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码,关注《社区工作通讯》
() - 在线查看《社区工作通讯》内容
- 原《内部参考文稿》查看
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 区街领导专栏
我对邻居的新理解
来源:江苏省宜兴市宜城街道
江苏省宜兴市宜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蒋宁鹏
2012年10月10日至15日,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宜城街道举行了“喜迎十八大、高歌睦邻曲”为主题的第六届邻居节。邻居节期间,街道、社区举办了76场形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赢得了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居民的欢迎。今年的邻居节,我们积极拓展内涵,创新活动形式,以大睦邻的开放和包容,建设和谐社区,创新社会管理,成为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一、 邻居节上的睦邻活动
根据活动主体,第六届邻居节开展了这样几类睦邻活动:
一是以家庭及其成员为主体的活动。①居民相互之间的交流。文峰社区开展的“平安吉祥小天使敲门送祝福”活动,小朋友敲开邻居家门,送上诚挚祝福;阳羡社区为金婚夫妇赠送生日蛋糕,举办文艺演出;宜北社区的义工上门慰问困难老人;巷头社区的“展民俗风味”、东山社区的“厨艺比拼乐邻里”等活动,居民朋友在美食享受中融洽感情。茶东等社区的居民在社区开展的家庭闲置物品、儿童玩具交换活动中,通过物品的舍与得,增进了解,加强沟通。②居民与大自然的交流。城北社区组织的环西氿自行车健身赛,大同社区开展的“与邻居一起去郊游”,长新社区在东氿边市民广场上的邀邻里品茶论道,与邻里为友,与自然相融;阳泉社区居民在“邻里同携手、共创文明城”环境清洁行动中,改善小区环境,增进相互了解。③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交流。城南社区的家庭趣味运动会,北虹社区的家庭才艺展示,搭建了家庭交流的平台;东虹小区的百家宴,以家庭为单位自备美酒、烹调佳肴,在小区广场上共同品尝,载歌载舞,居民自信地讲:“我们是最和谐的小区”。
二是以市民群体为主体的活动。①城乡市民之间的互动。位于城郊结合部的南园村、山林村举办的烹饪比赛,农民端出最特色的农家土家,居民烧好最拿手的美味佳肴,邀请本村的老寿星品尝,南园村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由衷感叹:“这是我今生最开心的一顿饭”。 ②宜兴市民与外来人员的互动。曲坊社区举办的“携手新市民,融入大家庭,共叙邻里情”百家宴,土城社区“爱心手牵手”新市民行动,服务外来人员,尊重外来人员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让他们参与宜兴的社会经济发展,逐步享有与本地居民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共享发展成果。③不同市民群体之间的互动。在民主社区、大同社区、茶东社区开设的道德讲堂上,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更多人,互帮共促,共同提升市民的道德素养。
三是以社区为主体的活动。①社区之间的合作。城中的和平、大同、民主、新华、茶东五个社区,联袂展示的“家庭服饰秀”,成为第六届邻居节最靓丽的活动。“夸夸我的好邻居”等有特色的活动,街道邀请有关社区现场观摩,在交流中拓展工作思路。②社区与共建单位之间的合作。邻居节上的结对签约,溪隐社区成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社会实践基地。邻居节开幕式上表彰的市财政局、市体育局、文广新局等百名好邻居单位,热情支持、积极配合社区的发展和建设,与社区建立了睦邻友好关系。
以往的一些睦邻活动,还在宜城街道层面展开,在抗雪救灾、抗击台风等应急处突、抢险救灾过程中,都可以看到与宜城街道结对共建部队广大官兵奉献的身影。在中国社工协会成员中,与宜城结为友好单位的新疆克拉玛依市胜利路街道、深圳市招商街道、杭州市下城区武林街道等,围绕居家养老、大党委建设、社会管理等工作开展交流探讨。在今年邻居节期间,溧阳、扬州等地的媒体记者慕邻居节而来,采访、报道、记录宜城的第六届邻居节,积极宣传宜城,增进了不同地域主体之间的邻居关系。
在宜兴的发展中,外籍人士成为一支生力军,据初步统计,在宜城生活、工作的外籍人士有80多人。在宜城街道白果巷经营服装的韩籍人士盛浩熙,经常称赞宜兴:“这里适宜居住,适合创业,对外来人不排斥”。在今后的睦邻活动中,拟设计在宜外籍人士为主体的活动,以更开放的姿态欢迎他们的融入。
邻居节活动,纽带是文化。荆东社区的“邻里乐”棋牌比赛,唐公社区的邻里乐曲艺表演,土城社区的居民才艺大展示,等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满足社区成员的文化生活需要,让居民感到社区不仅是居住的地方,更是自己的精神乐园,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在培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新风尚的同时,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演绎“崇文厚德、和谐奋发”的宜兴城市精神。
二、我对邻居的新理解
邻居节的探索性实践,突破了传统的邻居概念和邻里活动,增加了我对邻居内涵的新理解。
1、理解邻居的新内涵。词典解释,邻居是指住处接近的人家。宜城街道创新性的睦邻活动,打开了邻居内涵的新空间。邻居的新内涵,应当包括人与自然的睦邻,爱绿爱环境爱小区;包括人与动物的和谐,文明科学养宠物;包括社区与社区、社区与共建单位的睦邻,工作联动,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包括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居民与农民的睦邻,工业化浪潮中本地户籍的宜兴人与外来人员的睦邻——农民进城居民化、外地人员“移民”宜兴化,是新形势下最具挑战性、最有创新性的社会课题;应当包括地域概念上的街道、县市,以及更大范围的行政区域,都可以睦邻相处,友好往来。邻居,不是一个名词,更应成为一个动词,在新形势下如何做邻居、做好邻居。
2、领会邻居与和谐的内在联系。建设和谐社会,是十七大以来党的执政理念,中央的治国方针。和谐,是我们做好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理论指导和工作指南。邻居是和谐的具体化、实践化、生活化,贴近基层实践,贴近群众生活,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容易为基层群众理解和接受。邻居与和谐一脉相承,和谐是邻居的理论指导,邻居是和谐的具体体现;中央倡导和谐,基层实践邻居;理论研究讲和谐,实际工作讲邻居。老百姓不一定要从理论上完整、准确理解和谐的理论体系和内在要求,但应当知道“我该怎么做”,在行动上如何做邻居、做好邻居。
3、认识邻居工作的重要性。①做好邻居工作,是一个城市的无形发展。现代化的城市,需要高楼大厦和靓丽市容的有形建设,更需要有高素质的市民与和谐的社会关系,始终十分重视城市的无形发展。在现在化进程中,必须紧紧抓住、牢牢依靠人这一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不断提升人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法制素质。如何把中央的和谐理念转化为群众的邻居实践,是我们基层社会管理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实践性课题。②做好邻居工作,是社会管理的末梢神经,感知丰富,收集到最真实外界信息,是畅通基层组织建设的毛细血管,使社会管理的基础单位充满生机和活力。邻居,住得近,关系好,便是和谐邻里、和谐楼道、和谐小区,进而成为和谐社区,这就构建起了自下而上的和谐社区建设路径:高素质家庭成员、和睦家庭、睦邻美好、特色楼道、和谐小区、和谐社区。③邻居好,好邻居,体现人与人的平等,折射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做好邻居,是基层居民的一种自治行为,居民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自我提高,在发挥参加社会管理基础作用的同时,共享和谐社区建设成果。
4、理清做邻居、做好邻居的思路。邻居,一墙之隔是两户人,拆了墙便成一家人。①引导我们的居民,充满爱心去做人做事,把爱心和热情传递给更多人,给人一个感动,可能感动人一辈子,大家一起分享幸福,共同提高幸福感。②社区要提供好的服务,在服务中实现治理。优化设置社区活动中心、卫生服务站、老年活动室、阅览室、警务室、文化广场等公益服务场所,让居民在共同的社区活动中消除隔阂,增加联系增进感情。提供推动和睦家庭、和谐邻里建设的载体,宜城街道已形成邻里学、邻里乐、邻里助等六个睦邻活动板块,形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持续促进邻里之间与邻为善、团结互助、和睦相处。③社区党组织要起核心领导作用,积极整合,充分发挥家庭、辖区单位、共建单位、外来人员等邻居资源的作用,支部领导与居民民主自治相结合,在市场经济的陌生人世界里构筑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
5、发挥邻居节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探索作用。邻居节上的成功探索,完善提高后可作为社区建设中经常性工作固定下来,例如,第四届邻居节新华社区的“睦邻点”活动,现在已成为宜兴、无锡市有知名度的社区品牌工作。民主社区开展的“寻找老邻居,感谢好邻居,结识新邻居”,使得我们的城市在改变,邻里情不变。邻居节,是睦邻文化活动的集中展演,蕴含着社会管理的创新思想、创新举措,及时总结,适时推广,将会更好促进社区工作的开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邻居行动,由单一主体转变为多元主体,由行政化管理转变为社会化治理,社区党组织在整合社区资源、推进睦邻活动的同时,凝聚了社区的民心,增加了社区的向心力和号召力。一方面社会管理的重心真正向基层、家庭延伸和深化,在平凡琐细的工作中润物无声,收到积少成多、聚微见著的作用,在基层一线化解矛盾纠纷,在当前社会矛盾多发期活跃期,夯实基层平安的一块块坚实基石。另一方面,社区建设资源的开发和动员,从家庭向单位,从辖区单位向共建单位,本地人向外地人员、外籍人员,本行政区域向其他地区拓展和延伸,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我们有信心,在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更深内涵、更新形式的邻居行动,动员基层群众,做文明市民,建文明社区,创文明城市,我们居住的家园会更加美丽温馨,我们生活的宜城街道会更加宜居兴业,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会取得更大的进展,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