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码,关注《社区工作通讯》
() - 在线查看《社区工作通讯》内容
- 原《内部参考文稿》查看
(通讯员 李壮志 王鹏)近年来,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率先提出建设“基层治理先行区”,这为社会组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作为承接区社工总站的株洲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大同社工机构”),如何更加挺膺担当、更好发挥作用?
荷塘区将优化养老服务作为幸福荷塘系列民生行动重点民生实事推进,着力强化保障、提升质量、增强供给,建成1个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累计为老人提供送餐、助洁、助浴等多种居家上门服务23万余单,构建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覆盖城乡的多元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实现区域全覆盖。其中,“友邻帮”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自2019年实施以来,通过发动农村困难老人周边热心村民上门服务,共计产生服务3.2万余次,有效解决农村居住不集中、服务半径长、养老服务配送上门难的问题,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
该区充分借鉴这些多年行之有效的创新经验,以“四个先行”为抓手,敢于创新、勇于担当,在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打造“基层治理先行区”中,及时有效提供了专业支撑作用。
认识先行
定好向。党的十八大对基层治理作出了部署安排,该区组织系统深入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等文件精神,为更好参与打造“基层治理先行区”把握了方向。
定好位。基层治理是党政所期、时代所需、人民所盼,高效推进基层治理是新时代赋予的共同职责。作为专业社会组织,他们主要从四个方面精准发力:
寻找创意。创意是知识积累的灵感迸发,有创意才有创新。基层治理创新,要体现地方特色和反映问题特征,有价值眼光,对基层治理中的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如何分析研究?就是在上级文件、工作部署、经验交流、形势判断、趋向分析、走访调研中,收集汇总和分析掌握群众的需求,运用开放性思维加以理性研判,激发灵感,提炼出有创意的服务思路。
设定项目。项目策划,是推进创新思维向行动转化的好中择优、优中选优的过程。好的项目规划和策划,能有效引导广大群众的热情参与,能积极推动工作落细落实、走深走实。项目设定要十分注意方向定位,必须面向进步和发展。有利于常规工作出新、重要工作落实、难点工作解决、薄弱环节突破;有利于政策创制和流程再造,有效把握新情况、应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同时,要传承和运用自身优势,形成特色,打造品牌。如:他们先后协助制定出台《荷塘区城乡帮困捐赠资金使用“五准”和“五不准”》《荷塘区农村城乡帮困资金使用指导意见》《荷塘区城乡帮困项目考评奖励办法》等文件制度,完善监管、评估及反馈的全流程制度体系;积极协助桂花等街道(镇),完善“精准识别榜”“精准施策榜”“精准退出榜”的城乡帮困“三榜工作法”。他们策划并实施了青少年城乡帮困项目7个,高效推进了“‘疫’起童行 ‘趣味宅家’云上秋令营活动、“向阳计划”“爱心续航”“生命阳光”“银邻伴”等20多个项目。他们链接资源,创新推进“社区基金”公益创投项目,建立并运行了“桂花仓”爱心社工等13个公益慈善超市,充盈资金池,增强“造血”功能。截至目前,全区策划实施相对贫困人员精准帮扶项目175个,帮扶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失独家庭、自闭症儿童、精障患者、残疾人患者、因病致贫家庭等个案5000余人,受益群众达7万余人次。
补好位。基层治理,是新时期大众之所盼。随着社会的发展,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如:未成年人保护、困难群体的立体帮扶,业主与物业之间、业主与业主之间等矛盾纠纷调处等,都需要通过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方法,去应对和解决。他们及时介于困难个体精准帮扶等公共事务,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中有效推进服务到位。
推进专业化体系化规范化服务。如:他们搭建“荷塘志愿”线上服务管理平台,完善并推广“邻里V学院”“邻里V实践地图”“邻里V平台”“邻里V激励”的“4V”志愿者培养体系。截至目前,平台注册志愿者13000余名,志愿服务队伍209个,累计发布活动7556场,开展疫情防控、小区治理等各类志愿服务时数达10万余小时。既节省行政开支,又常态化精细化精准化推进便民服务。完成《荷塘区困境老人服务手册》《荷塘区困境儿童服务手册》《荷塘区困境妇女帮扶实务手册》《荷塘区大病救助服务手册》《荷塘区困境残障人士服务手册》等5个服务手册的汇编。这既促进基层治理的深入推进,又提升荷塘基层治理的影响力。
理念先行
既看到光明的前途,也体会过程的艰辛。基层治理,绝不是居民有什么要求、都去回应和满足这么简单。这中间充满讨论,有时甚至是争论。加强议事协商,把议事协商变成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过程,把推进基层治理的过程变成凝心聚力的过程。他们从倡导和培育互助精神入手,让群众互帮互助。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切实解决了一批又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引导推进小区自治、社区共治。如:他们创新推行“小鬼当家”,以“青春力量 活力家园”为主题,以“友人才”“友组织”“友服务”“友文化”的“四友小区”治理模式为主要内容的“社区青春行动”,让青年社会组织、青年社工、青年志愿者更好参与进来,让小区治理更有活力。同时,首创推出“楼栋长来当家”,有效把居民组织起来、发动起来、凝聚起来,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汇聚了群众智慧与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促进了让群众服务群众、让群众帮助群众,实现了基层治理“链式”推进和迭代升级,优化了新时代基层治理的良好生态。
试点先行
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小区、不同的服务群体,他们应用不同的专业技能方法、推进不同类型的试点探索。如:他们探索推进“建好一支队伍、画好一张细胞图、确定一种管理模式、推出一批服务清单、制定一套措施、开展一系列服务”的“六个一”小区治理模式;探索形成社区能人“五步”培育法、“建国511”工作法、志愿者“七步”培育法等一大批工作法,稳步推进御景龙湾小区等11个微项目,改造建成28个“团团希望小屋”,推进了37个小区治理系列行动,更好服务了养老等60余项民生实事,实现困难群众精准救助、城乡帮困全覆盖。
赋能先行
“党建引领・五社联动”如何实现互联互动?如何持续巩固扩大提升治理共同体?
推进社会治理能力提升行动。他们开通“邻里学院”,组织集中培训,“线上+线下”相结合,全方位为社会治理赋能,“治理共同体”不断巩固壮大。培养一批急需的“社区能人”入手,先后组织社区“两委”、社会组织、社工、网格员、小区党支部书记、志愿者、楼栋长、居民代表等,开展“荷塘区基层治理先行区社会组织动员培训”“小区大治理——荷塘区基层治理先行区创建路径”“服务项目的设计与管理”等28场 “益课堂”系列培训共7万余人次。在推进小区治理中,以漫谈会、座谈会、议事协商会等方式,聚焦小区问题,现身说法、达成共识、一体行动,以实绩帮助居民群众实现自我价值并增强其使命感归宿感,以实效取信于民并赢得更多更大的治理“朋友圈”。
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行动。成立工作小组、明确社工站定位,加强经费保障,统筹推进各社工站(室)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搭建“阶梯式”社工人才队伍。从培养一批急需的社工入手,既鼓励报考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统一组织教育培训,促进专业理论、方法和技能的掌握与应用,又特别注重在一线社会工作实践中,历练、发现和选拔骨干社工,促进社工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加强社会工作督导人才队伍建设,从全区挑选具有较强专业服务能力、实务经验丰富的一线社工,建立全区社工督导人才库。第一批重点培养社会工作专业督导6名,“1+1+1”分别对应被督导机构6家、第二批社工督导培养对象6名,实地督导33次,“手把手”教会、“点对点”督导、“一项项”整改。另外,邀请专家、教授,以及深圳等先进地区的资深督导开展系列培训,常态化提升社工督导的实战技能。培育一批急需的结构合理、专业性强的社会组织。全区培育和孵化专业队伍共73个,一批枢纽型社会组织得以做优做强,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入孵—出壳”的全流程标准化孵化培育,以镇(街道)社工站为载体,区级社工总站培养培育街道或社区备案类公益组织共58个,均能独立开展各类活动和推进小区治理,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骨干作用。加强村(社区)社工室建设,根据基层治理的需求,在每个试点小区培育以“社区服务类、社会事务类、志愿服务类、文化体育类、慈善救助类和居民维权类”等6大领域的社区社会组织共60余家,为推进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培育一批骨干力量。先后引进社会组织18家,孵化本土组织21家,新增培育本土社工130余人,吸附70余名专业社工专职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和基层治理。同时,以体育运动、户外活动、沙龙等方式,加强专业社工团队建设,不断提升执行力、战斗力、凝聚力、创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