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 社区服务中心
社区成为群众生活的“幸福港湾”

“我家楼下火锅店那个油烟熏得人简直受不了,我们多次和店主交涉都没得用。这不,前几天我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反映,问题很快就解决了。”家住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巡场镇雪盛雅居B区的居民李翔竹高兴地说,“这直通管理,硬是方便哦。”

群众在哪里,服务和管理就要跟进到哪里。在四川,随着社区公共服务站雨后春笋般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居【村】民像李翔竹一样,办事不用出社区【村】。近年来,特别是今年四川省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中,大力探索以基层管理促进社会管理新路子,着力转变街道【乡镇】职能,增强社区服务自治功能,真正把政府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把惠民为民工作做到了百姓心坎儿上。

以社区服务管理为突破口的社会管理创新,让四川尝到了“服务就是管理”的甜头:今年1至8月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5.6万件,全省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7.5%。

“小政府大社会”下的社区生活

家住自贡市青杠林社区23组的邹建英,说起几年前刚刚搬到青杠林的时候还心有余悸:“社区的偷盗、抢劫等很多,大家都很害怕,我们曾几次想搬家”。后来,社区动员居民都参与社区管理,在大力进行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的同时,按照大家意见,在全区率先安装了19个监控摄像头,组织了社区巡逻队,不管严寒酷暑都坚持治安巡逻。现在青杠林社区已成为环境优美、安定有序的新家园。

与自贡市、德阳市同步,有了城乡社区这个平台,四川很多市【州】从不知如何下手,成功转变到社会管理得心应手。“要坚持系统设计,整体推进,按社区类别抓出一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典型,然后总结推广、覆盖全面”,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对四川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出明确指示。

今年4月7日,四川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中央领导有关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把乡镇【街道】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把加强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社区管理体系,努力走出一条以社区管理促进社会管理的新路子,并决定由省委政法委牵头负责试点工作,在51个县【市、区】进行社会管理综合试点。

四川省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不论是“单位人”,还是“社会人”,都有居住地,说起来都是“社区人”。中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都需要在城乡社区这个平台落地生根。

观念一旦突破樊篱,便会迸发出新的力量。以城乡社区为突破口,四川将全省社区分为城市社区、农村社区【村】、城乡接合部社区、地震灾区新型社区【受灾群众集中安置区】、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区、产业园区、藏区牧民定居点【村】等类别,并确定151个社区进行试点。 >> 下转第二版

边干边总结边推广,城乡社区管理创新在四川不断开花结果。

在试点和调研的基础上,目前四川已经总结出了不同类别社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框架,分别对其组织架构、公共服务、村【居】民自治、网格化管理、社会力量参与、经费保障、绩效考评等7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基本框架各有侧重,比如农村社区有“组织协调和服务生产活动”的内容,地震灾区新型社区有“精神家园重建活动”的内容,不搞一刀切。在基本框架下,各地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工作内容上进行拓展创新,也就是他们所说的“7+X”。

居委会扎根到社区服务到家庭

92岁高龄的蒲子荣,是南充市嘉陵区火花街道办事处任家桥社区居民,儿女在外地工作,老人独自生活却不感到孤独。一旦感到任何不舒服,他就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任何超群打电话,很快医生就会登门把脉开处方,何超群还会给老人亲自喂药。这种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专为五保老人、残疾老人和“空巢”老人提供生活护理、身体保健、文体娱乐等服务。服务中心为1800名老人建立了个人信息档案,只要老人拨打服务热线,专职服务人员或青年志愿者立即上门服务。

强化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建立社区服务网络体系,是四川省加强社区社会管理的重要着力点。随着成都市锦江区的经验的推广,四川在试点地区合理划分县【市、区】和街道【乡镇】事权,对县【市、区】各部门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进行整合;剥离街道【乡镇】的招商引资等经济发展职能,在街道【乡镇】增设社会管理服务机构,不考核街道经济指标,乡镇也把工作重心由抓经济转到提供公共管理服务,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也得到了强化。

随着街道【乡镇】职能的转变和工作重心的转移,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延伸进社区,一种新型社区管理体系应运而生: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以政府部门派驻社区力量为依托,以物业管理机构和社会组织为补充,驻社区单位和社区群团组织密切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

作为成都市锦江区双桂路街道社区公共服务站的站长,刘放的心里有本账:挂牌运行以来,前台办理低保申请、就业培训券发放、廉租房申请等服务工作,共接待居民13600余人次,未发生一例服务对象投诉现象;后台建立低保人员数据库81户147人,低保临界人员数据库23户59人,采集信息1778户5147人。刘放介绍说,自建立起社区服务长效机制,打开了职责明确、项目清楚、流程优化、服务规范的社区公共服务新局面。根据《锦江区社区公共服务站服务事项目录》,社区公共服务站将承担7大类、49项服务项目,并按照“分类设置、职能衔接;以责定岗、以岗定人;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原则设立了内部机构,界定了职位职责。

政府公共服务站进入社区后,政府用面对面的服务,换来了与老百姓的心贴心。各地大胆探索,涌现出绵阳市涪城区绵州社区“五零”工作法、宜宾市珙县龙祥社区“四式”治理模式、攀枝花市东区湖光社区的“树系工作法”等一大批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典型经验。

建章立制纵深推进

今年以来,德阳市着力健全党政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立了与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相对应的群众工作部、局、站、室四级服务网络;着力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成立全国第一个社区矫正司法警察队伍,建立了社区矫正GPS定位管理系统;出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和有效管理的意见;着力加强城市服务管理工作,市、县两级成立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机构。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与整个社会管理创新联动,以城乡社区管理促进社会管理。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带队深入基层调研,总结社区管理创新的经验,编制了《四川省“十二五”社会管理创新发展规划》。9月13日,四川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该规划。这是将社会管理创新纳入《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后,全国第一个省级专题规划,也是该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坚持“系统设计、整体推进”的举措之一。

编制专题规划,旨在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四川省“十二五”期间的社会管理规划,明确其他社会管理事项:加强和完善党委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信息网络建设管理、公共安全体系的建设等。同时明确了社会管理的主要目标,每个目标都量化标准。

制度管人,方有长效。这是四川省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始终坚持的又一原则。去年11月,四川省政府颁布了《四川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今年,四川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起草四川省医疗纠纷预防处置办法、社会组织参与涉外活动办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和服务的意见等政策法规。这些制度,均已进入审议程序,随着它们的陆续实施,必将有力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入开展。

管理从社区破题,服务在社区落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四川以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服务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突破口,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不仅使社区成为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的“第一线”,更让社区成为群众的“幸福港湾”,共享和谐新生活。

来源:法制网