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国城乡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推进会暨2023年常委单位会议
齐家善治 和谐土城

江苏省宜兴市宜城街道土城社区

近年来,土城社区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社会治理最小单元的优势,突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作用,坚持自治、法治和德治有机结合,深度融合社区“齐家行动”品牌,针对如何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善治”应用到社区治理中,进行了有益探索,积极创新多元化解矛盾纠纷路径,让治理成果更好地惠及社区居民,逐渐走出了一条“矛盾不上交、邻里有温度、服务不缺位”的社区善治之路。

一座温暖的港湾

人民调解是矛盾纠纷化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社区居民马东英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退休社区干部,她主动带领几名党员在南仓新村门卫旁,成立“党群连心站”,担任起社区里的矛盾化解员、党群联络员、民情记录员。

“党群连心站”如同一座温暖的港湾,让那些一时心情愤懑,面红耳赤而来的群众,最终面露微笑,握手言和而去,这也是土城社区“微事不出楼道,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会上交”的生动写照。

连心站成立2年多来,整合社区热心人士、共建单位及律师等人员充实到队伍中来,依托“党群连心”议事机制,进一步健全问题受理、综合研判、协同处置、多方监督,将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一“网”揽尽。

凭借“地熟、人熟、事熟”和群众信任的优势,加强疏导、劝慰、协调等,促成纠纷解决,并带动网格员、社区热心人士等参与纠纷化解,推进居民自治、矛盾共治。

在日常纠纷调解中,细心的调解员不仅请来了双方的熟人一同来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一番情理法交融的耐心调解下,双方逐渐坦诚相待,释法理、评事理、讲情理,同时注重修复当事人社会关系。实现“党群连心站”在功能定位上实现从“前置平台”到“兜底化解”,在服务内涵上实现从“矛盾调解”到“社会治理”,在品牌运作上实现从“扩面提质”到“持续发展”。

一个特色的品牌

家庭的幸福、邻里的和睦、社会的稳定都与家风的好坏息息相关,家风建设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道德滋养。

社区精心打造“齐家行动”特色家风品牌,充分发挥家风在涵养道德、厚植文化、润泽心灵的德治作用,利用家风的教化引导作用,推动家庭成员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社区把居民良好的家规家训与居民公约结合起来,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手段;开展“齐家”微讲堂、“齐家行动让爱循环”等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将新时代的家庭观融入日常生活,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借助社区基层自治组织,针对居民家庭生活中的陈规陋习开展监督、评议并给予奖励惩戒,形成系统化自我约束机制,树立良好家风。

“齐家行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强化示范引领,带头做家风建设的表率,以文明家风推动党风清正、民风淳朴,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群众家庭生活中各类矛盾。

一方精细的网格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诉求复杂多样,社会治理任务繁重。

社区充分发挥网格化共建共治共享的优势,主动破解社会矛盾外溢上行的突出问题,形成“网格长——网格员——微网格员——志愿者”的四级网格治理体系,真正把网格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持续筑牢社会治理“稳的底板”。

在网格区域开设“网格圆桌”、“门前树下议事会”、“党群睦邻点”,组织党员、居民遇事共议、决策共定、有事共做,推动解决居民关心的“急、难、愁、盼”等民生需求问题。将每周三定为网格固定接待日,统筹推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警、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进入基层、融入网格,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法律咨询服务、普法宣传活动等工作,把以前的“被动接访”变为“主动服务”。

活动中,辖区居民积极参与、各抒己见,接待人员针对居民的诉求,能够现场解决的现场协调处理,不能现场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则进行登记并形成“交办函”,确保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网格队伍常态化开展走访、巡查、服务,化身社会治理中的信息员、宣传员、巡查员、服务员,密切联系群众、走进群众生活,用网格化管理做“加法”,让居民办事做“减法”,铺开“一张网”疏通居民办事难点、堵点,解群众身边事。在矛盾化解、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治理工作实效。

在党建引领下迸发活力社区,在齐家善治中建设和谐土城。土城社区将不断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注入崭新的活力,带动多方参与社区事务,做实做细家门口服务,让社区治理变得更贴近实际、更富有效率、更具有人情味,让居民在共建共治中,享受美好生活,实现多元主体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子,谱写党建强、社会稳、服务优、文化活、家园美的社区治理新篇章。

 

来源: 江苏宜兴宜城街道土城社区-中国社区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