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第29届全国区街镇工作年会(长沙)暨全国城乡社区治理能力建设推进会
“五化五提升”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文化路街道
 
  文化路街道地处秦皇岛市中心区,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有居民3万余户,近8万人,下辖7个社区、52个自然小区。成立社区党委6个、社区党总支1个、党支部56个,在册党员1476名。在推进社区治理工作中,街道探索出了党建引领下“五化五提升”社区治理新模式,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一、组织建设区域化,提升社区建设基础
 
  (一)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体系。一是组织联建,汇集共建合力。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体制。辖区内共有规模以上企事业单位33个,街道“大工委”吸纳辖区5个单位党委委员作为大工委的兼职委员,7个社区“大党委”吸纳28个企事业单位党支部委员、5个物业公司党员代表、4个业委会党员代表担任兼职委员。发挥街道“大工委”的核心作用,与共建单位行签订《共建协议书》,采取“联述联评联考”工作机制,将共驻共建、在职党员进社区等活动与重点中心工作相结合,构建起内外资源有效整合、各方力量联手推动的有效机制。二是党群共建,扩大参与主体。秉承区域统筹的理念,以党建区域化带动工会、妇联、团委等群团组织区域化,坚持统一管理、带建结合、同步推进。目前街道妇联班子中,辖区单位市档案馆妇联主席及3个非公企业的妇委会主任担任街道兼职副主席,执委中有3名辖区单位优秀女工干部担任。今年8月,全市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现场会观摩了我街道和辖区家惠超市。三是深度融合,增添重要力量。加大对“两新”组织的分类指导,建立阵地规范、区域联合、资源共享的党建协同合作机制。辖区红星美凯龙党支部被评为市级先进党组织;指导新文化艺术团社会组织建立了党支部;今年将爱尔眼科医院、视光眼科医院打造为非公党建示范点,充分发挥带动效应。探索“支部建在楼上、支部建在片上、支部建在路上”的“两新”党组织建设,按照组织形式相同、业务相近、区域相邻的原则,进一步探索在物业公司、广发大厦商务楼宇等建立党支部或联合党组织,成立党建服务站,扩大“两个覆盖”。
 
  (二)搭建立体化党建工作平台。一是“点单+认领”打造品牌项目。以“组织共进、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活动共联、服务共促”为主要举措,由街道党工委牵头,充分听取区域化党建联席会成员的意见建议,制定区域化党建项目菜单,各共建单位及团体结合所在界别的行业优势及特长,对项目菜单进行认领,围绕中心提议组织策划活动,形成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如市档案馆策划开展了“与改革开放同成长、与文明城市共奋进”主题活动,被7家省级以上媒体报道;视光眼科医院、爱尔眼科医院开展了“光明行动”,为居民义诊;新文化艺术团成功举办了第九届社区音乐节;嘉旺物业公司协办了第九届“睦邻文化节”等。二是“1+5+7”建立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1”是指区域化党建街道联席会议全体成员会议,是联席会议最高议事机构,联结吸纳驻区单位(机关事业单位、国企)、“两新”组织、群众性团队、志愿者队伍、其他代表(物业、民警、业委会等)五方共同参与。目前,已有33个企事业单位、62支群团队伍、51名各方代表参与其中,实现双向沟通、双向服务、双向联动。“5”是指社会治理、民生保障、城市管理、文化建设、社区公益五个专门委员会,是联席会议下设的工作平台。专委会成员由街道班子成员、科股长、委办局代表组成。5个专委会立足于“术业有专攻”,将重点中心工作、日常管理工作纳入区域化党建工作中,通过共谋工作、共推项目、共解难题等方式,夯实区域化党建基础。“7”是指7个社区区域化党建联席分会。各社区参照街道联席会议模式,以社区党组织、辖区单位党组织为主体,建立各社区区域化党建平台,统筹推动区域内各领域党建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整合,从而形成“街道—专委会—社区”三级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
 
  二、居民自治规范化,提升民主自治水平
 
  (一)完善组织体系。指导、协调成立了业主委员会11个,为规范小区管理提供组织保障。下一步我们将推动符合条件的社区“两委”成员通过法定程序,担任群众性自治组织负责人或成员,实行兼职或交叉任职。建立居民自治联席会、议事会、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等制度,不断形成社区治理多元参与、民主决策、协商共治局面。碧海云天社区每月20日召开三方联席会,一年召开两次物业公司述职会,解决了多年物业难题。新一街社区9家物业公司成立共建联席会,协调联动,共同促进社区管理。
 
  (二)打造自治品牌。一是成立“零距离”家园理事会。理事会由社区党组织统领,居委会、派出所、城管中队、物业公司、法律顾问、业委会、居民代表、辖区单位等共同参与,全面开展“平安、宜居、睦邻、共享”家园行动,以“职能部门一沉到底、各方代表积极参与、网格对接难点问题、全面提高自治能力”为准则,构建自治平台。二是打造“最美楼道”。2018年,文化路街道在所辖7个社区开展“最美楼道”评选活动,各社区因地制宜,以书香楼道、党建楼道、法制楼道、拥军楼道等为主题,共打造“最美楼道”15个,得到了广大居民的参与和支持。下一步,我们将打造更多的“最美楼道”,进而创建“最美楼栋”及“最美小区”。三是一居一品牌一特色。如红旗里社区的楼组微自治、新一街社区的邻里公约等做法引导“大家管事”、推行“众人议事”、推动“各方理事”;依托红旗里社区“老马”调解室,培养一批高效的社区调解员队伍,采取提前主动式、介入式等措施,化解矛盾纠纷;河涧里社区打造“马大姐红袖标”平安志愿者品牌,开展治安巡防、安全宣讲、法制宣传、隐患排查,参与纠纷调处、文明劝导、应急援助等工作。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业委会管理章程》、《业委会议事规则》等相关制度与机制来监督和约束业委会的权力,尤其在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及申请专项维修资金方面强化监管,抽查日常财务账目管理。强化属地街道政府的监督权力,街道物业办列出物业管理工作职责清单,通过规范性文件规定,对物业公司的收支、预决算情况进行审计并公开;对物业公司进行定期不定期考核,社区每月考核一次,街道每季度考核一次,区物业办半年考核一次,其中街道社区占的分值比重至少要占80%以上,依据考核结果,执行严格的奖惩措施。
 
  三、治理主体多元化,提升社区发展层次
 
  (一)建成全市首家社会心理服务示范街道。由市区政法委牵头,围绕十九大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一个目标,按照“1+6” 模式(1个街道社会心理服务中心、6个社区心灵驿站),明确“二三四五六”工作思路,探索解决专业人才队伍、服务网络建设等问题,将社会心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在2018年8月,成功建成了全市首家社会心理服务示范街道。服务中心面向居民群众和九类特殊人群提供心理服务,中心设有团体辅导室(内含宣泄室)、减压放松室、个案咨询室、沙盘室,配备了高端心理辅导设备,具有比较完善的心理接待、评估、咨询、回访等专业模式与服务功能。目前,共计举办“意象心理疗法”、“催眠沙龙”体验、为失独家庭进行集体心理咨询辅导、为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团体辅导等活动21场次。
 
  (二)推行“三社联动两工协同”机制。对辖区所有的社会组织进行摸底调查,对社区社会组织整合、归类、提升,实现街道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14个,对接辖区内社会组织15个,引进青年创业者协会、市心理卫生协会、绿荫工程社会组织3个。专业社会工作者(社工)引领社区志愿者(义工)开展服务,志愿者协助社工拓展服务,实现联动双赢、互补互惠、互动共进,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水平。今年截至目前,志愿服务时长1938小时,发布项目19个。
 
  (三)成立全市首家社会工作者协会。搭建了政府、企业、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合作交流的平台,为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下一步,我们将与北京、天津、保定结成联盟,充分发挥河北大学林顺利教授、天津和平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主任戴开保等领军人物的作用,针对社工开展专业化能力提升项目,培养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针对特殊困难群体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改善并提升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依托成熟的社会组织,参与承接政府购买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并在社区积极培育各类社区社会组织,为“三社联动两工协同”提供可持续的动力。
 
  四、信息平台智能化,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一)坚持智慧化建设,实现线下党建和线上党建同步。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型媒体传播优势,建立QQ群、微信群110余个,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行动效率。在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时,传统模式和新媒体相结合,推出“网络讲堂”、“手机课堂”教学互动等培训模式,开展形式多样、主题新颖、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既可满足离退休党员的学习活动需要,又能将年轻党员、流动党员和机关党员吸引进来,提高参与率、覆盖率。团结里社区党委的党建e家博客点击率近7万人次。今年以来在街居微信公众号、微博、“党建E家”博客、直播平台等网络阵地发简讯1240余条、讲党课18堂。
 
  (二)坚持网格化管理,实现提高效能与强化服务同步。构建“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居民”的五级网络组织体系,按照“三定五有”(定人、定岗、定责、有人巡查、有人报告、有人负责、有人解决、有人督查)工作机制,建立区直单位分包制度、全员一线入户走访制度、科级领导包联等制度等。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采用“网格化+互联网”工作法,各网格均开通微信工作群,居民通过扫码入群,足不出户随时享受网格“指尖上”的服务,开通社区居民诉求新渠道;线下采用“网格化+移动社区”工作法,取代以往的坐班式,网格长走到哪里,社区就搬到哪里,做到管理在“网”上提速,服务在“格”中提效。
 
  (三)坚持人性化机制,实现“四情服务”与“全科办理”同步。为进一步提升街居服务水平、强化服务意识,街居规范窗口设置、办事流程、文明用语、承诺办结等,推出“真情、热情、激情、倾情”四情服务,丰富特需服务VIP、服务宅急送、预约办理、代办等便民服务措施,及时快速办理反馈居民的意见建议。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打破条线壁垒,推行“全科办理”工作机制,建设“一专多能、全岗都通,一人在岗、事项通办”的全科医生式基层治理团队。各社区设置一人受理接待台、采取首问责任制提高服务效率,制定走访制、带教制、轮岗制、错进制、培训制、例会制、结对制、接待制等八项制度提高服务能力。
 
  五、平安建设法治化,提升社区和谐程度
 
  (一)宣传教育,营造社区依法治理氛围。一是丰富宣传载体。今年以来开展“模拟法庭”、“法律大讲堂”等活动12次,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引导居民依法办事。举办“家庭法律知识竞赛”活动,被河北法制日报刊登。以“红旗领航,带动一片,推动整体”为指导思想,在红绚街的显著位置设置77米“法治宣传长廊”,内容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成为社区一道靓丽的法治宣传风景线。二是积极顺势借势。以市中级法院开展的“法官进社区”、区司法局开展的“一居一律师”活动为锲机,通过开展法律知识培训、以案说法等活动,提高街居干部的法律素养,引导居民树立法律意识。在社区显著位置公开法官的基本信息,发放联系卡500余个,畅通居民联系法官渠道,其经验做法在省电视台播出。
 
  (二)齐抓共管,形成社区依法治理合力。一是充分整合资源。7个社区均成立法律服务站,开展“律师进社区”活动,法律顾问常规每周坐班半天,并积极参与街居各项活动,随时可为居为答疑解惑。将懂法律的专业人才组织起来,成立“法律帮帮团”、律师会客厅、“家长里短”调解室,为居民提供法律宣传、咨询、援助、调解等多项服务100余人次。二是创新服务形式。成立了以法律援助律师牵头的“法律服务微信群”,律师通过以案释法、法治课堂、法律常识、新法速递等栏目,为广大居民提供个性化普法菜单,有效提高了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红旗里社区律师李洪亮每天利用晚间休息时间在线回答居民法律问题,被居民亲切称为“红旗里的私人律师”。三是加强同步推进。以参与社区各项工作为结合点,形成社区管理、建设合力,坚持把法治工作同创建文明城、打击非法集资、信访稳定、扫黑除恶等重点中心工作以及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双拥共建、下岗职工再就业等工作结合在一起,一并研究、一并实施、一并检查,积极延伸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触角,充发挥其在街道社区管理中的引导、规范和保障作用,保证社区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
 
 
 
来源: 秦皇岛文化路街道-中国社区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