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019年副主任委员单位会议(无锡)暨全国城乡社区协商现场交流会
聚焦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 探索民主协商基层实践
上海市金山区石化街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2016年以来,金山区石化街道自觉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区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针对当时社区治理中普遍存在的“缺乏坚强有力的灵魂核心、规范有序的协商平台、科学管用的协商办法和成熟配套的工作机制”等痛点难点问题,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高度聚焦操作与落地,在前期推出区域化党建、网格化党建、“8+3”错时工作制、“双报到双报告”等一系列治理举措,不断扩大党建“朋友圈”,夯实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大平台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幸福社区”居民协商工作坊系列活动,推动社区治理不断创新、取得实效。
 
  一、主要做法
 
  一是牢牢掌握居民协商的主导权,确保社区治理的航向准确。始终把居民协商作为党的群众路线在社会治理领域的重要体现,把领导、组织和推动居民协商工作作为街道党工委和居民区党组织抓好社区治理的重要职责。指导社区党组织用好党建“朋友圈”和社区治理平台,引导“双报到”的社区党员主动积极参与居民协商,并在其中发挥引领作用。同时,在协商议题的审定、协商时机的选择、参与主体的审核、协商程序的规范、涉及相关政策的把关,以及协商成果公示评议等环节,各级党组织都精心把关,确保居民协商既扎根于社区生活情境,反映居民需求,又体现党的组织引领,为创新民主协商下的社会治理提供坚实的政治领导和组织保障。
 
  二是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激发社区治理内生动力。始终尊重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主体地位,让居民在亲身参与、切身感受社区治理变化的过程中,更加自觉地参与社区治理。一是实现自下而上的话题形成机制向“多元协商”模式转变。“居民协商工作坊”启动之初,通过开展多场结构化讨论,引导居民从征集意见中形成协商话题。随着实践深入,街道根据不同议题,将26家党建联席成员单位、131家居民区结对单位、驻区单位、共建单位等引入不同议题协商过程中,形成居民为主体的“多元协商”模式,以更好地凝聚共识,提升方案的可实施性。二是实现基于居民需求的协商决策机制与多元参与的问题解决机制有机融合。“居民协商工作坊”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后,形成“社区群众需求清单”。社区组织、驻区单位据此形成“社区单位服务菜单”,确定需求解决实施路径,形成项目推进表。居民对项目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建议,参与热情不断提升。三是实现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平台机制与项目成效评价机制有效衔接。在“居民协商工作坊”推进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兴技术手段,搭建线上线下有序互动、居民全时域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平台。每年根据“居民协商工作坊”系列活动,形成社区调研报告,向居民代表进行汇报,接受现场评议,并将居民评议意见作为细化下一年行动方案的重要依据和推动社区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的行动指南。
 
  三是推动社区工作者走到前台,提升引导社区治理的能力水平。树立“要做就做到最好”的精神,努力把书本教案转化成可复制可操作的文法。一是依靠专业力量提供智力保障。“居民协商工作坊”工作启动以来,市委党校专家团队全程参与,他们聚焦民主协商中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聚焦行动点等三个环节,以“罗伯特议事规则”为核心理念和方法,进行本土化设计,精心考虑议题设置机制、项目推进机制、结果评估机制,逐项推进、逐步展开、逐渐延伸。二是推进居民协商全流程精细化实施。抓住协商中的每一个细节,像“工匠绣花”一样精心操作,把理论知识转化成基层可以学习的技术和可以操作的方法。比如讨论环境布置、桌椅摆放,乃至桌子上铅笔、橡皮、纸张等文具摆放,无不从有助于协商互动的角度出发,进行精心设计;再比如在居民协商过程中,哪些领域代表来参加协商,居民代表如何分组,讨论分成几个阶段,大家发表观点时需要遵守什么准则,如何归集大家的观点求得最大公约数,并最终形成可执行的解决方案,全部形成操作规程。三是加强专业培训提炼技巧方法。始终把社区工作者作为推动社区治理的主导力量,组织他们参与社区自治论坛,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做好社区治理工作的责任心。组织他们列席居民协商全过程,引导他们结合民主协商社区治理中出现的问题开展“头脑风暴”,不断完善工作方法。推动他们自觉运用“居民协商工作坊”开展社区治理,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增强灵活运用各种协商技巧的能力。
 
  二、取得成效
 
  一是嵌入党的领导,社区治理力量不断增强。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辖区内各级党组织、社会组织、居民区“三驾马车”(即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为基础,引入市委党校等智库力量,不断扩大“党建朋友圈”。通过“8+3”错时工作制、“居民协商工作坊”等,形成了常态化的居民协商议事平台,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熟练运用科学方法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推动基层党建成为社区最具能动性和穿透力的治理机制。
 
  二是嵌入群众需求,社区治理阻力明显减少。坚持围绕社区中群众最操心、最烦心、最揪心的事开展民主协商,引导居民围绕社区治理难点热点问题,自下而上提出议题,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实现了“替民做主”向“让民做主”的转变。实践证明,事前协商越充分,事中推进就越顺利,事后评价也越高;在思相上达成共识、情感上产生共鸣、行动上必然汇聚合力。石化街道近年来通过居民协商推进的工作,基本没有群众上访的现象发生。
 
  三是嵌入科学方法,社区治理效率显著提升。高度关注工作理念创新与技术在基层落地,把社区治理、公共管理领域的专业团队力量全程引入“居民协商工作坊”活动中,实现罗伯特议事规则等先进议事方法与社区居民协商实践的有机融合。经过三年实践,“协商工作坊”的运行方式和规范程序逐渐转化为整个石化街道26个居民区通用的基础性的工作方法。科学管用的方法,让居民协商更加有序、高效、精准。更重要的是,广大居民通过参与协商,正视了自己在社区治理中所处的主体地位,涌现出了一大批基层治理的积极参与者、行动者,正是由于他们积极的建议献策、身体力行,推动石化街道的社区治理渐入佳境,步入良性循环。
 
  三、工作启示
 
  一是创新社区治理,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定力。社会治理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必须树立久久为功的理念,坚持一以贯之的态度,持续推进、直到建成。三年来,石化街道在推进居民协商创新社会治理的过程中,经历了参与者理念更新与接受、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以民主协商推动社区治理等各个阶段,遇到过阻力、经历过挫折,但我们始终聚焦操作层面,紧紧扭住“本土化、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这个“牛鼻子”,发挥党工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以点带面、由浅入深、持之以恒、不断创新,终于使党建引领下的民主协商初见成效。
 
  二是深化社区治理,要有“工作一盘棋”的合力。居民协商是推动社区治理的重要途径,但在实践中也要充分认识到,光有协商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社区治理必须打好“组合拳”,发挥系统合力。三年来,石化街道通过深化党性教育,提振党员精气神;通过扩大“党建朋友圈”,凝聚社区治理合力;通过创新“8+3”错时工作制,实现与社区各类居民时间匹配;通过回收居民区经营用房,拓展开放活动空间,实现社区治理的空间匹配;通过社区公益积分卡,提升社区志愿服务保障能力,给予广大志愿者更多的社会认同;通过智慧党建和新媒体运用,畅通居民与街道之间双向良性互通渠道;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了群众工作能力;通过狠抓作用建设,为服务群众提供了纪律保障。实践证明,社区治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推动各种社会力量在其中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确保每个环节都运行有序,才能真正发挥效能。
 
  三是推动社区治理,要有“四两拨千斤”的巧力。精准把握推动社区治理的源动力,明晰各方在社区治理过程中的站位角色,才能发挥各自效能。三年来,石化街道始终坚持把牢方向,积极把科研院所在社会治理方面的成果引进来,把各单位党组织建成社区治理最前沿的战斗堡垒,把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出来,据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积极性激发出来,实现居民协商自治理念与创新社区治理实践的有效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强调,“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石化街道将更加深入地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沪考察期间重要讲话精神,高度聚焦社区这个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始终在社区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通过绣花般细心、耐心、巧心的精细化操作,推动大调研与基层协商工作深度融合,发挥居民自治功能,把社区居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做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在实践中绣出石化街道幸福社区的品质品牌。
 
 
 
来源: 上海市石化街道-中国社区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