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30届全国区街镇工作年会(昆明推进会)
“一核心三同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文化路街道
 
  秦皇岛市海港区文化路街道地处市中心区,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有居民3万余户,近8万人,下辖7个社区、52个自然小区。成立社区党委6个,社区党总支1个,党支部56个,在册党员1476名。近年来,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文化路街道党工委逐步探索出“一核心三同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以此不断加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机遇与挑战
 
  一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是夯实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础,对承上启下、上情下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层党组织建设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能否联系和发动群众,关系到党组织和党员能否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真正贯彻落实、落地生根。
 
  二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迫切需要。基层社会治理,归根结底,就是通过基层党组织对社会进行治理,通过基层社会治理的方式使党和政府直接与群众接触,直接受人民监督。基层党组织是否具备过硬的社会治理能力,能否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优势,密切联系群众,强化其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核心竞争力,直接关系到民生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是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基层党组织作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直接影响党在基层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的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能否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直接关系到主题教育的开展成果与成效。
 
  二、路径与做法
 
  一是坚持区域化管理,强化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着力构建多层次、复合化、全覆盖的组织体系。辖区内共有规模以上企事业单位33个,街道“大工委”吸纳辖区5个单位党委委员作为大工委的兼职委员,7个社区“大党委”吸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委员17个、物业公司党员4个、业委会党员6个、社区民警党员4个担任兼职委员。发挥街道“大工委”的核心作用,与共建单位行签订《共建协议书》,采取“联述联评联考”工作机制,将共驻共建、在职党员进社区等活动与重点中心工作相结合,构建起内外资源有效整合、各方力量联手推动的有效机制。
 
  二是坚持网格化覆盖,实现社区治理与服务居民同步。将党建工作网格化和社区服务管理网格化同步推进,按照“完整性、便利性、均衡性、差异性”原则, 以“有利于落实总目标、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有利于宣传发动群众、有利于推动工作”为标准,探索推行“支部建在网格上”“支部建在楼栋里”,把社区干部、帮扶单位的党员干部定点落实到每一个网格,实现对辖区居民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服务,切实把党组织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个“神经末梢”,实现二者的同频共振、互促互进。
 
  三是坚持智慧化建设,实现线下党建和线上党建同步。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型媒体传播优势,建立QQ群、微信群,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行动效率。在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时,传统模式和新媒体相结合,推出“网络讲堂”“手机课堂”教学互动等培训模式,开展形式多样、主题新颖、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既可满足离退休党员的学习活动需要,又能将年轻党员、流动党员和机关党员吸引进来,提高参与率、覆盖率。
 
  四是坚持品牌化提升,实现理念创新与方法创新同步。强化党建品牌意识,把品牌创建任务纳入到党组织的常规工作,进一步明确创建党建品牌时的责任分工,增强领导能力,协调解决在打造品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坚持突出特色的创新思路,积极引导各社区、非公党组织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需求,立足解决突出问题,注重品牌的个性化和差异化,不断扩大品牌影响,提升党建品牌价值,使基层党建品牌赢得社会群众的认可与支持,切实做到以党建惠及民生。
 
  三、成效与凡响
 
  一是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通过对党组织实施区域化管理,开展组织共进、人才共育、阵地共享、活动共联、服务共促的“共驻共建”活动,强化了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如红旗里社区党委与市档案局共同开展了“与改革开放同成长、与文明城市共奋进”主题活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一街社区党委组织辖区物业、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共14家,举办“共建杯”拔河比赛,提升了社区党委的凝聚力。
 
  二是增强了党组织服务居民的本领。通过基层党组织的网格化覆盖,涌现出了“老马”调解室等基层调解组织,并培养出一批高效的社区调解员队伍。引进了青年创业者协会、市心理卫生协会、绿荫工程等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建立了社区党组织统领,居委会、派出所、业委会、物业、辖区单位等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事会等制度,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树立“四情服务、全科办理”服务理念,成立了关爱失独家庭“暖心社”,全面推广“精准帮扶”,创建最美楼道、最美楼栋、最美小区,举办了“睦邻文化节”活动、打造了“睦邻文化点”,建设了全市首个心理健康服务示范街道,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是丰富了党员教育管理的手段。通过基层党建的智慧化建设,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基层党支部工作,强化了党员理想和信念,优化了新时代背景下党员情感化联络、趣味化学习的全新体验,不仅压紧压实了党建责任、党员义务,同时进一步畅通了民意表达的渠道,实现了党员联系互动经常化、学习教育信息化、服务解难人性化、发挥作用正常化。其中,团结里社区党委的党建e家博客点击率近7万人次。
 
  四是提升了党组织凝心聚力的能力。通过树立品牌理念,将品牌建设引入基层党建中,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知名度以及美誉度,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以及在群众中的号召力。目前,街道已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如“志愿服务红立方”被定为市级志愿孵化项目;河涧里社区党委的“星光党员义工俱乐部”,被评为市级先进志愿者服务队;红旗里社区党委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党代表工作室”,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开;团结里社区党委“一网三管五服务”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模式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探讨与反思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是前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
 
  二是解决民生问题是根本。改善民生, 既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代对我们党提出的新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把民生问题作为检验政绩观的重要标准, 牢固树立以民生为导向的政绩观,把群众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拥护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标准。
 
  三是创新体制机制是关键。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体制机制建设是关键。实践证明,只有构建一个科学合理、长期有效的基层党建体制机制,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有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稳定平台,才能确保基层党组织始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党员干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基层党建工作始终充满生机、富有活力。只有积极探索党建的体制机制创新,才能充分、有效地整合、凝聚基层党建合力,以提升基层党建水平。
 
 
来源: 河北秦皇岛文化路街道-中国社区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