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码,关注《社区工作通讯》
() - 在线查看《社区工作通讯》内容
- 原《内部参考文稿》查看
喜庆的红色中国结标志、宽敞的社区服务大厅……近日,家住合肥经开区芙蓉社区九龙园1幢203室的赵大爷走进居委会时,忽然眼前一亮:“咦,居委会变新模样了。”
赵大爷眼中的变化,缘于九龙居委会的“品质社区”创建。依托全省首家社区图书馆、社区老年大学、“新安爱心超市”、社会工作服务站、农民工关爱项目——“社区之约”等为群众熟知的服务平台,九龙居委会突出“智惠民生,和谐人文”主题,全力打造阳光九龙、品质九龙。2012年至今,居委会配套建设了九龙社工站、居家养老室、市民文明学校、青少年活动站、棋牌室、舞蹈室、健身房、四点半学校、社区书屋、老少家园、家庭生活指导室、电子阅览室等管理服务场所和平台,为社区各类群体提供教育、休闲、活动场所,实现了幼儿有看护教育场所、青少年有教育学习场地、中年人有健身活动去处、老年人老有所乐的目标,不仅达到居民活动空间最大化,使用效益最优化的要求,而且总体布局人性化,温馨舒适。
九龙居委会的“华丽转身”只是合肥经开区大力实施标准化示范社区创建,倾力打造“品质社区”的一个缩影。
在此以前,因商业街和高校聚集,九龙居委会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和随亲儿童不断增多,居委会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服务水平上都难以适应居民需求。在合肥经开区,遇到类似问题的社区不止九龙居委会一家。针对这种情况,合肥经开区积极推进市级标准化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实施“品质社区”工程。投入近千万元相继完成6家居委会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并顺利通过考核验收,同时自我加压,实行达标社区建设,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思路,对其他10余个居委会进行达标建设,从硬、软件两方面提升了社区服务管理水平。此外,该区继续深化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将计生、综治、安全、消防等职责融入网格,实行“多网合一,一格多员”,推动网格化向网络化升级,并逐步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启动社会综合服务电子信息平台建设,为社区服务管理提供了数字化、信息化支撑。
赵大爷告诉记者,自己平日里有事没事都要到居委会转转,有时看看报纸,有时在老少活动中心找棋友杀上一盘。记者看到,新建成的老少活动中心既宽敞又明亮,可以同时容纳十几桌棋友。最近,自幼爱看戏的赵大爷又迷上了看戏。2012年12月10日,第五届“庐州放歌”百场文艺下基层巡演活动走进合肥经开区,在九龙居委会新建的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上搭起大舞台,连唱了二天大戏,让赵大爷等一帮戏迷们过足了戏瘾。
一位在九龙商业街做生意的孙大姐也在异乡找到了家的感觉,在该居委会城市生活e 站,孙大姐往来于多个特色功能室。“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专为流动人口开设的城市生活e 站,在这里我感觉非常的开心。”孙大姐欣喜地向记者描绘。九龙城市生活e站于不久前免费向居民开放,里面共分为e智空间、家庭生活指导室、心灵驿站、亲子俱乐部、童趣园地、幸福客栈、技艺小站、社区工作服务站、社区之约(志愿者吧)、舞动奇迹、九龙剧院(社区培训中心)等10多个功能区,融生活服务、信息服务、娱乐服务为一体。
去年底,九龙居委会依托安徽大学高校智力资源,成立了九龙社工站。依靠安徽大学社会学系的专业和智力资源,一方面为社区培育出更多的专业社工,另一方面开展社会救助、慈善公益、优抚助残、敬老扶幼、环境保护、社区矫正,心理咨询等志愿服务,并形成居民认可,影响广泛的公益服务品牌。开办以来,已向孤寡居民提供上门帮扶慰问10余次,为社区随亲儿童捐书200余本,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课业辅导20余次。这种通过社工+义工的模式,为社区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打造‘品质社区’,不仅创建了良好的硬件条件,更重要的是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优质的软件服务。”合肥经开区社区管理局负责人如是说。(杨玲 项兴霖 李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