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30届全国区街镇工作年会(昆明推进会)
汇聚“红色力量” 引领小区微自治
江苏省宜兴市宜城街道民主社区
 
  宜城街道民主社区成立于1958年10月,是宜城最早建立的八个居委之一,辖区内有居民住宅楼76幢,常住居民2628户,总人口6812人,社区管辖下建设新村、公园路小区、大人巷等小区均为老旧小区,这些小区由于年代关系、历史原因导致公共设施缺乏、停车秩序混乱、安全问题突出,严重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其中以公园路小区问题尤为突出,如何能让老旧小区朝着环境优美、安全和谐、秩序井然的方向发展,一直是民主社区党总支在思考的问题。2018年,公园路小区迎来老小区改造,社区党总支在小区改造中在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方面进行了探索,也为小区微自治打下了基础。
 
  一、共同目标改造老旧小区换新颜
 
  (一)公园路小区的现状
 
  公园路小区建于上世纪70年代,小区建筑面积约为35775平方米,有居民楼21幢,住户477户,1431人。小区多数楼院基础设施差,年久失修,墙头剥落严重、地面坑洼不平、电线老化。
 
  (二)在改造过程中社区从以下几方面逐渐深入
 
  1、需求调研,宣传动员
 
  首先,民主社区针对公园路小区老旧院落的现实情况进行了排查,在改造开始前通过入户走访、张贴公告、召开公园路改造启动会暨居民议事会等多种方式,向社区骨干和居民宣传老小区改造工作,鼓励大家积极献言献策。
 
  通过前期的居民议事会我们归纳如以下六大类具体问题和需求:
 
  (1)停车秩序问题。因公园路小区邻近城中实验小学及实验幼儿园,上下学时间段内车辆很多,外来车主将小区当成免费停车场,小区内的停车位根本满足不了停车需求,小区居民备受困扰;
 
  (2)小区外墙、阳台等区域大面积脱落,存在安全隐患;
 
  (3)雨污分流问题;
 
  (4)小区绿化与停车位矛盾;
 
  (5)每个楼道口的报箱破损严重;
 
  (6)路面破损积水问题。
 
  通过调查摸底,除了排查出小区存在问题外,对整个小区的居住群体进行了分析,小区以老年人和租住户为主,老年群体中有87名离退休老党员,他们愿意参与社区事务,对社区的归属感较强,有强烈的改造意愿和动力,他们也成为了老小区改造中的主要力量。
 
  面对以上问题和居民需求,社区在街道的支持下开展老小区改造项目,对院落治理问题进行探索与创新,以解决社区治理突出问题。
 
  2、议题讨论
 
  社区在街道的指导下,由社工通过开放空间的方法召集小区居民就院落情况征集意见和建议,梳理出包括停车、绿化、安全、屋顶、下水等10个小区居民共同关心的治理“议题”。
 
  又让居民根据轻重缓急排序,最终确定首要解决的议题有外墙、阳台、美化绿化、下水处理、停车问题等四个重要且可行议题先进行治理,并与居民达成共识。
 
  3 、党建引领,成立“邻里伙伴”自治小组
 
  小区到底如何设计?意见来源于政府、设计师还是居民?答案是肯定的,我们需要发挥社区居民的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工作,让居民在一次次的参与中加深参与程度,从最早的征求意见到提出具体方案,到参与力所能及的行动,以及后期对小区的维护管理。为此,我们提出在公园路小区两个片区中以片区党小组为基础,成立“邻里伙伴”自治小组,发挥党员率先引领、积极参与、树立榜样的作用,凡事给小区居民带好头。事实证明,自治小组在小区改造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负责改造中的宣传、动员、讨论、执行、协调、决策、监测等项目工作,很多问题都是在施工现场解决,并多次召开自治小组会议,进一步商议小区停车位问题、门楼设计问题、古井保留问题等,自治小组成为社区的有力帮手,也真正体现了小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如公园路东片的自治小组组长张梅仙,对整个片区的情况了如指掌,她带领小组配合施工进程,居民有问题及时协调,设计方面有欠缺的地方她都及时指出。特别是有一次,由于施工方在搭脚手架的时候没有留意,电线绕在脚手架上,正好又好下雨天气,导致东片6幢房屋整幢断电,且脚手架上导电,又是晚上,情况非常紧急。张梅仙第一时间通知社区及施工方,在等待供电部门修理的同时,她带领党员们,守住房屋的四周,以防有人经过出现安全事故,一直坚守到问题找到并解决,她才放心。
 
  二、公园路小区治理成效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历时6个多月的时间,现在公园路小区改造已经初见成效。
 
  1、小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小区立面全部出新,天沟防水、落水管更换,外墙墙面与楼院墙角与道路全部做成各式铺砖,小区内的绿化已生意盎然。考虑到两个片区的实际情况,公园路西片设计了停车位,东片所有院落都没有设置停车位。
 
  2、营造出邻里和谐、崇德尚礼的美丽院落
 
  公园路东片的设计,传承了传统文化底蕴,设计了古井亭、楼道议事亭等公共空间,塑造了只属于这个院子的独特文化韵味,既重视景观外貌,也强化内涵,做到形神兼备,为居民制造“记得住乡愁”的情怀。居民们从院落问题的议事、方案确认、组织施工以及协商楼院名等各环节均全程参与,在此过程中充分尊重了院落居民的意见,在居民议事及参与过程中,使邻里之间的关系得到融合,社区的和谐氛围更加突显。
 
  3、形成了以党小组为先锋,自治小组为代表的小区可持续性管理制度
 
  党小组和自治小组为小区后续的有效管理形成了有居民公约制度、院落绿化认领制度等,使小区在自治管理中可持续运行。
 
  三、经验总结与反思
 
  1、彰显了党建引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在小区自治的过程中,党建引领,积极发挥党员作用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党员带头服务群众,从自身做起,才能增强小区自治活力。
 
  2、挖掘居民领袖,培育草根类社区社会自治组织
 
  成立自治小组,制订楼道公约,共同参与小区管理工作。通过社区自治小组的组织带头作用,动员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到公共事务之中,在集体行动中,改善自我家园,提升居民参与自治管理的热情。
 
  3、持续性管理
 
  打造“五有”老旧小区,包括有党的组织、有自治组织、有服务平台、有居民公约、有自治活动。才能形成可持续性管理,激活和规范社区居民自治的形成。公园路小区在改造中,形成的“邻里伙伴”自治小组,将在自治小组的带动下形成楼道居民公约、绿化认领活动等,使小区得到可持续性的有序管理。
 
 
来源: 江苏宜兴市宜城街道民主社区-中国社区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