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码,关注《社区工作通讯》
() - 在线查看《社区工作通讯》内容
- 原《内部参考文稿》查看
上海市嘉定区菊园新区管理委员会
一、背景介绍
菊园新区成立于1997年,区域面积18.61平方公里,下辖3个村、23个社区,辖区形状东西狭长,如一轮弯月环绕嘉定古城。菊园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为指导,锚定“科技菊园、品质菊园”的发展目标,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路径,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紧扣菊园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启用“我嘉•邻里中心”“我嘉书房”“我嘉餐厅”,打造“菊园老茶坊”“我嘉生活馆”等一批高品质民生服务空间,人民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日益增长,为此赢得了普遍赞誉。
二、主要做法
(一)聚焦“专业化+职业化”社工队伍建设,提供治理力量支撑。
1、建强队伍配置,提升整体素质。每年按需招募一批新社工,居民区社工总人数已达205人,社工队伍本科比率95%,动员全体社工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持证比率和业务综合水平稳步提升,日前持证率51%;深化“社工菁英计划”项目开展,开设社区治理流动课堂、治理学院“书记开课”等课程,助力队伍职业素养、专业水平、服务意识、专业能力提升。
2、注重队伍培育,创新特色项目。连续两年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菁治学堂”培训,采用“分岗教学、分类培养”的模式,将培训对象按社区书记、社区副职、社工做合理划分,依次对应匠心班、深耕班和笃行班,有针对性地安排课程设置,围绕理论、实务、基层政权建设、社区支持体系和社区难题模块等多元化课程进行培训,连续两年开展培训及活动100场,参与社工超过2300人次。
3、关注社区群体,探索治理手段。社区服务对象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要求社工了解掌握应对不同人群的多样化解决方式和手段。社区方面,充分整合各职能部门、工青妇等“内部”资源,融合为老服务、志愿先锋、文化嘉园等服务于一体;实务方面,链接社会组织、社会慈善资源等“外部”力量,对标残疾人、认知障碍、独居老人等特殊人群,通过项目化运营、资源共享与适配,提升关爱服务。
(二)聚焦“融合+创新”服务平台搭建,唤醒社区自治意识。
1、搭建多元平台,拓宽参与路径。引导退休党员、居民骨干、热心居民等参与居委会下属专业委员会工作建设,通过人民调解、社区项目评议、民主议事等多项社区事务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依托邻里中心资源“超链接”模式,充分挖掘有责任、有担当、敢作为的社区力量纳入达人资源库,适时开展活动以发挥其专业特长;由居民担任社区园艺师、社区规划师,面向社区全龄段居民进行授课,让居民拥有更大社区建设话语权以提升居民归属感和责任感。
2、创新“云”上治理,探索数字政府。巧用“社区云”数字化治理平台,用好居社互动、接待走访、社区发布、议事厅等版块内容,发起专项议题吸引居民对热点话题的探讨,增强交流互动;运用数字科技手段,构建智能应用场景,按照“平展结合、专常兼备”原则,打造科学高效应急防控体系,在通过社区居民征询后,安装相关监管设备,形成严密的高空“防护网”,减少高空抛物发生率。
3、打响自治品牌,深挖特色典型。多维度探索自治项目下的共营路径,针对小微居民网格,扩充民间参与力量,推行“一楼三长”选配机制,海选沪漂第二楼组长,甄选少年代言小使者,有效激活网格治理各要素。64个小区挖掘并培育66个自治项目,自治力量不断壮大,鼓励形成“一小区一特色”的自治品牌,嘉富社区“幸福”系列品牌、嘉保社区“吾yue”系列品牌、嘉悠社区“U嘉集市”品牌热度持续发酵,深受居民喜爱。
(三)聚焦“网格+区块”管理体系建设,筑牢社区治理根基。
1、优化网格管理,配强网格力量。菊园新区坚持党建引领,完善网格管理架构,26个村居163个社区微网格共集聚600多名网格员,根据住宅小区、类住宅、专业市场分布情况,再细化小微网格,形成“五大员”齐抓共管组织架构;贯彻落实社区联席会议机制,网格内发现的矛盾按风险等级、难易程度等分级管理,由主要领导定期研究、分管领导视情召集、业务部门随时召开联席会议,为提升社区服务能级提供保障;建立一套在职党员嵌入式治理的平急转换机制,激发在职党员报到社区、下沉社区动力,鼓励党员亮身份、亮特长,拉近社群距离,熟知办事流程,扩充服务形式。
2、深化区块治理,引导全民参与。健全“社区—小区—块区—楼组”四级区块全域治理操作网,成立由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党员代表、楼组长、志愿者和居民代表等组成的区块治理团。统筹基层资源配置,聚焦区块内治理难点和居民需求,激发社区各类人群潜能,引导社区内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共同解决社区突出问题。开展社区巡查走访、“四百走访”行动收集民情民意、发现问题隐患,形成矛盾在区块内发现、服务在区块内提供、难题在区块内解决的工作思路,掐灭矛盾火苗,化解矛盾纠纷,减少不必要的群体投诉、信访事件等。
3、延伸治理触角,拓展“两微”行动。其一是“楼组微自治”。楼道是展现邻里活力、促进邻里和谐、发挥居民特长的抓手,也是改善社区治理的重要枢纽,通过楼道微阵地、微议事、微服务、微活动的“四微”治理模式,凝聚楼组党员、骨干、志愿者、专业人才等各类群体的力量,激活楼组共治的内生动力,实现“小楼道”撬动“大治理”。其二是社区“微改造”,围绕居民提出的共性问题,对空间场地翻新再设计、再更新,叠加功能以达到预期效果,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活内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三、工作成效
菊园新区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框架下,为老百姓搭建平台构建熟人社区,专注社区服务品质提升,加强社区管理夯实治理基础,通过社区服务“三聚焦”,治理成效显露在:
治理显力度,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得到及时回应和妥善解决。例如,通过民主议事,嘉汇社区、泰宸社区、宝菊社区成功加装电梯,让悬空老人享受“一键直达”的幸福感,嘉筱社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青年租客“认同式”参与社区治理的可能性,提升外来租客对本小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嘉保社区破解老小区停车难的密码,清除“私家菜园”增设了111个停车位供停靠。
治理显深度,老百姓参与感和自治意识逐步提升,化被动参与到主动投入,实现了1+1大于2的治理效能。例如,嘉富社区“当一天居委主任”活动,让在职党员切身体会到“群众之事无小事”,我嘉•邻里中心的“邻里集市”和我嘉SHOW舞台将“出谋策划”的权利交给居民,呈现了由市民全程“导演”的百人派对,嘉呈社区“小善大义”案例,凭借一人的善举影响了整个楼栋,用公用基金打造了一个“邻里客厅”。
治理显精度,精准化精细化做好社区服务,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例如,打造社区“一家亲”品牌,建立“五必访”制度(重大病住院必访、婚丧大事必访、下岗失业必访、考取大学必访、矛盾纠纷必访),上线“菊安通”智慧化应急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多方联动协同管理,通览辖区内安全风险等级,提升居民安全感等等。
一个个暖心举措,一件件民生实事诠释了菊园社区服务品质,下阶段,菊园新区将继续坚持完善新时代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做好长期基础性、建设性、稳定性工作,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打造社区服务和社区治理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