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联系我们  |   申请加入  |  商务合作  |  会员互助  |  专家视角  |  精彩回放  |  会员分布  |  交流论坛
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 全国社区睦邻文化建设推进年暨创建全国社区睦邻文化建设工程示范单位
大力促进 精心指导社区睦邻文化建设
来源:中国社区工作网    2012-5-8

    北京市睦邻文化建设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三有、两重”,即“有深度、有平台、有品牌、重共建、重包容”。

    所谓“有深度”,是指开展睦邻文化建设首先要抓住文化建设工作“以文化人”的深刻本质。文化建设的活动方式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开展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利用文化活动为广大社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势。但是,我们也必须高度重视文化活动具有“以文化人”、“寓教于乐”的教化引导作用。现在一些媒体为了吸引观众,搞了一些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内容低俗的文化产品,产生了不良影响,引起群众的广泛不满。北京市开展睦邻文化建设,始终抓住睦邻文化建设的本质和方向,始终从大处着眼,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按照“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和积极践行“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北京精神的要求,突出以邻为善、以邻为伴、以德为邻、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贫病相扶、尊老爱幼、健康向上的睦邻文化本质特征,始终明确推进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建设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使睦邻文化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和提高人的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所谓“有平台”,是指政府把睦邻文化建设纳入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和社区建设的大格局去谋划、去推进,切实解决文化硬件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让老百姓参加文化活动有阵地、有空间、有平台。睦邻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广大社区居民,党和政府必须充分依靠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自治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和社区社会组织的引领协调作用。但是,这不等于说政府在睦邻文化建设中可有可无。恰恰相反,政府在睦邻文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务责任。这些年来,北京市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大幅度改善社区文化硬件设施和平台。北京市以朝阳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建成市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区县文化馆、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和社区文化室四级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体系。同时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向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地区延伸,有效满足了城乡居民的文化需求。北京市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建设“数字文化社区”平台和多媒体、跨平台、多终端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并依托社区网站、微博、移动电视、楼宇电话、手机报、网上论坛等新文化传播业态,扩大和延伸社区文化服务的触角,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居民在社区里就能享受到图书馆、艺术院团、文化共享工程等文化信息资源。这些措施,有力地夯实了睦邻文化建设的硬件和网络基础。

    所谓“有品牌”,就是指通过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睦邻文化活动品牌,逐步解决目前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单一、层次不高的问题。北京市以举办奥运、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重大活动为契机,全市上下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开展了社区系列文化活动,搭建社区参与舞台。北京市连续举办了“魅力社区”评选、“和谐杯”乒乓球比赛、周末社区大讲堂等重大活动,成为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影响较大、凝聚力较强的社区文化活动品牌。各区县积极开展“一街道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社区文化创建活动,涌现出牛街街道民族团结文化、通州区楼门文化建设、怀柔区泉河街道“邻里节”等文化活动品牌,有效提升了睦邻文化活动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

    所谓“重共建”,就是指睦邻文化建设要始终重视倡导“共驻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既要发挥社区各类组织和居民个人的重要作用,又要调动广大辖区单位参与睦邻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北京强化辖区单位的社区建设责任,建立健全社区资源设施共建共享机制和双向服务机制,推动辖区单位将文化、教育、体育等活动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特别是推动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市民开放,提供人才队伍支持。重视辖区单位共驻共建,一方面扩大了社区睦邻文化建设的人力物力资源,更重要的是把过去居民身边众多陌生“邻居”变成亲热的“家人”,使社区这个利益共同体更加和谐,在社区建立居民与辖区单位的“新熟人社会”。

    所谓“重包容”,就是指睦邻文化建设要尊重社区文化多样多元的包容性,既坚持主流文化的主导,又包容多元文化的差异。北京作为世界城市,居住和生活的人群呈现多元化特征,既有户籍人口,又有流动性较强的非户籍人口,还有外籍人士;在户籍人口中,既有收入较高的富裕人士,又有弱势群体和特殊困难群体;既有汉族居民,还有很多少数民族居民。多元人群的构成,必然产生多元文化的碰撞和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锋和交融。北京充分考虑不同类型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兼容并蓄,让所有人公平地享有社区公共服务和产品,并以主旋律来引导多样化,营造社区多元文化健康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北京市许多社区针对本地区涉外机构多、外籍人员多的特点,通过举办国际化社区文化节等特色文化活动,促进本土文化和国外文化相互交融,以文化的包容与交融促进本地居民与外籍居民互动沟通、和睦共处。

    北京市以“三有、两重”为特征的睦邻文化建设体现了睦邻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体现了中国社工协会倡导推动全国社区睦邻文化建设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也反映了中国社工协会倡导推动全国社区睦邻文化建设的成果。自2006年以来,中国社工协会积极倡导推动全国社区睦邻文化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很荣幸参加了在天津市天塔街道举办的全国首届社区睦邻文化建设高层论坛并作为点评专家发言,后来还多次应邀参加全国和北京的睦邻文化建设活动,给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在此向中国社工协会、各地区社会工委、民政部门以及社区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祝社区邻里节早日确立为全民的国家法定节日!

    (作者系北京市政府社会组织发展与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内部参考文稿
最具影响力社区工作书目
最具特色社区工作品牌活动
最具影响力专业社区社工案例
最具影响力社工事务所
最具影响力社区社会组织
五星级会员争创行动
低碳社区在行动
优秀社区风采图片库
专家、学者谈社区工作
爱心提示天地
更多>>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主管: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 主办: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区工作委员会(原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区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北街3号园区 电话:010-65953391 传真:010-65081896
E-mail:zhongguoshequ@vip.163.com ICP备案号:京ICP备102018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