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 区街社区社会管理
[上海]以“同心园”楼组自治建设为载体 探索和加强社会末梢管理
    【“77号楼现象”】
    77号楼组位于庆阳社区二村,走近这个楼组,你会发现,这个楼组防盗门比别处的新,永远是那种鲜艳的绿色,门上还挂着一个小小的篮筐,专门用作收集小广告等废纸,楼组里干干静静,没有一点堆物,这些小小的细节,是在楼组长顾老师夫妇的带领下,全体楼组居民共同经营的结果。不仅如此,这个楼组里还有着很多感人的故事。楼组长顾老师家已经连续五年开展了楼组元宵节活动,不分本地外来,每年元宵节济济一堂,其乐融融;程老先生坚持每星期四上午为居民量血压和医务知识咨询;每次社区募捐活动,该楼组居民都踊跃参加,常常是募捐金额最高的一个楼组。楼组居民把77号当作自己的大家庭,团结互爱,互相谦让。楼道中有垃圾,谁看见谁就顺手清理;空调滴水影响居民休息了,就自觉地表态一定把滴水管维修好;楼组里声控灯、信箱等设施坏了,有人会及时报修;谁家有困难了,大家伸出援手守望相助。楼组长顾老师家墙上的对联“火树银花家家晓、淑气鸿禧处处春”,是77楼组这个大家庭和谐共处的写照。
    【背景】
    “77号楼现象”体现了一个楼组充分自治后所取得的成果,在社区中既不是个别现象也不是普遍现象,这样的楼组大致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楼组长号召力较强,二是楼道卫生、治安等环境较好,三是楼道里邻里关系较为融洽,四是楼组居民社区活动参与率较高,五是楼组居民与社区居委关系紧密。正是这种“77号楼现象”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楼组建设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楼组相对社区来说,是因地缘空间关系而形成更为微观的社会单元,正逐步成为建设和谐社区的基本单元和重要基石,被看作社会建设的“末梢神经”。 然而,楼组建设面临着不少现实的困难和问题,现代住宅小区人员结构复杂,文化多元,邻里融合困难;公共资源不足,矛盾纠纷难解;楼组自治有限,作用有待提高等。
    【目标任务】
    为此,嘉定工业区以加强居民区楼组自治建设为突破口,以建设“同心园”楼组自治工作站为切入点,旨在将“77号楼组现象”发展成为普遍现象和居民自觉行为,实现“按更高的标准配强队伍,按更高的要求优化服务,按更高的水平深化自治,按更高的目标创建和谐”的目标任务,从而进一步加强社会末梢管理,夯实基层基础,探索社区管理的新路径,深化社区建设的新内涵,创新社区服务的新机制,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主要做法】
    工业区辖区面积78.1平方公里,村、社区、企业各占三分,其中,社区居委会有13个,2012年换届后居民小组707个,居民代表1508人,覆盖2.2万户8万余人。在推进“同心园”楼组自治建设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大楼组”建设概念,克服了社区面广量大的实际困难,从项目化试点到规范化建设,再到品牌化发展,以点带面,因地制宜,有条不紊地加以推进。
    一、“项目化”试点,积累“同心园”楼组自治建设工作经验
    1、加强宣传,广泛动员。2011年7月,工业区将加强社区楼组自治建设作为一个项目进行试点,为此,工业区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动员社区及楼组积极参与。各社区以居民代表会议、居民组长会议、党员大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根据楼组的实际情况,推选了61个楼组参与试点。
    2、侧重活动,搞活楼组。基于对目前楼组建设现状的分析,要推进楼组自治,首先要解决邻里融合问题,跨出“破冰”的第一步。因此,在试点过程中,各社区以开展楼组活动为载体,通过“邻里书香月”、“邻里大讨论”、“楼组运动会”、“我身边的感悟”“家庭厨艺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增进邻里间的互动和了解,凝聚起邻里情感,为推进“同心园”楼组自治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3、注重指导,总结经验。在试点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通过各类活动和培训,指导楼组长及其楼组,如何发挥他的功能和作用,更注重在思想意识上对“同心园”楼组自治建设形成共识,使之成为共同的目标。通过2011年近半年的实践,在没有任何具体工作要求下,各试点楼组却给了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从中总结了几点经验。一是居民满意。通过政府的指导、扶持,楼组更具活力、更富人情味,“同心园”楼组自治建设得到普遍认同。二是居委乐意。“同心园”楼组自治建设有助于楼组功能的不断完善。像上下楼隔水、停车难、乱堆乱养等邻里矛盾,能够在楼组内部予以解决,减轻了社区居委的工作压力。三是政府愿意。“同心园”楼组自治建设有效地从源头上分散了社会管理压力,有助于维护地方稳定,政府自然愿意花更大精力、财力予以扶持。因此,进一步推进“同园心”楼组自治建设成为了今年工业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
    二、“大楼组”概念,指导“同心园”楼组自治建设总体规划
    1、概念化布局因地制宜。在推进“同心园”楼组自治建设过程中,工业区提出了“大楼组”指导意见。为什么要提“大楼组”这一概念呢?这是由于在试点时均以居民小组为基础,但实际情况,如果按照707个居民小组全面推开显然不够合理科学,有的小组还不具备建设条件,特别是人选方面。因此,各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在居民小组的基础上,以幢、3-5个居民小组、里弄等形式划分楼组自治建设区域,社区一般将楼组自治规模控制在150户以内。实践证明,“大楼组”建设概念确保了楼组内人员、设施、经费等资源有效整合,在实际推进中更具操作性和灵活性。
    2、规范化推进有条不紊。2012年初,工业区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又多次召开意见征询会,认真听取市、区相关部门以及社区、居民代表等各方面意见建议,研究制订了《嘉定工业区关于加强居民区楼组自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334”发展要求,即总体规划的206个大楼组在三年内以30%、30%、40%的比例做到全覆盖,为规范化推进楼组自治建设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同时,设置了专项工作经费,确保“同心园”楼组自治建设有序推进。
    三、“三个五”导向,推进“同心园”楼组自治建设全面发展
    1、“五个工程”指导怎么建。“五个工程”即一支骨干队伍、一块公示牌、一个宣传阵地、一个自治服务站、一本民情服务册,是工业区“同心园”楼组自治标准化建设的五个方面,在人员配备、办公场所、工作内容、工作经费等方面进行统一设计、统一制作、统一配备、统一标准。楼组依托居民代表、党员、志愿者等资源组建“一长五大员”工作队伍,在楼组醒目处制作公示牌和宣传栏,在居民家中设立自治服务站,作为邻里学习活动,矛盾调解、事情商议的固定地点,一本民情服务册重在反映楼组内动态信息,做到人员信息、日常动态、楼组活动、公共设施等底数清、台帐明。
    2、“五项制度”规范怎么做。工业区在推进“同心园”楼组自治建设过程中,注重楼组自治功能的完善,“五项制度”实质上是对一些楼组好的做法经验的推广应用。通过定期例会、联系走访、信息报告、学习培训、评比交流五个制度,做到认真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共同商讨楼组事务,掌握楼组人员信息、思想动态、生活需求,排摸社情民意、人员流动、计划生育、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等及时向社区汇报,畅通信息渠道。同时加强“一长五大员”队伍建设,通过柔性管理充分调动楼组志愿者骨干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提高楼组自治工作整体水平。
    3、“五自创建”引导怎么走。“五自”即学习自主型、娱乐自发型、环境自治型、困难自助型、纠纷自解型,以“文明驿站”、“欢乐驿站”、“绿色驿站”、“温馨驿站”、“和谐驿站”为创建载体,围绕提升居民素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维护小区绿化环境、开展公益慈善活动、调解邻里矛盾五个方面开展,通过特色创建带动楼组自治建设发展,楼组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利用,医生、教师、律师、文体爱好者等有一技之长的居民走出家庭,积极参与特色楼组创建。
    【取得成效】
    工业区“同心园”楼组自治建设把邻里互动、安全防范、矛盾化解、规范约束等功能纳入这一有效平台中,有效发挥楼组在社区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延伸和扩展社区功能,在实践中孕育出全新的基层社会管理机制。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工业区“同心园”楼组自治建设初具雏型,形成了社区民情责任区大网格下的“网中网”管理格局,楼组自治建设工作初显成效,集中体现在楼组“四个一线”功能得到发挥。
    一是加强楼组一线自治功能,民主建设添活力。工业区“同心园”楼组自治建设工作核心突出“自治”,楼组通过自制《邻里公约》,建立道德评议台等载体,激活了居民主体意识,发动居民、教育居民、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民主建设,实现楼组居民自我管理,通过自身努力解决楼组中一些难点问题。一年以前,新世纪28号楼道里被居民用废旧物品“抢占地盘”之后,连路都不好走。天天有居民到到居委里来吵,但是看到别人在“圈地”,有的居民也不甘示弱,本来应该顺手扔掉的垃圾,也直接往楼道里仍“摔”。自从楼组自治建设开展以来,在组长庄惠英以及五大员、楼组党员共同协商下,把整治楼道环境当作楼道自治的“头条内容”,并挨家挨户动员、征询意见、积极劝导,在他们的带头行动下,把放在楼道多年的垃圾清除掉,栏杆扶手擦拭干净了,楼道面貌焕然一新。不仅如此,楼组里组织义务监督员每星期进行检查整改,坚持长效管理。原本类似这样的楼道乱堆物、乱种植、乱养殖行为一直困扰着社区,自从开展楼组自治建设后,在楼组长和骨干志愿者的带动和劝导下,逐渐能自觉清理,避免了社区因环境整治与一些居民发生矛盾,提高了整治效果。
    二是加强楼组一线预警功能,群防群治保平安。“同心园”楼组自治建设重点培养一支有责任心、威信高、组织协调能力强,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一长五大员”楼组队伍,依靠楼组长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加强居民民情走访,全面掌握居民群众的思想动态、小区基本情况、楼组实有人口信息,真正做到了“知百家情”,在社区与居民家庭之间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实现了居民个人诉求与组织管理信息的双向传递;组建起居民群防群治队伍,完善了信息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楼组动态。家住南苑四村的唐老师是位退休教师,也是楼组的信息员,平日里唐老师经常走家走家串户,及时掌握了解居民群众的思想动态和楼组的基本情况。南苑四村是个老小区,流动人口相对集中,今年6月份,唐老师发现楼道里一户新搬来的外来家庭,女方有孕在身,通过上门走访,疑似有计划外生育的可能,于是唐老师收集了当事人手机号码、工作单位等信息资料,并第一时间告知了社区计生干部,之后又配合计生干部一次次上门做思想工作,最终避免了一起计划外怀孕事件的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同心园”楼组自治建设以来,各楼组抄报各类信息6000余条,涉及楼组公共设施设备修缮、邻里矛盾、人员流动、计划生育、房屋租赁等内容,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工作网,对社区乃至社会稳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三是加强楼组一线调解功能,邻里融洽促和谐。工业区依托“同心园”楼组自治建设,将人民调解工作纳入楼组自治内容,并深入社区积极开展楼组调解员培训,进一步完善“一纵四横”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做到居民之间有了纠纷调解员主动介入协调,努力做好矛盾双方的劝解、安抚工作,将邻里矛盾、家庭矛盾化解在楼组里。娄塘社区邻里纠纷多、矛盾复杂,自开展“同心园”楼组自治建设工作以来,一支强有力的民间调解力量应运而生。南新路437号楼组骨干在组长须培珍的带领下,主动参与各类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做到及时发现、最早介入、兼顾双方、优化调处,在居民中大大树立了威信。今年八月份,南新路437号三楼一户居民家中无人,忘记关掉水龙头,造成二楼居民家中水漫金山,家里的电器、家具、地板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二楼居民回家看到此景,情绪十分激动,住在同一楼组的居民小组长知道后,马上拿出居民信息手册,第一时间联系三楼户主及时回家,双方见面后,发生了口角,眼看事态可能恶化。须阿姨和楼道里其他志愿者上前劝阻,并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分别和双方做工作。经过一次次地苦口婆心地劝解,三天后,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三楼居民一次性赔偿二楼居民4000元,并一同到居委会签订了调解协议书,双方对调处结果都比较满意。根据统计,一年多来,各楼组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382起,成功率73%,有效减轻了社区调解工作压力,楼组已经成为邻里和家庭纠纷矛盾的调节器。
    四是加强楼组一线服务功能,整合资源聚人心。完善楼组一线服务功能是“同心园”楼组自治建设的特色,主要是通过居民间的结对,或是居民个人公益行为,实现居民间资源交换和整合利用。裕民社区24号的董阿姨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一下子不能适应悠闲的退休生活,患抑郁症,几度有轻生念头,同组组长陈阿姨得知后,经常与其他邻里去看望董阿姨,陪她聊天解闷,为其进行心理疏导,并组织了楼组读报聊天小组,邀请董阿姨一起参加,通过一段时间的引导,董阿姨性格开朗了,抑郁症状明显减轻,消除了轻生念头。在“同心园”楼组自治建设中,邻里间守望相助变成了最平常、最自然的事情,不仅如此,楼组居民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开设量血压点、为老代购点,举办楼组兴趣运动会,小手牵大手公益行动等,有效弥补了社区服务的空白点,在邻里互动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感情,进而增强了对整个楼组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今后方向】
    工业区“同心园”楼组自治建设工作实践时间较短,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一是楼组“一长五大员”工作能力有待增强;二是楼组自治功能、品牌特色有待进一步挖掘;三是需进一步完善社会协同参与机制,由于是要得到全体居民、及辖区单位的支持。在今后推进“同心园”楼组自治建设过程中,我们将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柔性化”加强骨干队伍培育。在楼组自治建设中始终离不开楼组骨干志愿者和团队的带头人,他们是参与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是居民信赖的人,是我们可以依靠的人。因此下阶段我们一是要挖掘培育,社区中有一定时间精力、知识能力,愿意为社区公共事务献计献策,能够获得社区群众的支持和信任的居民群众,鼓励他们加入楼组自治建设志愿者队伍,二是要激励表彰,通过树立典型,弘扬先进,营造全民参与社区、奉献社区的氛围;三是要学习培训,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培训讲座、座谈交流、参观学习,不断提高骨干志愿者和团队领袖的能力,通过他们影响、团结、带领相当部分的居民, 参与到楼组自治建设和社区事务当中来。
    2、“草根化”推进特色楼组创建。一是要坚持楼组自治的理念,尊重居民意愿,避免形式化、行政化出现。二是要积极围绕“五自”创建目标,推进特色楼组创建,充分搭建楼组事务协商沟通的平台,居民展示才华的舞台,通过创建增进邻里感情,营造和谐楼组氛围。三是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激励富有成效的特色楼组,发挥辐射效应,带动影响周边楼组,以特色创建丰富楼组自治建设,以楼组自治建设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3、“大众化”完善社区参与机制。楼组自治是居民自治的拓展,具有促进和提升居民自治的功能。但我们的自治往往局限于部分居民、部分团队,因此下阶段工作推进中一是要完善“一长五大员”人选推选制度。要由“大楼组”内的全体居民(或户代表)自行推荐,提高楼组居民的民主意识和信服度。二是要探索楼组与社区单位的共建机制。各社区可以在推进过程中,搭建交流平台,引导社区单位关心和支持楼组自治建设。三是要提高居民“三率”,即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关键是楼组通过畅通渠道、搭建平台、开展活动、提供服务等方式,让楼组居民看到、感受到“同心园”楼组自治建设的实效,才能得到更多居民群众的认可和参与,从而形成整体合力,将“同心园”楼组自治建设这一载体真正做实。
    最后,在此感谢所有“一长五大员”的无私奉献,祝你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谢谢!
来源: 《街镇》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