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第29届全国区街镇工作年会(长沙)暨全国城乡社区治理能力建设推进会
推行城市管理“五长制” 实现社区治理能力提升
重庆市渝中区大溪沟街道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要求:“着力补齐城乡社区治理短板”“加强城乡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做好城市社区绿化美化净化、垃圾分类处理、噪声污染治理、水资源再生利用等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上强调:“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国务院要求,进一步提升城乡社区治理能力,2018年5月,重庆市渝中区大溪沟街道在辖区内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以及楼栋、临街门店,全面推行城市综合管理街长、路长、巷长、楼长、店长“五长制”,做到明确各自职责,高效解决问题,服务居民群众,为老旧街区城市管理提升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基本情况
 
  大溪沟街道是典型的老旧城区。小区管理难度大,辖区内住房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修建,楼栋环境及配套比较落后,半数以上的楼栋缺少专业的物管公司。流动人口庞大,辖区1.44平方公里内聚集了近10万常住人口,其中有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陪读家长等,在上下班、上学放学等高峰期城市管理压力陡增。门店数量众多,辖区主次干道各类经营门店集聚,仅餐饮门店就接近400家,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小餐馆”、“小作坊”,不规范经营的情况时有发生。游摊游贩禁而不绝。因辖区内有人民大礼堂等旅游热点景区,各类摊贩时常出没,“游击战”成为常态。这些问题给大溪沟街道城市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为有效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顽疾,提升城市品质,大溪沟街道积极思考,围绕渝中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干净整洁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业宜游”工作目标,坚持扁平化管理,深入实施了“五长制”。即街道党工委书记、主任任街长、副街长,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检查考核。班子成员任主次干道、窗口地区的路长,牵头协调督促解决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问题。机关干部、社区负责人担任巷长,负责解决责任区域城市管理具体问题。在居民楼院实行楼长制,由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担任楼长,负责解决楼宇及周边的城市综合管理问题。临街门店实行店长制,由门店经营者担任店长,负责门店内外环境卫生。
 
  二、主要做法
 
  (一)注意组织领导,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纳入中心工作。坚持通过党工委会、每周党政联席会、城市管理专题会议等定期研究分析“五长制”工作,在全街范围内引起重视,确保推动有力。截止11月底,共配备“五长”达到1039人,召开各类工作会议达30余次,解决较大问题60余个。二是明确工作职责。将“五长”职责细化为操作性较强的具体清单,要求街道领导班子带头落实,坚持每日“马路办公”。明确了街长抓统筹协调、指挥调度,路长、巷长“五查十五看”,楼长“一巡二劝三督四报”,店长“六不三保持”的详细任务。三是强化管理考核。结合“五长制”要求,在街道层面建立《大溪沟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考核管理办法》,在社区层面健全完善“靓洁社区”考核制度,做到月考月评,将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与年终考核挂钩。
 
  (二)注重营造氛围,构建工作合力
 
  一是调动“店长”参与性。通过餐饮行业“三保持五争创”机制、沿街门店“一区五包”责任制、便民摊点“三定三好”等机制,让店长变“接受管理”为“主动参与”。对辖区500余家门店进行了全覆盖宣传,得到了绝大多数门店经营户的支持。二是发挥“楼长”主动性。以楼长为骨干,成立了9支450人的居民志愿者队伍,坚持全天候开展文明劝导、环境卫生清扫等志愿服务活动。如辖区人和街社区志愿服务队,不管风吹日晒,每天分两班常态巡查,有效的维护了辖区市容市貌。三是激发社会单位积极性。积极发动辖区企事业单位、物管公司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中来。如依托地区党建联席会、党员自主认领志愿服务岗位等活动,开展由社区、社会单位参加的“人人动手、治脏治乱”活动。针对辖区学校较多、放学高峰期学生乱丢垃圾严重等问题,组织各学校发放“争做文明小天使,争做文明引路人”倡议书,组织了“争做环保之星”活动等。
 
  (三)注重严管严控,强化工作效果
 
  一是以数字化城管为抓手,实现常态严管。依托数字化城管平台,发挥“五长”巡查作用,对暴露垃圾、边坡立体垃圾、楼道杂物、牛皮癣等做到快速发现、快速处置。今年共计处置数字城管案件25000余件,清理无主垃圾、楼道废弃物300余车,清除牛皮癣18000余处。二是以定点值守为抓手,实现区域严控。在旅游景点周边、轻轨站出口等人员流动密集场所安排“五长”值守队员,有效整治流动摊贩、骑跨门摊、出店经营等违章行为。全年清理占道游商达11000余人次。主次干道、旅游景点等重要部位基本实现坐商归店、游商归位、摊点归市。三是以专项整治为抓手,实现难点突破。针对“五长制”中集中反映的问题,推进“六大”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开展了沿街“亭篷伞摊桶”、户外广告牌、菜市场、三轮车摩托车、餐饮渔船、校园周边等专项整治活动。共计规范亭篷伞400余处,处理三轮车、摩托车80余辆,整治占道广告400余处,排查整治学校周边门店103家。
 
  (四)注重高品质发展,实现工作提升
 
  一是消违章。按照“消存量、严卫片、控新增”的总体思路,全面整治“五长”在巡查中发现的违法建筑。全年辖区共消除违法建筑达1200余平方。二是强基础。全面梳理和整改发现的市政基础设施薄弱点,共更换护栏扶手、落水管等近2000余米,透水砖等共500余平方米,新安装座椅、果皮箱等40余处。三是增绿色。根据“五长”收集的群众意见,按照300米见绿、500米入园,推窗见绿、四季花开的要求,不断提升绿化品质。补栽美人梅、红叶李、桃花、紫薇等开花乔木500余棵,采取覆盖地被、播撒花种等方式增绿7700余平方米。四是保生态。对重点污染源单位严格监管,联合区环保局、食药监所处理污染23件,通过关闭、安装油烟净化装置等方式妥善解决油烟扰民问题5件。五是抓项目。结合辖区实际和“五长”收集的意见建议,推动和完成了多个特色老社区建设项目、管网下地项目和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结合区域历史打造的“第八步道”、“中法学校”、“红军楼”已成为辖区新的风景线,被重庆晚报专版报道,重庆诗歌学会专题采风创作。六是谋未来。认真听取“五长”意见,组织编制了《大溪沟街道城市双修工作调查评估报告》,对辖区进行编制规划,形成了未来5年街道项目库,使街道的城市更新更加合理有序。
 
  三、有关思考
 
  城市综合管理“五长制”推行以来,经过近6个月的探索和实践,从整体上看,地区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明显提高,但依然存在着参与积极性不高、街道统揽能力较弱、一些顽疾难以根治等诸多问题。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思考如下:
 
  一是参与主体要多元化。要积极探索现代城市管理管理模式,把从上至下行政式的单线程“管理”转变为参与主体多元化,集合多方力量积极参与的多线程城市“治理”。政府通过发挥主体引导作用,让社会单位、居民群众共同行动起来,共同参与城市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工作思路要全局化。城市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因此,必须从全局着手。如通过不断加大危旧房改造和棚户区征收力度,解决历史问题,让“脏乱差”没有基础。通过专人定点、经营户自管、居民志愿者巡查等手段,实现常态管理,解决日常问题。通过做好项目建设、外立面整治、综合环境整治等工作,打造良好环境,解决发展问题。三是难题解决要系统化。城市管理中存在着很多老大难问题,如比较突出的“饲养宠物问题”、“牛皮癣治理问题”、“老旧住宅大修资金归集问题”、“人行道、背街小巷乱停车问题”,这些问题仅仅通过一个部门是难以解决的,需要多方联动,系统解决。如对于宠物饲养问题,可以采取公安负责备案发证,疾控等部门负责检役,街道社区负责监管,社会团体流浪动物收容,从而构建完整的治理体系。对于老旧住宅大修基金归集,要推动实施居民自筹、政府兜底,同时引进社会服务(NGO),形成“三方治理”等。
 
 
来源: 重庆大溪沟街道-中国社区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