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30届全国区街镇工作年会(昆明推进会)
构建“一微带四微”社区治理体系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微米”
宁波市镇海区
 
  镇海区现辖2镇4街道,45个社区42个行政村,户籍人口22万,常住人口50万。2016年8月,我区被列为浙江省首批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针对社区普遍存在的政府管理不到底、公共服务不到边、多元参与不踊跃、和融共生不理想等现实难题,我们以补齐政府公共服务短板为抓手,着手开始“微民生大服务”2.0版的打造,即围绕“微民生”,构建包括“微平台、微组织、微机制、微基金”在内的“一微带四微”的基层治理体系,推进社区服务的全覆盖和共享发展。通过近两年的实验,镇海区充分调动各级各类资源,通过理念创新、机制创新、路径创新、主体创新,较好实现了民生供给与群众需求的无缝对接、精准服务。仅2018年,全区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处置各类民生事项近20余万条,其中85%以上的问题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群众满意率达到98%以上。浙江省副省长王文序批示:“四微”治理模式值得肯定。
 
  一、主要做法
 
  (一)搭建微平台,畅通治理服务渠道
 
  1.搭建收集平台,汇集民意诉求。全区700余名网格长每周有三天时间下沉辖区网格,及时反馈、上报各级各类民生诉求。今年以来累计走访居民50余万次,巡查133万次,排查上报各类事件信息45万余条。同时,各社区还立足实际,以民主恳谈会、民情议事会、小区说事会等方式,广泛搜集社情民意,涌现出总浦桥社区“畅谈吧”,南一社区“民情参议员”等一批说事样本。并开通社区微博、微信公众号,即时反馈各类"微问题"。目前,全区各社区、小区均建立了微信群,群内拥有参与群众5万余人。
 
  2.搭建办理平台,确保快速服务。制定党务、政务、居务服务事项清单,按照“应进必进”原则,将涉及民生服务的事项集约纳入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整合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各服务窗口,统一设立1~2个综合受理窗口,实行“四统一”(统一服务内容、流程、制度、形象),集中接待群众咨询和办理各类民生事务,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镇街”。目前,有70余项居民服务事项在社区层面实现了“最多跑一次”。同时,社区还根据居民实际需求,实行了错时、延时以及首问接待等工作模式。
 
  3.搭建三级平台,培育承接主体。构建 “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镇(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社区社会组织服务站”三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体系,孵化培育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和能人工作室,带动各级各类社会组织“以社管社”、“以社育社”、“以社助社”,成为“微民生”项目承接的重要力量。目前,全区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有380家,社区备案社会组织有1285家,每万人拥有法人社会组织超过15个,年均增长率超过10%。
 
  (二)整合微组织,丰富治理服务主体
 
  1.激发自治组织。以“家人治家”理念,全面推广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建设。制定印发《镇海区关于全面建设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 构建“家人治家”基层治理新格局的实施方案》、《镇海区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建设指标测评体系》、《关于全面推进小区自治互助站建设的通知》,将社区自治重心下沉至居民小区,搭建了一个在家门口就近解决纠纷、协商事务、组织活动的平台。目前,按照稳步推进、应建尽建原则,全区共建成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60个,群众参与率达到85%以上,有效解决了社区居民中广泛存在的政府无法顾及、个人无法破解的“微民生”、“微需求”。
 
  2.打造专业组织。全面推行“全能社工”工作机制,按照提升“政策业务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社工专业能力”的“三提能”要求,编印《“全能社工”业务操作一本通》手册,制定《全能社工认定细则》,开发“全能社工”学习闯关软件,推动社区工作者主动下沉网格,及时排查、记录、上报、处理群众诉求,实现社工由“专岗专能”向“一人多岗、一专多能”。同时,结合“全科网格”打造,以部门联动、问题联处、双全联考为目标,探索社区治理“双全”融合模式。目前,社区工作者入户走访率较去年同期提高40%,服务成功率达99%,近80%的问题在社区得到解决,较好实现了社区管理无盲点,社区服务零距离。
 
  3.培育志愿组织。搭建志愿者服务信息发布及需求对接平台,规范招募、注册、培训、服务等工作。按照社区居民构成,扶持发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通过“社工组织引领志愿组织”等模式,推动行政力量、社会力量和专业力量优势互补,统筹发力。同时,通过“以奖代补”对志愿服务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全市首创开展道德模范、志愿者意外保险购买工作。至今,全区成立了84个专业工作室,吸引近千名志愿者。 “镇海志愿者网”注册登记的志愿者达24800多人,志愿服务组织达700余个,广泛参与了助老、助残、助困、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
 
  (三)建立微基金,夯实治理基础
 
  1.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立体式的社区治理经费保障体系。对新建、改建、扩建的社区管理服务用房,按每平方米500元的资金进行补助;对实体运作的社区工作站、社区社会组织服务站给予每个2-3万的补贴;对获准立项的公益创投项目、微民生项目给予每个项目1~10万元实施补助经费。近三年来,共投入财政经费近一亿元。
 
  2.招募冠名基金。拓宽社会公益资金渠道,探索设立社区冠名基金,由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社区居民、驻社区机构或其他社会人士自愿捐助并命名的“微型基金”,定向用于促进社区发展、定向救助、改善社区公共设施、资助社区公益项目和志愿服务等。如庄一社区与“好心人”达成协议,一次性定向为尿毒症患者李剑姣捐款17.8万元;居民冯燕与后大街社区达成协议,自2016年起每年出资2000元,成立冯燕助学基金;宝岛眼镜与总浦桥社区达成协议,自2013年起每年出资2000元成立宝岛眼镜慈善基金等。近五年来,全区冠名基金总量达到477万元,有效推动了社区公益事业的发展。
 
  3.动员众筹基金。探索建立“社区微基金”,从具体项目实务操作入手,采取“一对一”服务模式,根据每个项目所需,通过小区居民、辖区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慈善人士等多类群体“众筹”资源资助。为用好“微基金”,部分社区还建立了由不同成份居民代表组成的“决议团”,讨论制定“微基金”的投放方向、投放标准及运营监督体系。目前,全区20余个社区通过众筹模式设立了“社区微基金”,用于小区自治项目的实施。
 
  (四)完善微机制,提升治理服务效能
 
  1.完善综合办理机制。按照快速响应、协同办理、限时反馈的原则,在社区建立标准化微民生办理流程。按照常规事项立即办、一般事项定期办、重大事项联席办的原则,确保基层问题月月清零。发布城乡社区“微民生大服务”项目目录,积极引导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等各类主体承接微项目,按照“评审立项、实施运行、验收评估、补助资金”的流程,规范微项目操作机制,全力推动民生服务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自2016年以来,区、镇(街道)、社区共实施微项目300余个,补助资金近800万元。
 
  2.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制定出台政府购买服务实施办法、服务指导性目录及社会组织推荐性目录,目前累计列入社会组织53家。通过“公益创投”、“公益集市”、“周五有约”、“邻里文化节”等形式,鼓励社会组织主动嵌入社区服务,解决群众个性化、细微化、多元化的服务需求。近年来,全区各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公益创投、项目补助以及社会支持等途径获得资金近千万元。
 
  3.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改变原来由政府主导的绩效监督方式,将群众满意率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考核权重。探索运用公众评议、第三方评价等多种方式评估服务绩效。在评估主体上,注重引入各方利益代表,加大主利益方权重。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电子服务评价系统,实时统计居民对服务质量的评价情况。同时,对原有涉及相关部门的工作经费进行整合归并,调整充实考核奖基数。据统计,目前,全区网格内居民事务有效处置率比以往提高2个百分点,群众满意率提高3.5个百分点。
 
  二、取得的成效
 
  2016年以来,镇海区通过政府与社区之间的互联、互动、互补,着力打造“基层自治、社会共治”的机制、平台和组织,不断丰富、拓展社区服务供给的理念、模式、路径及主体,有效推动形成和谐民主、服务完善、充满活力的社区生活共同体。
 
  (一)理念创新,培育生活共同体意识
 
  镇海区在实验区的创建中,通过建设推广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探索创新撤村建居型社区服务供给、社区居民提案大赛、优秀社区公约评选展示等项目的运作与宣传推广,社区居民由陌生人转变成守望相依的熟人,有效唤醒了居民的生活共同体意识,破解了居民的参与难题,从老旧小区防盗门的安装,到楼下停车位的划分、绿化带的设置,居民们都积极参与其中,出点子、出精力、出资金,充分体现了“家人治家”的主人翁姿态。
 
  (二)机制创新,推动治理规范运作
 
  镇海区在实验中将打造“一微带四微”治理体系的主旨定位于补齐政府公共服务短板,明确实验统筹协调主体、规范制定政策体系、完善操作实施细节,推动治理模式从粗放向精细型转型,全面提升了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精细化水平。
 
  (三)路径创新,推动供需精准对接
 
  镇海区立足于满足居民“微需求”,充分发挥区级资源优势和辐射效应,全面整合各级各类资源,探索创新政社融合、社企融合以及线上线下融合、全能全科融合、社工义工融合等新模式,不断丰富社区服务的供给路径,推动供需精准对接。如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已扩展到6大类52类子项248类小项,基本覆盖了事关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微心愿、微事务、微项目以及公益创投等的实施,吸引了包括企业事单位、公益团队、志愿组织的参与支持;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与社区说事议事站点结合,拓展了居民说事、议事、办事、评事的渠道; 全能社工与全科网格的融合,缩短了社区的服务距离,提高了为民办事效率。通过上述种种探索创新,镇海区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群众多元性、多向性、多样性的“微民生”需求,基本构建起体系完备、功能齐全的社区服务体系。
 
  (四)主体创新,推动多元协同治理
 
  实验中,镇海区在全区700余网格的基础上,加强对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志愿组织以及群团组织等“微组织”培育引导,进一步完善社区、网格、楼道三级居民自治组织建设,通过“网格党建”、“网格群建”等模式,吸纳楼群支部书记、业委会成员、物业人员、商家及社会贤达及热心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促进基层群众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有效衔接。同时,按照社区居民需求要素及人文特色,扶持发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专业社工组织和社区志愿服务组织,通过“社工组织引领志愿组织”等模式,推动社会力量和专业力量优势互补,统筹发力,不断丰富“三社联动”的实践内涵、理论特色和实践效应,开启了社区治理由“三社联动”向社会联动转型的新局面。
 
  三、下一步推进思路
 
  (一)完善治理体系,推进规范化建设。立足于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通过平台引领、组织引领、机制引领、基金引领,推进 “一微带四微,服务社区大民生”治理体系全域覆盖。一是完善诉求整合机制。在原有说事议事平台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说、议、评、办四个环节的制度框架、操作流程。创新运用开放空间、罗伯特议事等形式,鼓励多种治理要素参与协商治理。二是培育专业微组织。鼓励有社区服务情怀的专业人士、社会名流、企业家,组建支持性服务团队,为社区治理提供丰富资源,满足群众多种类、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需求。三是提升信息共享水平。转变粗放式、经验式的治理思维,树立大数据思维、互联网思维,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打通“信息孤岛”,搭建多元化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平台。
 
  (二)优化评估体系,推进标准化建设。优化微民生项目评估办法,以量化方式和可控手段,确保项目运作体现实效。一是推进评估方式及主体更加多元。广泛运用公众评议、第三方评价等多种方式评估项目运作绩效。注重引入各方利益代表,加大主利益方权重。二是推进评估内容更加全面。根据社区治理要求,不断丰富调研评估内容,注重从加强党建引领、推进协商共治、优化社区服务、增强社会活力等方面细化完善评估细则。三是推进评估从只注重结果向过程与结果结合转型。改变过去只注重评估结果的模式,将参与度、活跃度、持续性、发展性等引入评估范畴。
 
  (三)增强共同体意识,推进居民有效参与。将有效参与作为衡量善治的主要条件,推动基层有效治理。一是提升居民知情权。充分运用社区微信、网格微信、意见领袖微信等新媒体,及时发布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政策信息、服务动态,及时回应民众诉求。二是提升居民参与度。进一步扩展社区活动的参与方式和参与范围,注重根据居民的喜好及需求,应因地制宜开展协商。在协商结果的实施及运用中,充分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三是主动让渡自治空间。进一步厘清政府和社会的权责关系,主动让渡社区自治空间,将社区内政府自办的事务逐步上移,政府依托的事项全面外包,社会想办的事协商众筹,社区自治的事“自产自销”,促进各类治理主体在平等的基础上形成合作关系。
 
 
 
来源: 宁波市镇海区-中国社区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