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 社区社会工作
[株洲] 荷塘区社工总站助力打造“基层治理先行区”

  近日,走进株洲市荷塘区桂花街道阳光里社区的东部美的城小区“红色议事厅”,社工正组织居民们围坐在一起,就深入推进“建好一支队伍、画好一张细胞图、确定一种管理模式、推出一批服务清单、制定一套措施、开展一系列服务”的“六个一”小区治理进行“四方会谈”;在赵家冲社区建湘联合党支部微项目“建湘·一米花园”、御景龙湾小区微项目建国“511”、阳光里社区微项目“社区基金”及社区公益慈善超市”等小区,映入眼帘的都是焕然一新的面貌;在“团团希望小屋”看到困境儿童小悦(化名)开心地和社工在一起做游戏……一个个“党建引领・五社联动”的场景,一张张安心舒心爽心的笑脸,一批批幸福家园的打造,让“荷塘月色”更加温馨迷人。

  有序推动青少年城乡帮困项目7个,高效推进“‘疫’起童行  ‘趣味宅家’云上秋令营活动,以及“向阳计划”“爱心续航”“生命阳光”“银邻伴”等20多个项目,社区能人“五步”培育法、“建国511”工作法、志愿者“七步”培育法等一大批工作法的相继推出,一批批“社区基金”公益创投项目的成功运行,“桂花仓”爱心社工等13个公益慈善超市的接连建立,御景龙湾小区等11个微项目的稳步推进,28个“团团希望小屋”的改造建成,困难群众的精准救助,城乡帮困的全覆盖,以“四友小区”治理模式为主要内容的37个小区治理等系列行动,均取得积极进展并得以明显改观,养老服务等60余项民生实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22年来,荷塘社工总站认真落实“湖南省基层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三年行动”“荷塘区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争当基层治理先行区”的决策部署,在荷塘区民政局的指导下,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打造“基层治理先行区”中,更好发挥了“赋能站”“孵化器”和“聚力点”的“三大”作用。

“赋能站”:推进体系化

  面对专业帮扶力度不够、单向推进覆盖面不广、社会认同度不高等问题,荷塘社工总站从强化专业社工人才培养、完善“三榜”工作法、编制服务手册、加强考核评估等方面切入,有效破解这一难点、堵点和痛点,让困难群众得到更有温度的救助帮扶。

  强化专业社工人才培养。锻长板、强弱项、补短板,搭建“阶梯式”社工人才队伍。荷塘社工总站从培养一批急需的社工入手,既鼓励报考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统一组织教育培训,促进专业理论、方法和技能的掌握与应用,又特别注重在一线社会工作实践中,历练、发现和选拔骨干社工,促进社工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加强社会工作督导人才队伍建设,从全区挑选具有较强专业服务能力、实务经验丰富的一线社工,建立全区社工督导人才库。第一批重点培养社会工作专业督导6名,“1+1+1”分别对应被督导机构6家、第二批社工督导培养对象6名,实地督导33次,“手把手”教会、“点对点”督导、“一项项”整改。另外,邀请专家、教授,以及深圳等先进地区的资深督导开展系列培训,常态化提升社工督导的实战技能。

  完善“三榜”工作法。荷塘社工总站围绕“帮谁、帮什么、谁来帮”等关键环节,探索“精准识别榜”“精准施策榜”“精准退出榜”的“三榜”工作法,形成“多元参与、覆盖全面、分层分类、均等可及、综合高效”的城乡帮扶格局,构建起“区—镇(街道)—村(社区)”的城乡帮扶体系。荷塘区社工总站建立“分类摸排—分步核准—分级公示”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在尽力扩大帮扶覆盖面的同时,让帮扶工作经得起评议,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推出“精细立项组团、精确供需对接、精准定档施策”的帮扶工作模式,深度发动群众参与,组建起相互熟悉、有感情基础的帮扶小团队,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帮扶小团队因人而异、精准施策,更精准地满足帮扶群体的需求。推进群主大会“群主联盟”,优化整合民政、残联等部门与城乡帮困项目实施的有关资金,广泛发动爱心企业、“两代表一委员”、爱心人士等,开展“线上+线下”爱心募捐、公益众筹,广泛链接社会爱心资源;先后制定出台《荷塘区城乡帮困捐赠资金使用“五准”和“五不准”》《荷塘区农村城乡帮困资金使用指导意见》《荷塘区城乡帮困项目考评奖励办法》等制度,建立监管、评估及反馈的全流程制度体系;推行“看、听、查、评”的方式,对帮扶项目实施科学管理、帮扶有别、进退有据,提升城乡帮困的精准度和公信力,畅通退出渠道,更好实现对相对困难群众的精准帮扶。

  编制服务手册。荷塘社工总站组织各领域项目社工,分为5个汇编小组,围绕“老、弱、病、残、妇”五大领域,把经过多年实践探索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结合最新政策要求,“线上+线下”开展汇编讨论60余次,开展专业工作坊工作调度会、专家论证会共20余场;线上线下与专家教授沟通,对接手册编写意见100余次,分别编写完成《荷塘区困境老人服务手册》《荷塘区困境儿童服务手册》《荷塘区困境妇女帮扶实务手册》《荷塘区大病救助服务手册》《荷塘区困境残障人士服务手册》。

  加强考核评估。荷塘社工总站坚持对帮扶服务项目的日常指导、督导整改、服务跟进,严格项目的中期评估及终期评估,并将考核评估结果与本期项目服务资金拨付、下一轮服务项目竞标等紧密挂钩。截至目前,全区策划实施相对贫困人员精准帮扶项目175个,帮扶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失独家庭、自闭症儿童、精障患者、残疾人患者、因病致贫家庭等个案5000余人,受益群众达7万余人次。

“聚力点”:推进社会化

  面对资源动员不足、社会力量不够等问题,荷塘社工总站从探索“社区基金”及建立社区公益慈善超市、搭建志愿服务平台、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着手,有效实现政社互动。

  首创“社区基金”众筹模式。荷塘社工总站通过发动募捐,在全市率先设立“桂花仓”慈善超市,引导广大群众参与进来,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应。如:在桂花街道,荷塘社工站以“99公益日”为契机,还通过举办“桂在有我”企业家沙龙、新春走基层等活动,创新社区基金募集机制和方法,动员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等多元力量,为基层社会治理捐赠资金,构建“社会力量出资、党支部出智、社区社工出力、人民群众满意”的社区治理新模式,链接资金和物资74万余元,共为辖区213户因大病致困人员,单亲、残疾、低保家庭的青少年儿童,有劳动能力及就业需求的残障人士,精障群体、空巢独居老人,以及困境妇女提供了精准帮扶服务。紧扣居民需求,凸显慈善惠民服务实效。荷塘社工站联合桂花街道、湖南省青少年基金会,以促进社区善治、支持社区服务、推动社区发展为目的,推动慈善资源服务本土化。其中,赵家冲社区建湘党支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坚持需求导向,通过筹募社区基金,让小区老旧墙穿上“花衣裳”,以公益慈善、自治互助的方式,引导和解决小区公共区域美化等系列问题。创新募集方式,撬动社会资源助力治理。赵家冲社区、阳光里社区,通过拓宽社区治理资金筹集渠道,荷塘社工总站举办多种活动,动员多方力量捐赠资金,利用网络筹款渠道,搭建推广平台,盘活社会力量,推动多方资源整合。2022年“99公益日”期间,赵家冲、阳光里等社区,通过社区基金筹集善款5万余元。坚持合规透明,激发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基金的运行,分别接受社区居民和社会监督,通过“一米花园”等微项目召开花园议事会,邀请居民参与管理,明确专人维护,并向居民代表报告经费使用明细,接受民主评议和社会监督,拓宽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一批“社区基金”的成功运行,让更多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通过积极捐赠款物、成立互助组织、开展结对帮扶等,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日益提升,小区治理成效更加明显、更可持续。

  搭建志愿服务平台。荷塘社工总站搭建“荷塘志愿”线上服务管理平台,并推进政务信息服务平台、社区综合信息平台、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及网格员手机APP等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优化“指尖办”“掌上办”“帮代办”等便民服务。荷塘社工总站统筹志愿者招募、志愿活动发布、微心愿认领、积分兑换等,推进“点单式”服务,构建“群众点单、平台派单、党员和志愿者接单、服务对象评单”的管理闭环,实现志愿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荷塘社工站在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创新推出荷塘志愿APP和微信小程序,将志愿服务活动在平台发布,志愿者可自由接单,根据需求匹配志愿服务,并终身积分。同时,建立“邻里V学院”“邻里V实践地图”“邻里V平台”“邻里V激励”的“4V 志愿者”体系,培育小区志愿者。截至目前,平台注册志愿者12000余名,志愿服务队伍209个,累计发布活动7355场,开展疫情防控、小区治理等各类志愿服务时数达6万余小时。

  升级“社工服务E平台”。通过社工APP,党员志愿者将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及时上传,荷塘社工站根据实际情况下派给各镇(街道)社工站、村(社区)社工室,按照“三榜”工作法的要求进行规范服务。推动社区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对三级社工站的所属地区、组织名称、成立方式等进行统一管理,为各级领导的科学决策奠定基础。推进社工专业化、本土化与职业化,统一管理社工人员的基本信息、政治面貌、文化程度、服务项目等,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对社工站和社会工作者的实时动态统一管理。

  整合社会资源。荷塘社工总站通过链接大批志愿者,整合社会资源,打通党委、政府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减轻社区工作负担,节约时间与人力成本、节省政府投入、提高服务效能,让困难对象得到暖心帮扶。全区通过举办千人城乡帮困工作推进会,现场筹集资金、物资共400余万元。以点带面,带动全区公益慈善事业的良性发展。全区发起腾讯“99公益日”众筹项目,线上线下筹款近500万元,让特殊群体、困难对象得到更专业的立体帮扶,构建起“党委政府引导、社会各界参与、项目化运作、小团队实施”的城乡帮困长效体系,充分调动起社会各界参与城乡帮困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全区营造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让困难群体得到更加精准、更可持续的帮扶。

“孵化器”:推进组织化

  面对项目服务土壤不够深厚、专业服务能力不足、群众协同不够等问题,荷塘社工总站持续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等系列行动,为全区深入推进社会治理注入新动能。

  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行动。荷塘社工总站成立工作小组、明确社工站定位,加强经费保障,统筹推进各社工站(室)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

  “双孵化、双培育”。荷塘区民政局牵头成立区社会组织综合党委,为推进全区社会组织“双孵化”“双培育”提供组织保障。“大同社工机构”,以及各入孵社会组织,分别成立党支部或功能型党组织。在入孵培育中,大力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特别注重确保党建引领各社会组织的治理方向,全区的志愿服务队、慈善基金会、家庭教育互助会等社区社会组织,均由小区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会长,通过党组织带动开展工作。各有关主管部门(行业单位)、镇(街道)、村(社区),还将指导和监督社会组织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考评范围,并与领导班子目标绩效考核、领导干部个人实绩考核、乡村振兴等相挂钩。

  从人员、阵地、设施、教育培训、服务项目、经费支持、专业督导等入手,把公益服务中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会救助站、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心理咨询室等多个功能站室,串联一起、整合一块、综融一体,精准匹配、共建共享,在全省率先实现“区级社工总站—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村(社区)社工室”的全覆盖。通过有效贯通、共同推进,增强专业服务共同体意识,加快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和本土化,让全区社工站(室)真正实现“入驻得了、融合得进、联动得起来、作用发挥得好”。

  “区级社工总站—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村(社区)社工室”三级联动。切合荷塘区基层治理实际,培育一批急需的结构合理、专业性强的社会组织。全区培育和孵化专业队伍共73个,一批枢纽型社会组织得以做优做强,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入孵—出壳”的全流程标准化孵化培育,以镇(街道)社工站为载体,区级社工总站培养培育街道或社区备案类公益组织共58个,均能独立开展各类活动和推进小区治理,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骨干作用。加强村(社区)社工室建设,根据基层治理的需求,在每个试点小区培育以“社区服务类、社会事务类、志愿服务类、文化体育类、慈善救助类和居民维权类”等6大领域的社区社会组织共60余家,为推进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培育一批骨干力量。先后引进社会组织18家,孵化本土组织21家,新增培育本土社工130余人,吸附70余名专业社工专职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和基层治理。

  推进社会治理能力提升行动。荷塘社工总站开通“邻里学院”,组织集中培训,“线上+线下”相结合,全方位为社会治理赋能,“治理共同体”不断巩固壮大。

  从培养一批急需的“社区能人”入手,到以推进“党建引领・‘四友’小区”(“友人才”“友组织”“友服务”“友文化”),先后组织社区“两委”、社会组织、社工、网格员、小区党支部书记、志愿者、楼栋长、居民代表等,开展“荷塘区基层治理先行区社会组织动员培训”“小区大治理——荷塘区基层治理先行区创建路径”“服务项目的设计与管理”等28场 “益课堂”系列培训共7万余人次,并以漫谈会、座谈会、议事协商会等方式,以小区问题为导向,分批次解决到位,有效提升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这些,得益于荷塘区委、区政府把社会工作纳入全区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评”。

  以实干暖民心,以实效促发展。荷塘社工总站推进服务对象从特定群体“补缺型”—适度普惠型、服务内容从物质帮助为主—照护服务和关爱服务拓展、服务质量从“粗放式”—“精细化”、服务形式从“人找政策”—“政策找人”的“四大”转变,见证着传统供给向“数字化”集成创新的蝶变,催生着“荷塘”治理现代化探索实践的改变。

(通讯员:李壮志、王鹏)

 

来源: 新湖南客户端-中国社区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