老年人自然状况、身体状况、社会状况及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空巢、孤寡和老人子女状况等,并及时更新,实行动态管理。四是规范行为。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督察小组,在征求老人意见的基础上,定期对服务商的服务质量、价格等进行督察,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措施,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和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五是服务定向。按照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单项目,对社区老人逐户、逐人、逐项调查,掌握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将半自理、不能自理和70岁以上有居家养老需求的老人作为首批服务重点对象,将多病独居老人居家养老列为重中之重,实现“老人不离家、服务送到家”。六是整合资源。依托社区,积极整合利用辖区医疗单位、社区便民服务等服务资源,就近、就便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尽可能在社区范围内解决老年人的各种服务需求。此外,还定期为社区老人提供免费体检、设立家庭病床、家庭式医生等服务。
 
  (二)形成合力,为老年人提供扎实服务。一是加强养老助残员队伍建设。制定了岗位职责、工作程序等制度。成立以养老助残员为主,社区党员、低龄老人为辅的“敬老助残服务队”,成员已达530余人,并与辖区老人结成“一助一”帮扶对子500对。养老助残员提供上门发放养老券,办理高龄津贴,陪伴老人读书聊天,为儿女不在身边的高龄和行动不便老人代购代买等服务。二是做好托老所、老年餐桌和三类服务商建设。在12个社区成立“社区托老所”;按照就近、方便老年人的原则,设立10家老年餐桌;与北京诚信爱心家政服务中心等50余家、6大类服务商签定了服务协议,并定期对服务商的服务质量、服务价格进行监督。三是做好为老服务工作。设立小呼叫系统和96156信息服务平台,老人通过拨打“热线”,可以享受家政、家电维修等服务。为空巢、特困、残疾、低保户老人等做家政保洁、上门理发等服务。
 
  (三)积极实践,探索为老服务工作的新方式。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邻里节、慈孝文化节等活动为载体,为老年人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由富乐北里社区老年舞蹈队自编自演的舞蹈《国家》,在全国群众文艺汇演中获奖。二是让老年人老有所为。12个社区分别成立了“老年人书画班”、“银龄俱乐部”、“园丁俱乐部”、“物品交流合作社”等不同特色的老年协会,积极引导老人们走出家门,融入社区,提升老年人的归属感,为社区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几年来,我街道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切实服务保障民生、提升居民幸福感与满意度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部门的要求与居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我们要在巩固已有成效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创新服务方式,深化服务载体,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现代新型社区,力争在社区治理上实现新的跨越。
 
来源: 中国社区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