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 区街领导专栏
社会管理创新应当把握和平衡的几个关系
来源:江苏省宜兴市宜城街道
——关于县级城市街道社会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省宜兴市宜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蒋宁鹏

    宜城街道是县级城市---宜兴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从2006年宜城镇撤消宜城街道设立以来,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了 以社会管理为主,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从中看到一些社会管理中应当把握和平衡好的关系。综合一下,有八个关系。 
    这八个关系分别围绕经济社会的发展理念、发展阶段、领导体制、资源依靠、发展目的、工作方法、保障措施和创新发展,作一些阐述,谈谈个人体会。 
这八个关系提醒我们,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更好开展。

  
    一、有形发展和无形发展的关系  
    一个充满幸福感的现代化城市,首先是一个美丽城市,市容靓丽整洁,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到位,同时又是一个和谐城市,市民的素质较高而且在不断提高,社会有序,关系和谐。美丽城市、和谐城市协调发展,居民才会安居乐业,内心充满幸福感,这个城市才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幸福城市。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一手抓有形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搞好硬件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建好美丽宜城;一手抓无形发展——以人为本,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建好和谐宜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统筹推进,合二为一。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积累,宜城有形发展这个轮子转得更快些。经济实力增强了,无形发展就有了好的基础和条件。但是,一个轮子转得快,一个轮子转得慢,就会产生不持续、不协调、不和谐的问题,正如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社会矛盾明显增多,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危、诚信缺失现象。我们应当加大社会建设的投入,更好地重视民生、加强社会管理,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文化软实力,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参与和谐社会建设,让宜城无形发展这个轮子转得快些,与有形发展同速运转、同步前进,走出符合宜城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政府行动与社会行动的关系  
    社区是由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当前宜城街道的社区发展,处于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呢?  
    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我国的社区发展正处于“政府决策、政府行动”(以下简称政府行动)阶段向“政府决策、社会行动”(以下简称社会行动)阶段转变。宜城街道的社区发展,总体上也处于这样一个阶段性转变过程中。  
    处于这一阶段性转变过程中,宜城街道已基本完成了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社区化的过程,架构了行政管理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体制基础,也就是政府的社会职能重心下沉到了社区,由社区事务工作站来承担,按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赋予社区协助政府履行社会的职能并落实了相应的经费保障。  
    是否有可能缩短这个转型时期,快一些进入社会行动阶段呢?这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探索的课题,可以围绕以下内容进行探索。一是促进社会行动步伐的加快。出台扶持政策,培育社会组织并将他们变成政府的合作伙伴,街道的巷头社区设立了“社会组织孵化器”,就是这方面工作的尝试;引导社会个体由单位人转变为社区人,例如,组织街道机关的党员进社区报到,在做好本单位工作的同时走进社区,承担起相应的社会义务;推动驻社区单位成为社区成员单位,街道的宜北社区建立“大党委”,把辖区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吸收为“大党委”兼职委员,形成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统筹共建的社区建设新格局,实现政府行动与社会行动的有机结合、互动合作,等等。二是加快政府社会职能协作化进程,建立较为完善的扁平式社会管理协作机制、公共服务协作机制、居民自治的组织机制。例如,抓住宜兴市公安局加强社区警务建设工作的机遇,有效整合社区民警、社区公安辅警、驻社区城管人员、社区治保员,在社区治安、市容管理、交通协管等方面发挥好综合管理作用,做好社区人员信息化管理等基础工作,由对上负责、各自为战的状况转变为以社区业务工作为导向的扁平式协作机制。如果这些方面探索有成效,社区发展将更有成效,进入社会行动阶段的步伐会加快一些。  
    进入社会行动阶段,社会发展将摆脱对政府的过多甚至过度的依赖,社会力量将在更大的范围和更广的程度参与社区的发展。这一阶段的社会发展,具有内生性的发展动力,是可持续的、较高形态的、较为成熟的内涵式发展。

  
    三、街道与社区的关系  
    宜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是宜兴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在宜兴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管理与服务着40平方公里辖区内的34个社区(村)。  
    社区、居(村)委会是居(村)民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作为政府机构的街道与居(村)民自治组织的社区,应当是什么关系呢?两者的关系应当从过去的简单的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转变为领导与管理、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复合型关系。街道与社区之间,要提倡在商量中办事,用民主的方式推进日常性工作。街道的事情要办好,考虑社区的实际,尊重社区的首创精神,调动社区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十分重要。34个社区(村),各有各的实际情况,一刀切的简单命令,对干好工作是不利的。  
    在考虑社区特殊性、调动社区积极性的前提下,应当强调全局观念,坚持在大局下行动。一些全局性的工作,一些重点工作,必须有“一盘棋”的思想。齐心协力能办大事,能推进好重点工作。例如,社区领导班子的人事权集中在街道党工委,社区推荐、街道决定,这是符合党管干部原则的。又如,社区经费的使用权归社区,按规定和制度使用,同时接受街道的统一管理,接受居民的民主监督。宜城街道人口多,范围大,建设充满幸福感的现代化城市,一定要有统一性。社区要自觉维护这个统一性。  
    在社会管理中,为了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置能力,街道以及宜兴市级层面启动应急预案,可能会独立于社区层面直接介入处置事件,有时是必要的。但也要尽量让相关社区参与进来,形成上下联动、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  
    社区与社区的关系问题需要提一提。宜城街道的社区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好邻居”,互相支持,优势互补,共同前进。这个好做法,要继续提倡,很好坚持下去。要鼓励、支持社区与社区之间的工作竞争,竞相开创新的工作局面。但要防止不从整体利益出发的、本位主义的竞争,这会带来不团结,影响全局工作。 


    四、街道与其他单位、社区与驻社区单位的关系  
    其他单位是指街道下属单位以外的各级组织、各个单位。驻社区单位是指该社区范围内的各个单位。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根桩”。街道的发展离不开上级的关心,离不开兄弟乡镇、驻街道职能站单位、结对共建单位等等其他单位的支持,离不开各界人士包括外籍人士、外来人员的支持。社区的发展,也离不开方方面面的关心和支持。处理好街道与其他单位、社区与驻社区单位的关系,可以在合作、共赢的原则下,调动各方积极性,争取更多的支持,有效拓展社区建设的资源和空间,营造好的环境促进街道发展。  
    对上级的决策、决定和工作要求,坚决贯彻,结合街道实际创造性落实,在可能条件下,积极争取有利于街道发展的政策条件。虚心向兄弟乡镇学习,借鉴成功经验,把街道的事情做得更好。尽可能多地争取驻街道职能单位、结对共建单位的支持,例如,我们在处置涉众型利益矛盾的过程中,主动会同、积极协调街道区域范围内的市人民法院、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和经侦大队、市司法局、市人社局等部门和单位,形成工作合力,推动问题解决。  
    处理好街道与其他单位、社区与驻社区单位的关系,是为街道的发展提供资源和力量支持。

  
    五、社区与居民的关系  
    社区与居民的关系,居委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作了明确阐述。我的理解是,社区是居民之家,居民是社区这个大家庭中的成员,社区用服务的方式管理好居民,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这里面需要探索并建立居民自治的组织机制。应当在保留传统的社区—居民小组—居民垂直管理体制的同时,更好发挥物业公司、居家养老站等专业性服务组织,书画协会、合唱团、舞蹈队、门球组等居民自发性社团组织的作用,把居民组织起来,丰富、完善社会管理组织体系。宜城街道的睦邻点,依托居民家庭,把左邻右舍有相同爱好、共同兴趣的人员组织起来,就近开展活动,方便居民的同时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这是居民自治的一种创新,比较适合本楼道本楼幢本小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宜城街道对睦邻点进行扶持,由社区申报、街道审核后发放经费补贴,这个过程中,政府是决策者,社区是组织者,社会组织是实干者,居民在社会组织中找到了“社区人”身份,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增强了社区归属感,促进了社区生活共同体的形成。  
    社会管理最终是对人的管理,如何开展管理呢?做好人的基础性信息管理十分重要。要上门走访,调查了解,清楚知道一个楼道,一个小区,一个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建立起信息化档案。  
    社会管理要靠人来管理。建好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很重要, 同时保障工作经费,提供工作条件。  
    这里要说说居民与居民的关系。居民与居民,一墙之隔是两户人,拆了墙便是一家人。社区工作就是拆这堵无形的墙,把两户人变成一家人。这里面要发挥好睦邻文化的作用。  
    我们有一个体会,社区要用民主的方法解决法律没有解决的问题,用人情、耐心和诚意解决依法行政、法院判决解决不了的事情。是否可以提“以德治社”的指导思想呢?可以作进一步的研究。 


    六、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民主与法治密不可分。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既是一个严谨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生动的实践课题,是基层社会管理中应当把握好的一对关系。  
    民主在基层的实践是具体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管理者,静下心来倾听来访人员的想法和诉求,转变作风深入基层与群众交流沟通,决策民生事项时换位思考想一想百姓会怎么想,等等都应当是民主的题中应有之义。民主是对他人人格和权利的尊重,是一种程序,是一种作风,在公正、公平、公开的前提下,权利对权力的监督,是一个平等交流、在交流沟通中达成共识的过程。通过民主,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了解真实情况,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维护公平正义、凝聚各方力量。有了这种民主前提和政治基础,人民群众就可以广泛有效地动员起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推进社区的民主自治进程。  
    法治是民主的保障。建设法治宜城,应当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方面,社会管理者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自觉接受监督;另一方面,深入开展普法工作,提高群众的法律素质,自觉地在法律框架内行动和开展活动,建设人人敬畏法律、各方依法办事的法治城市。  
    民主需要法治保障,又要受法治的规范和制约。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一些人举着民主的幌子,以追求民主权利为借口,组织群体性事件维护少数人或个别人的不正当利益甚至是非法利益。对这样的人和事,必须坚决依法打击。 

 
    七、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稳定十分重要,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这一点已经深入人心。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才会从根本上维护稳定。有一些例子,只顾眼前的投入或一时的形象,较少考虑或不考虑形势与市场的变化,今后是否有产出,投入巨资建的工厂、酒店、地产项目,刚建成就面临关门、破产或销不出去,更严重的是为了维持“泡沫”,不惜高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行为,一定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不可不重视。矛盾纠纷的产生有一个过程,化解也有一个黄金时机。积累性矛盾,是产生以后没有及时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积累,失去了解决的最佳时空条件,往往是付出更多的社会成本才得以妥善解决。对新产生的矛盾纠纷,应当坚持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调解、第一时间稳控,从早从快实现案结事了,杜绝产生新的积累性矛盾;对历史性的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建立工作小组,拟定化解方案,把握积案化解的规律性特点,持之以恒,一抓到底直至完全化解。我们体会到,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带有必然性,但具有可控性。经过我们的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妥善处置纠纷,并举一反三,从矛盾个案中,从局部的社会矛盾中引起警觉,为全局的稳定提供可行路径,促使我们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实现更高层次的稳定。  
    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沟通工作,是新形势下稳定工作的一个新内容。应当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格局、社会舆论环境和公众参与的深刻变化,善待媒体,善用媒体,以开放、自信的态度,正面、及时、主动回应媒体关切,疏导公众情绪,调适社会心理,最大限度增加媒体在维护舆论生态环境中的正面声音。  
    从一定意义上讲,稳定是一种心理预期。安全生产、平安生活,是增强安全感、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的一根底线。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主,在深化严打整治的同时,推进居民小区技防改造,提高科技防控水平。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平安生活的检测管控、排查整治常态机制,及时解决影响安全的突出问题,使安全成为响亮的城市品牌。 

 
    八、求实与创新的关系  
    符合实际的创新,能够推动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要从宜城的实际出发。宜城,是县级市——宜兴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撤镇设立街道已有6年时间;2012年,300亿元应税销售中服务业与工业的比例约为2:1,财政实力居宜兴市首位;26万人口中外来人员有10万;近几年来,有15个村撤村设居;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较多,群众性文化活动比较活跃,等等,这些都是宜城的实际。立足这些实际的创新,针对性才会强,实效才会明显。  
    我的理解,用更少的投入,更快捷的路径,更简便的载体、最受群众欢迎的方式,把工作做得更好,取得更明显的成效,这就是符合实际的创新。满脑子创新,行动上选择哗众取宠的形式主义,采用劳民伤财的花架子,实质上是工作作风不实的表现,创新就走调了,变成了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表面文章。  
    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把握事物未来发展方向,未雨绸缪,用小的投入获得大的产出,收获好的回报;防微杜渐,阻止事情向更坏的方向发展,用少的付出取得大的成效,也应当是创新。这种创新能够帮助我们见于未萌而不是暗于成事。  
    从辩证法角度看,这八个关系,呈现出矛盾的关系。当然,社会管理中还有其他矛盾或矛盾的关系。社会是由矛盾组成的,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解决矛盾,在解决矛盾中推动社会发展。能否在社会管理的实践中,把握和平衡好这些关系,协调处理好这些矛盾,存在两种可能性,而且这些矛盾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会有新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我们在解决矛盾过程中会碰到新的矛盾和问题。事物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只要我们遵循规律,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把发展的正能量做大做强,我们的经济社会就会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