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码,关注《社区工作通讯》
() - 在线查看《社区工作通讯》内容
- 原《内部参考文稿》查看
当前位置:2019年常务委员单位会议(银川)暨全国城乡社区治理创新现场推进会
完善机制 丰富载体 协商做活社区服务
哈尔滨市道里区工程街道
工程街道工程社区辖区面积0.19平方公里,有居民2463户、6040人。14个居民庭院,28栋楼, 128个居民单元。社区党委下设10个党支部,残疾人97人、低保户25户、60岁以上老人1066人,驻街单位45家。近几年,工程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全国“防灾减灾示范社区”;省级“文明社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市级“服务新战略百强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优秀社区”、“五星级和谐社区”、“星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多项荣誉称号。
工程社区深入挖掘社区潜在资源,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活动载体,议事协商工作取得实效,社区呈现出管理有序、安居乐业、文明祥和的良好局面。
一、完善工作机制,搭建协商平台
开展协商共治工作时,为了避免在协商工作中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让驻区单位由“局外人”变成“热心人”,工程社区注重发挥制度建设的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固性效果,保障协商工作健康有序推进。
一是建立整体联动机制。社区建立六方共建协调会议制度,由社区主任任组长、各驻街单位负责人任副组长、社区副主任、各驻街单位联系人、社区志愿者为成员,坚持定期召开会议,对社区建设、管理、服务等事项进行统筹、协调,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居委会和辖区单位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商共建、共同发展”的工作格局。
二是完善各项制度。真正做到按制度办事,激发社区协商合力。与驻街单位签订协商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按照群众评议与自我评价相统一的原则,在对社区党组织进行全面考核的同时,由居民群众对驻街单位协商共建工作进行评议,把评议结果作为创建文明单位的重要依据。
三是建立信息沟通机制。社区建立QQ群、微信群,设专人负责,随时与协商单位取得联系,互通信息,从多条渠道对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阶段性展示,让协商单位进一步了解社区当前形势下社区所开展的各项活动,拉近社区与单位的距离感,增强社区与单位的沟通,从而实现并营造“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共建氛围,推进社区共建协商工作。
二、丰富活动载体,增强协商共建活力。
适应社区建设新形势和居民群众新需求,创新活动载体,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辖区单位的功能和优势,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为协商共建活动注入生机和活力。
一是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以社区党员为主体,组织驻街单位党员、社区党员、社区居民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一年来,已举办“道德讲堂”10余场,覆盖社区居民、党员、进城务工人员、驻街单位人员、学生等各类人群,进一步在社区中形成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的新风尚。
二是开展服务集结活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满足社区居民生活方面的需要,将驻街单位餐厅、会议室、休闲活动室、多功能室等阵地作为居民活动场所,依托己有的资源和设备开展活动,为广大居民提供温馨、专业、实效、便捷的服务,使他们能够切身感受到生活的便利和快乐。为此,工程社区开展了家政服务、医疗卫生、法律援助等“十五分钟服务圈”活动,并将服务活动内容、联系人电话制作成公示板,悬挂在居民楼道内,居民根据需要,一个电话就能及时享受到方便和快捷的服务。目前“十五分钟服务圈”指定的信誉高、服务周到门店涉及7大类,15家商业网点,尤其受到老年人和行动不便人员及独居居民的欢迎。如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了社区医疗救助协议,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挂号、测血压服务;与老年人、残疾人、贫困妇女和孤困儿童等人群结对子,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跟踪走访、上门巡诊,免费提供一些常用的药物,使他们的病情得以控制,每年有1000多名居民因此而受惠。兴旺粮油店、哈客隆超市、人民同泰药店等指定商户只要是辖区居民来消费全部商品打九折,哈客隆超市经理刘晓春说:“自从加入了十五分钟服务圈,自己更加注重诚信经营了,顾客也放心,营业额也比以前大有提高了。”
三是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注重在“居民所需上下功夫、驻街单位所能上创特色”。充分调动辖区单位和居委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共同组建了老年合唱队、健身操队、乒乓球队、速滑队、太极拳队、书画班、剪纸组等文体活动队伍,活跃于社区的大街小巷。结合“五一”、“五四”、“七一”、“十一”等重大节庆假日,举办驻街单位与居民趣味运动会、社区歌咏比赛、新年联欢会、乒乓球、健身操比赛、剪纸书画展览等各项文体活动,满足了居民多样化文化生活的需求,提升了居民对文明城市工作的参与度,发挥了驻街单位和社区志愿者的作用,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明显增强。
四是开展关爱帮扶活动,为困难群体分忧解难。根据共建协议,驻街单位党员干部、社区委主任和社区部分党员与辖区弱势群体结成“一对一”、“多对一”帮扶对子,在助学、救助、医疗、就业等多方面长期帮扶,倾注关爱之心。自共建协商活动开展以来,已累计资助社区3名贫困儿童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为一名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办理了免费入学;为1户低保家庭的子女上大学办理了5000元的救助款;为老年人、残疾人、三低人员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00余份,定期跟踪走访、上门巡诊;为30余户低保、残疾人家庭送去现金、米、面、油共计人民币4万余元。
五是美化庭院楼道环境,营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空间。建立了社区党委、驻街单位包小区美化、庭院党支部包庭院整洁、楼道党小组包楼道卫生、驻街单位志愿者、社区党员包环境维护的“四包”责任制,以服务型党组织为牵动,组织和引导党员、驻街单位志愿者在环境整治中亮身份、树形象、做贡献。先后成立了5支由社区、驻街单位党员、团员、志愿者组成的环境整治服务队,同时,为加强对庭院、楼道卫生的长效管理,成立了由社区主任牵头、驻街单位志愿者、居民小组长、离退休党员等人员组成的“庭院管理委员会”,在居民小区挂牌服务,利用QQ群、微信群及时发现卫生问题,及时处理解决生活垃圾和装修堆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庭院环境得到改善,受到广大居民群众的好评。
六是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社区充分利用共建单位自身优势,在解困、就业等方面为社区下岗、失业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社区利用再就业平台,第一时间将驻街单位就业信息以宣传单、QQ群、电话通知,入户走访等形式告知于居民。同时,对有就业意向的居民,进行登记,按照他们的个人信息、特长、工作经历及意愿,进行整理分类,推荐到辖区用人单位工作。有30多名困难居民成功在辖区单位的保安、清洁工、收银员、技术工等岗位上就业,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三、解决实际问题,共享协商共建成果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社区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务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让居民群众共享社区建设和发展成果。
一是解决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问题。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不断拓宽投入渠道,充分利用辖区单位的资源优势,着力改善社区环境,推动社区建设发展。2008年,驻街单位区民政局投资130多万元为工程社区居委会新建办公楼,使社区办公条件大为改善,成为工程办事处的千米中心社区。社区设立“一站式”服务平台,搭建了电子政务、电话受理、法律诊所、预约服务和社区走访的“五大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提升居民满意度。与驻街单位功成物业、哈尔滨市墙体材料改革建筑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哈尔滨市党员电化教育中心等10余家单位的活动室、会议室同时免费为居民开放,形成了共驻共建、协商共享的良好局面。
二是解决社区居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社区党委、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驻街单位有机联合办公,形成一个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的“六位一体”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模式,有效化解了居民、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之间的矛盾,形成了党委“搭台”、各方“唱戏”的良好氛围。特别是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进一步完善了“六位一体”工作运行机制,明确了六方职责分工,健全了“社区民主协商会议”等制度,社区解决不了的问题,社区党委通过召开党委会,六家各负其责,问题很容易就得到化解。先后建设“爱心”、“绿色”、“文化”、“普法宣传”等14个特色楼道,营造了优美宜人、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自开展共驻协商工作以来,社区解决了环境卫生、噪音扰民、下水堵塞、暖气不热等影响居民正常生活难题,不但提高了社区服务效果和水平,还强化了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满意率逐年上升,信访发生率下降了50%。
三是解决事关社区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社区与驻街单位共同开展法制宣传、群防群治活动,根据社区实际,划分责任区,组建义务巡逻队、帮教小组和志愿者队伍,对社区内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矛盾进行综合治理,消除不安定因素。积极推动“安全楼栋”、“安全社区”、“安全单位”的创建活动,以共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和谐”的新型社区为目标,相互协作,整体联动,共同解决社区内治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小区道路边停满私家车问题、部分车辆存在安全隐患问题、邻居养犬带来的环境问题、居民因为赡养老人产生纠纷等等这些一直困扰居民的烦心事,此时都被大家拿出来一起协商一起探讨,居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协商的重要性。
虽然协商工作已经开展,但我们感到仍处于探索和完善之中,下一步,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远近兼顾,因地制宜,按照和谐社区的总体要求,科学推进,加以提高。
来源:
哈尔滨工程街道-中国社区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